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玮
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特殊时期,在这时如能发掘他们的合作意识,就将会为其共同进步提供的最好机会,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务必要重点关注学生们的综合素养的发展。使之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全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倍感学习的枯燥,压抑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吸取以往教学模式并不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综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并在此过程中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发挥出教学引导作用,适时合理的参与其中,以期将合作学习的效果做到最好。
为了让学生们协调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借助团体的力量来解决掉个人感觉到迷惑不解的问题。合作学习主要是集中分析学生们的需求,将大家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再分别派给个人不同的任务和使命,通过沟通和讨论,完成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
1.问题过于简单 在新教改的要求下,有许多的学校都先后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在此过程中,暴露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其中问题过于简单化是比较严重的现象。导致学生感觉到问题并没有难度,超时完成了任务。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将原本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或者干脆消退掉。另外,笔者观察发现,有许多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仅是将合作学习禁锢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其中竟然还包括面积的计算问题。此时,往往是问题一出现,学生们就失去了研究它的兴趣。
2.合作小组分工不明确 合作学习中,必须要明确小组的分工。这样,小组成员的价值也才得以体现。但现实的情况却是,课前就疏于安排小组划分的工作,使得上课的时候,小组分工的问题频出:一是,分工不够细化,学生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感觉到很模糊,不清楚自己应该肩负哪一方面的任务。此外,胡子眉毛一把抓,忽略了针对学生们的特长做分工。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1.教师干预以个别为主 不能否认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合作学习确实是实施过干预的。但是其涉及的面太窄,一般都是教师对个别学生的模式。换言之就是,教师只对出现问题的个人做出了干预。而并不是对整个小组进行干预。它无形之中就屏蔽了小组团结互助的可能性。此外,教师基本上不对小组做出什么评价,只是针对个人的。其不足之处就是会让没有得到关注的学生感觉到有点失落。逐渐也失去了对数学课堂的信心和兴趣。
2.教师干预主要局限在纠错行为 在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般眼睛里都紧盯着学生们犯下的错误。但是对于其好的方面却不曾表扬过。通常教师习惯于解决学生们在平时比较难以遇到的问题,这也是纠错过程中较为容易犯的错误。或者对于出现问题的小组做一些干预。对于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或者个人并不做过多的关注。也没有给予些许的意见或指导。这使得那些学生拥有了常人没有的优越感,也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教师没有把握好干预的时机 在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中,尽管教师觉得自己已经做出了干预措施,殊不知自己干预的时间点并不对,造成学生的学习不进反退。譬如,有的小组做题的时候,只要是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立马出现答疑解惑,这对于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又或者,在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的时候,教师不能很好地给予其鼓励。却采取批评的方式让学生下不来台。学生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了面子,产生了逆反的心理。
1.干预对象由个别到小组 教师要以小组作为干预的对象。在做出具体的行动之前,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评定小组的任务完成到哪一步了。倘若个别学生有了一点小问题,教师应该提醒全体小组成员注意,加强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对于个别表现良好的学生,老师不但要肯定个人的成绩,更要表扬其他的小组成员。大家相互帮助,才有了这样好的结果。
2.教师干预方式要多样 之前陈旧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评判为主的,虽然这是干预的办法之一,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十分地明显,也不会很持久。容易引起学生们的自卑。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纠错,老师还要兼顾到表现较好的小组或者成员,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须知,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肯定学生的价值,同时也是在肯定教师自己的劳动。
3.教师干预要把握好时机 教师在进行干预的时候要把握好时机。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到观察入微,鼓励其多多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碰到的问题,及其讨论的过程也要有清晰的判断,进而找准干预时机,提高教学干预的功效。一般情况下,学生碰到问题后都需要一定的讨论时间,在刚刚展开讨论时还不容易揭示问题的实质,甚至,还会产生各种问题以及思维偏差,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让学生们的讨论环节变得更加深入,慢慢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如果发现学生普遍对于一个问题有认知和思维上的偏差,教师就要及时干预,避免学生以错误的思路去探讨问题。
例如:在讲“比零小的数”时,可以提出问题:“有没有比零更小的数?”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回答“零是最小的数,什么数都从零开始。”也有个别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天气预报会说温度零下三十几度,这零下多少数字比零大吗?”教师此时应鼓励学生讨论找出答案。在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空间后,学习都找到一些“比零小的数”的例子,这时不必教师多说,学生便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思维认知。可见,教师要拿捏好参与学生讨论的度,在适当的时候才给出结论,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實现思维能力的发展进步。
结语:总之,为了确保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时刻关注合作开展的情况,在确保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干预指导,指引学生正确的合作探究,最终,发挥出合作学习的积极效果,提高其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