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与秩序视角下山区村落公共空间整治设计
——以庐江县罗河镇鲍店中心村为例

2020-04-07 09:19左光之姚宏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村落秩序村民

左光之,姚宏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230022)

1 功能与秩序视角下的公共空间

1.1 公共空间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公共空间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社会的型构动力,公共空间划分为行政嵌入型和内生型。以时间的维度,分为改革前和改革后的公共空间。按照空间意识形态,分为物态空间和意态空间。按其空间形态分为点型、线型和面型。按其功能分为休憩空间、交通空间、市场空间和农作空间等。王东把公共空间分为“新”与“旧”两种。分别代表在村落自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组织公共空间”,和通过规划与设计所架构的“他组织公共空间”[1]。

1.2 公共空间功能与秩序的演变

乡村公共空间具有内在与外在两种属性,即功能与秩序。乡村的公共空间的功能主要有两种,即面域功能和点域功能。秩序主要体现在,村落格局与肌理、公共空间的形制与形式。功能是公共空间作为满足村民各种活动的载体作用,而秩序是基于环境因素与功能形式化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功能与秩序存在着辨证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间形式生成。但是研究发现,由于村民务工、乡村社会弱化、村庄迁并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乡村公共空间作用衰退。按照时间顺序,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与秩序表现出从紧密联系到脱节错乱,再到剥离的变化[2]。由此可得出,功能与秩序之间的契合度不断下降的,是当前新建乡村公共空间表现“不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2 山地村落的公共空间整治策略

文章分别从功能和秩序两个方面,提出山区村落公共空间的整治策略。先从宏观层面分析村落整体格局与肌理的形成与结构,然后从微观层面构架公共空间的形态控制方法。最后再介绍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公共空间功能与秩序结构与内容如表1所示。

乡村公共空间属性与内容 表1

2.1 秩序的培育

基于保护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要求下,划定村落边界明确可发展范围。对村域内的宅群肌理有机秩序进行修复,包括构架空间组织系统、调整重塑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合理植入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形制设定,主要从与农宅、道路、自然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尺度与规模、布局方综合协调考虑,设置统一的标准[3]。公共空间的形式要满足山地村落的地貌特征体现和村落传统空间氛围的需求,合理的选用根植当地的乡土材料。

2.2 功能延伸

公共空间的功能设置在需要满足本村落的需求基础上,尽量辐射利及周边村落。由于山地村落的地形限制可用空间局促,公共空间设置复合功能尤为有效。

3 鲍店村中心村公共空间整治设计

3.1 村庄简介

鲍店中心村位于合肥市庐江县罗河镇南部,坐落于具有小黄山之称的“黄山寨”山脚下。自然资源丰富,以农业种植为主。是典型的低山丘陵传统农业风貌区,山岳、水体、田地和村庄自然分布,山岳文化与周边地区对照特色分明。鲍店中心村由两个村民组组成,阳家墩与燕窝地。为了方便表达下面分别简称为A村与B村。两村发展均经过了集中、发展、扩散三个时期,如表2所示。

3.2 存在问题

3.2.1 村域整体格局与肌理有序、局部紊乱

老宅区是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有机脉络。但是近代新建区域存在粗放发展势头,在空间形态上多呈现村庄中心发展衰败,外围扩展无序。村域内旱厕、牲畜棚和杂屋越建越多,公共空间不断被侵蚀。

3.2.2 功能滞后

随着大量劳动力外流,农田被大户承包,打谷场等农作空间作用消失。水塘被不断新建旱厕包围,散发恶臭也成为人人避之的地方。而汽车的使用、村民精神需求提高等原因,使得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重塑迫在眉睫。

3.3 整治方法

3.3.1 秩序培育

①公共空间基本结构(格局、肌理)

鲍店中心村经过漫长的“自生长”过程,村落与自然环境保持着良好的空间格局关系,是典型的“山坳人家”(如表2)。所以,规划时首先划定村域范围红线,保证原有的生态格局。建设时,严禁侵蚀农田、山林和水体,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为了彰显山居村庄肌理特征,对村域内的公共空间整治基本按照原有的结构体系。对已有的建筑与公共空间形成的图底关系不做大的变动,统筹考虑调整局部不合理的区域,打通堵塞空间串联的“空间廊道”。通过这种方式,重置的公共空间不会影响整体村域的空间肌理。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第一,梳理道路等级结构、把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组团环路)、支路(巷道、连户路等)三个等级。与村民协商拆除阻碍的房屋和院落,把村庄连接外界主干路拓宽至4m,并延伸另一端连接外部道路。局部顺应地形进行绕行,满足道路坡度规范;围绕组团的次干路拓宽至2.5m,保证组团间的可达性;巷道内清除杂物、围墙等阻碍物,还原村落巷道特色(如图二)。第二对公共空间体系进行梳理,首先整个村落以打谷场与大水塘为村落核心,老居住组团以村口水塘为核心。然后在交通节点、文化遗址、组团空地上分布节点公共空间。最后在公共空间之间构架营造视觉可观、交通可达、凸显山地特征的景观廊道。[4]第三对景观基质进行整体考虑,对道路旁空地进行绿化,依照村民的意愿把宅间空间设置为菜地或绿地,村庄与山林接壤的地段多被村民破坏,对此进行生态修复。

