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
引言:“后进生”主要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不好但课堂表现较好,或者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纪律差的学生。“后进生”在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教师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有时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要通过什么教学策略来转变“后进生”,改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如何转变来谈一下我自己的见解。
1.不良环境的影响 新时期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居民意识也在发生改变。他们不愿意再每天徘徊于这里,希望能够走出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留守学生日渐增多。如此不良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缺失父母的爱,人格方面难以健全,这也是造成班级后进生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家庭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高中学生在身心方面并未受到教师或家长的重视,当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及时进行疏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被归为后进生的群体中。另外,贫困地区的学生家长学习意识、教育能力以及个人文化素养方面也极为匮乏,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经常会手足无措,没有寻求到好的方法解决,孩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受到了阻碍,造成他们的成绩下滑,最终成为后进生。
3.学校和家庭教育不科学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对于后进生存在多批评指责,缺少表扬或不表扬,的现象,甚至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导致学生对接受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因为讨厌老师,从而讨厌上学;其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为孩子施加了太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孩子不能够承受,同时家长的引导教育简单粗暴,不科学。
1.结合实际,划分层次 在素质教育观念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起到监督引导作用。为了能够在贫困地区更好地贯彻执行高中语文分层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的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来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师在面对不同能力和不同基础的学生时,要一视同仁,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都是具有无限潜力的,后进生也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实现转化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的变化和发展,调整教学方式来适应后进生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进行“走班”教学指导,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和学习态度将学生划分为A层和B层,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重新的评判,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在重新进行划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更好地开展分层式教学,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设置情境,分层教学 语文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课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置相应语文知识情境,将其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让语文课堂能够变得更加鲜活,好的学习环境将会对学生有所助益。因此,为能够让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中得到有效运用,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情境。例如,在讲解枯燥的诗歌鉴赏时,老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技术,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可以指导学生以“吟唱”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还可以在早读播放“新闻”,让学生了解时事。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说,知识的积累还需要继续丰富。因此若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生搬硬套的讲解知识,学生不仅理解时会有困难,也会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语文,后进生也许只能是后进生,无法向中等生,甚至是优等生转化。
综上所述,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在实质上让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困难。后进生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因应用下,能够很快的捕捉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养分,在科学的指导和教学计划执行下,将会在薄弱部分有所提升,久而久之,整体上也就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原则,而分层教学则是教学的模式之一,都是以学生实际为依据。此方式的运用,将会对高中语文学科中的后进生转化产生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