◎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因素。目前,我国中学道德和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尚未制定,但高中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非常有借鉴意义。有人说,如果把在学校学到的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帮助个人实现自我、成功生活和融入社会最重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该学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所需的品格和核心能力。法治教育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
因此,在初中开设道德法治课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仅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可以守住法律、道德的高压线。
通过学习,笔者更加清晰地明确了知识与素养的关系是“水涨船高”“共同进退”。只有知识掌握得越丰富,才有可能获得越高的素养。没有知识的支撑,核心素养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只有不断加强知识教学,使之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才能为“素养”的发展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
现在知识的教育中结合道德教育,而在道德的教育中贯穿法律教育的教育模式受到国家的推广,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在了解法律的同时也能自觉遵法守法。这样的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也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而在教学中,道德与法律也是相通的。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领悟到道德与法律的魅力。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的教师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想要更加有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首先要加强教师对核心素养思想的认知,才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其次,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使其在面对新教学思想的时候能够轻松掌握,并推动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渗透,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身教重于言传,只有教师能够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理念,并树立终身的学习观,丰富科学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班级必须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来设计情景,使学生能够发挥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体。例如,在环境保护教育中,学生可以接近自然,亲自观察破坏环境的程度,为了感受和收获,这种教育效果必须比简单的课堂说教更有效。同时,教师必须向学生解释有关的法律知识,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以及培养法律意识。
在可能的情况下,道德和法律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是根据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义务提高学生对学习形式和教学环节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获得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视频传播、情景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通过解释年轻人的情绪,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甚至是自己生活中的情绪。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情绪,感受情绪的重要性及其与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在积极和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实现教学目标。
目前,学生对法律的普遍认识薄弱,法律概念模糊,许多学校的道德和法律教育制度不完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例如,课堂的理念和实际活动并无新意,许多学校和教师仍然抱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只知道必须提供道德和法律教育,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教育,缺乏经验。不仅教学效果普遍,而且给教师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高科技的应用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微型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享受道德规律优势的同时学习法律,感受道德魅力,实现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人才,需要创新,充满挑战的时代。而此时国家不仅需要培养出许多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一代心中有知识,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道德的新青年。因为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国家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将是他们的时代。而他们的道德修养也将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其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一路保驾护航,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