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尽管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平台,但让学生自己通过生活经历和发现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能加以创新,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改需要的课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而教师想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就需要对课堂进行建构和精心设计。在平时的物理实验教学中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做些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与教师的实验功能意识不强、缺少高效的实验教学策略以及实验资源的开发能力不够有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受仪器资源的限制,一般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室不够,教师不可能把学生每节课都往实验室带,而物理新课的教学基本每节都有实验,因而很多实验都变成教师演示实验。
2.实验教学中只重视实验现象与结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探究的兴趣得不到充分发挥。
3.演示实验平铺直叙,缺乏认知冲突,实验前缺少问题情境的创设,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论的得出有教师霸权主义,教师缺乏科学精神。
5.对实验装置“照方抓药”,缺乏改进和创新。
6.实验资源开发单一,忽略了社会生活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最重要的手段,是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可以在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建构物理实验内容的趣味性,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声音的特性”这节内容时,笔者让学生选几个相同的啤酒瓶加入不同高度的水,敲打“两只老虎”,玩完后是激烈的掌声,学生也因此理解了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物理实验课堂是否简单地等同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教师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会导致实际教学的误区。教师课堂上所用到的手段和方法都应该服务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即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如果教学中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就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应自觉地把自己看作一个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和学习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透镜”中,笔者先让学生观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给学生布置制作照相机和投影仪模型的作业。制作照相机的暗室时,有两个套在一起的盒子——镜筒和承接像的光屏。在制作套盒时,小组讨论盒子的制作方法,甚至请教了劳技课教师,光屏开始用白纸,但在盒子外看不到,改进成宣纸,最后用硫酸纸。教师提供给他们的凸透镜焦距f=10cm,在制作镜筒时镜筒太长,远处景物成像不清晰,后面改进成比较短的。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时效果非常好,学生更加理解了成像的特点,也突破了“像和像距随物距变化”的难点。在制作投影仪模型时,大家选择用鞋盒,但在鞋盒一端挖一小孔时,有的小组放在中间,有的放在一侧。放在一侧的学生做实验时物体在盒子内移动时受局限了,能自己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后面笔者问为什么孔放在一侧,原来鞋盒的那一侧本就有一个小孔,学生加以利用,这也有可取的一面。这种简单的物理小实验既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又有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把科学探究看成是一种既简单又有趣的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初次动手实验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如果是示范课或竞赛课,教师会让学生提前进行实验的模拟操作,也就是有“已做”的感觉。但在平时的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和示范,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并不多。例如,在学习“质量和密度”这一章节中,“质量这一节”一般一个课时完成。但实际上学生第一次拿到天平时有点手忙脚乱,不是物体放错了盘,就是用手拿砝码,甚至测质量时去调平衡螺母。如果让学生多点练习的机会和时间,学生一定很快就会熟悉天平的用法。由此可见,在实验课堂上要多建构,让学生多练习、多动手,如此才能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创新。
1.与家长的密切联系。教育教学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新高考改革后,物理学科也得到家长的重视。如果物理教学能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工具像数学的学习工具,如三角板、圆规一样,可以在课堂上随取随用,让课堂上的物理实验成为日常行为,既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让物理教学成为日常行为,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关注和配合。
2.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物理知识很多来源于生活,都是很多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各行各业生产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理也极为丰富。比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根据日常生活的照镜子学生不难猜想成像的特点,这对实验的设计、探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又如塔吊,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可实地考查,对学习“杠杆和滑轮”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中,若能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展开教学,必将会使学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