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颖
教材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材是无数教育专家和地理学者在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后,根据科学的教学规律精心编撰的权威学习资料。教材中地理知识和学习顺序贴合初中生的能力发展特点,是教师们在教学中最核心的教学资料。因此,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时候,应当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们能掌握多样化的地理知识,并让学生在课上经常针对地理问题展开探讨,在这种辩证性的思考中培养出地理综合思维,提升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世界语言和宗教的时候,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授课。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种族和宗教,每个种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只用语言是无法让学生完全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搜集反映世界各地人口习俗和宗教文化的图片,将其制作成精良的PPT,在课上讲解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件,展示相应的图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看到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是什么样的,之后让他们针对这些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展开探讨,思考影响其形成背后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为积极响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将初中地理知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为他们培养出人地协调观。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日常生活中,使其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只有学生将自身生活体验与教师的授课内容相结合,才能对自然、社会环境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通过对学生人地观念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等。例如,教师在进行关于气候知识的教学时,可提前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查询,使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发生条件及人类活动对自然气候造成的影响等。学生在进行相关资料查阅时,不仅能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地理知识储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搜寻的资料进行汇总,然后引导学生针对相关资料发表自身看法,培养其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教师通过课上教学,可让学生了解到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授课时可将当下环境问题与教材内容结合,引导学生尝试对现有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学生不了解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拓展,从而有效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然而在该时期学生普遍活泼好动,相比与学习,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开心的玩耍,对学习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因此,缺乏努力学习的源动力。而情境教学法恰恰利用了他们这一心理特征,情境教学法自身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很高,因此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以小游戏的形式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其中尽情放飞自我,在欢声笑语中把知识带给学生。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侧重于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问题情境,以此让他们在探究情境中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情境教学中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到问题情境的探究之中,让他们充分开动自己的智慧在脑海中补充还原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后为他们布置一些实践活动类的家庭作业,让他们能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教学内容独立制作一些地理课件、地理模型等,或者给他们布置一个探究课题让他们收集数据、查询资料等。观察能力也是教师应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只有让他们仔细观察后深入思考地理现象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发现现象和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监测本地地理现象的任务,比如,让他们记录本地一个月内的天气,并分析这些天气形成的原因,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结语:客观地说,为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并且以兴趣满满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之中,方能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地理素养基础,为他们日后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