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敏婷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英语教师要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和改革,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英语的需求。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和知识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全面系统地发展。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望通过此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素质教育盛行的现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通过对英语文章的不断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能增强其相关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在课堂中了解更多中西方文化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英语阅读课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语言技能和语法技巧。其次,学生必须要具备英语阅读能力,这是学生有效展开英语学习活动的必然条件。阅读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实际生活,使学生通过阅读去观察和了解生活,并将阅读拓展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充分锻炼思考能力,并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最终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此学科的中心思想和学习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阅读教学和核心素养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班级成员对于课本的灵活应用,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中设计不同的环节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教材,并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例如,在教学“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一单元时,教材中列举了第五中学学生课余生活会完成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前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并引导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如在浏览文章之前,可以首先请学生思考:你的课余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活动能够和教材中提到的活动重叠?如何对比个人和教材中提到的课余生活?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会更加仔细,并针对教师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由此完成个人逻辑思维的提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由此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不同的学生在理解课内外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着差异,对于课上所学习知识点的应用程度也存在着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理解能力。为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课上制定一种个性化的授课方案,充分尊重学生在课上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引导他们高效学习。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的阅读方式,并引导他们掌握不同的技巧,从而进行高效的阅读活动。例如,在介绍“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一单元时,面对教材中出现的对话,可以采用情境展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这一单元主题的理解,在相互的对话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向他们传递语言是需要在交流中完成学习和总结的。面对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可以按照三个环节完成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对于不同学生应提出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并请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随后在课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解答问题,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尊重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在增强他们课堂体验感的同时,使他们能够端正个人的学习态度,最终配合教师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课外资料的拓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练习课外题时能够使他们更加轻松高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课上应当有意识地渗透这一教学理念,通过采用课外补充和拓展知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上述的这一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专题渗透的方式进行。首先,在单元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剩余时间先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在介绍单元教学主题的时候引入补充的课外阅读文本,并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这一文本想要告诉我们的信息,然后请学生独立找到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内容并积累。在这样的授课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从而在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下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综上,对于初中生来说,开展英语阅读课是他们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响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发现和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他们成长为更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