图1 鲍店中心村公共空间结构重塑过程

②公共空间形制与形式

由于地形地貌和空间局促的限制,山地村落公共空间形制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与地形和围挡物的关系处理上。首先是根据功能需求确定大致用地面积,建造规模和体量。建设范围需要考虑与农宅退让,山体与农田交接的方式等。空间体量与农宅体量进行调和。体现在空间关系上,主要有在平面和竖向两方面。公共空间主要由自然景观、农宅、道路所围合。平面上进行一定的退让,满足各自功能不干扰。竖向上结合自然坡度,满足通行的基本要求后,合理的利用高差营造出独特的山地空间氛围。如由打谷场改建的村民活动广场,位于台地上原本道路为了方便从中间穿越,通行需要先上后下,坡度大对行车具有极大隐患。前期考虑把台地降低标高,然而这样就破坏了山地原有的空间氛围。后期为了维持打谷场台地属性,把南侧降低为道路,改为沿着打谷场环绕通行。这样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还扩大了打谷场的使用面积,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山地公共空间(如图3)。与自然环境交接,要从空间塑造需求和环境可利用性两方面考虑。[5]一方面,根据空间的功能和氛围需求考虑,对环境进行遮挡、敞开等。另一方面利用好的自然景观资源,或者遮挡不利的自然环境。例如村民广场南侧发掘出一块巨大岩石,表层中央有颗树。把此处保留后形成了该处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如图2)。

鲍店中心村空间演变过程 表2

除了在空间层面上表达公共空间的形式,材料的运用也是表达乡土特征的重要方面。村庄原有大量废弃的砖、石、瓦、木等材料。公共空间材料上选用这些材料,不但可以废物利用节约建造成本,还具有极强地域性特征。例如竹林区,用削平的石头铺地、用废弃的砖挡土和走边、用碎石和砖组合砌筑树池、用碎石给明排水沟铺底(如图2)。

图2 三种道路等级、村民广场岩石、竹林休息区乡土材料使用

3.3.2 功能延伸

①面域功能

面域功能的设置主要从服务内容、服务人群和服务范围等几个方面统筹考虑。村落公共空间改造,首先坚决保存良好的传统功能、然后置入现代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主要功能设置包括农业生产功能、生活服务功能、集会庆典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游客服务功能、交通组织功能。在满足村落内的生产生活、交通组织的基础上,设置了满足周边村民使用、游客服务配套的公共空间。例如乡村大舞台、乡村公园、公共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面域功能上,公共空间的功能设置在需要满足本村落的需求基础上,尽量辐射利及周边村落。首先,合理解决本村落公共空间功能与村民需求不适应的现状,完善本村落的公共空间功能配置。其次,增强公共空间的服务能力可辐射到周边同样滞后的村落,增加服务范围造福更多村民。

②点域功能

由于山区村落地形限制,集中空间具有少且小的特点。集中空间主要来自村落当初自然发展保留下来具有传统功能的空间,其他公共空间基本上都是拆除旱厕、圈舍等拼凑出来的空间,小且紧凑。所以在点域功能的设置上,复合功能的考虑尤为重要。例如村民活动广场、集合了打谷晒谷、村民集会、文艺表演、健身锻炼、休闲娱乐和旅游厕所等多种功能(如图3平面)。入口水塘集合了、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和游园休憩等多种功能。

图3 村民广场剖面与平面

4 结语

山地村落公共空间面临主要是功能滞后,秩序局部混乱,功能与秩序呈分离状态的问题。由此造成公共空间功能与村民需求不匹配,秩序转向无序拓张的态势。基于这种现状按照“整体优化和要素整合”方法,从宏观层面整体格局保育、局部肌理修复,从微观层面制定根植当地的空间形制于个性形式并重。功能上从全局统筹考虑,局部合理优化的思路。由此构架的山地村落建设模式,不仅满足村域功能需求、修复秩序的“有机性”,而且又重新让功能与秩序紧密相连。由此营建的公共空间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与地域特征,使得山地村落的公共空间重新成为乡村的核心空间。既满足了村民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又保留了山地村落公共空间的“乡魂”。

猜你喜欢
村落秩序村民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秩序与自由
秩序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