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霞
【摘 要】本文论述“互联网+”时代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从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拥有丰富的教育共享资源等方面分析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势,阐述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交互性、浓缩性、人本主义等发展内涵,以及补充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等发展模式,提出完善慕课平台及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声乐慕课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健全声乐慕课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声乐慕课教学评价体系等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慕课声乐教学模式 交互性 浓缩性 人本主义 补充型教学发展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181-03
慕课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作为线上教育的学习平台,慕课对教育的影响正日益增大,通过慕课教学平台,传统的声乐教学发生重大改变,线下教学变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固定的时间场地教学变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教学。同时,多媒体为学生带来大量音频、视频、图片等学习资源,这些都是传统声乐教学方法所不能及的。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慕课与声乐教学融入虚实一体化的声乐慕课教学中,构建“互联网+”时代慕课声乐教学模式,已成为课程改革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试从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势、发展内涵、发展模式、构建策略等方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慕课声乐教学模式及其构建进行探讨,以促进传统声乐教学的转型,推动慕课与声乐教学的交互越来越深入和紧密,实现声乐教学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一、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提高声乐教学效率。慕课教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便捷性和即时性,课程不再受单一教学系统限制,课堂也不再由教师主导,人工教学管理向智能教学管理转变,无论是在课程学习还是教务工作方面,都使得效率有很大提高。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慕课正在持续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声乐教学课程一般根据课时进行安排,学生被要求在特定的场所和时间内进行学习,因此出现了无法按照自己意愿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窘境。在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授课时间长、内容多,给学生造成不小的负担。同时,因声音的特殊性,演唱歌曲时所发出的声音传入学生的耳朵后,不能完全客观地体现其本质,影响学生对声音作出明晰的判断。声乐慕课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窘境,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录播的视频,既能较客观地辨别自己的声音和表情,又能巩固和加深对教师所授内容的理解。慕课教学模式的方便快捷、教学内容的精练扼要,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学习体验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使得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互聯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已是时代大势,为慕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类移动设备和终端系统的快速发展,将使声乐慕课教学更加高效,真正实现学生随时想、随时学的目的。
(二)实现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声乐教师基于每一位学生的声线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音乐把握能力等,以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为前提,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一个载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势必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来展示个性化的教育,而声乐慕课承担了这样的角色,成为声乐个性化教育进行教学的有效载体。声乐慕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上更加自由和便捷,将其融合于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授课教师或课程内容,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等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十分契合声乐教学的需要。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歌唱方法,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慕课实现了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它可以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程序、学习方法等,有助于实现声乐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个性化教学。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相对于传统声乐授课模式,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学生更加习惯和偏爱用高科技设备和新的移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运用慕课进行声乐教学的方式与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不仅可以依据个人爱好和训练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上课状态,还可以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优化课堂学习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同时也符合声乐课程教学的要求。声乐慕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声乐学习内容,它基于互联网之上的技术能便捷地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和要点归纳,凝练了课程中最重要的信息和要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喜爱的课程和教师,也可以通过调整声乐慕课播放速度,暂停或者反复播放,随时随地汲取知识。这样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拥有丰富的教育共享资源。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共享性给慕课带来海量资源,借助慕课平台,声乐课堂可以搜集到大量的音乐教学资源,其中包含视频、音频、乐谱、歌谱和各类参考文献等,这些原本看来珍贵和稀有的声乐类资源,如今变得唾手可得。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或资料主要从教材中获得,但教材中的内容或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很多拥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只为少数人所知,而声乐慕课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极大地丰富了其对传统声乐教学的积极作用。声乐课程属于技能技巧型艺术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求学过程中,学生尤其渴望得到业内名师或著名歌唱家的指点,但因受到经济条件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且优质的教学资源有限,对于普通学习者,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慕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情况,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人人能跟名师学习、个个能与名家交流成为现实。
二、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发展内涵
“互联网+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让其与教育跨界融合,将两个不相连的事物有机结合,慕课声乐教学模式来源于传统又不同于传统。它的出现为传统声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广阔的平台,为慕课与声乐教学融合发展的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声乐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新的途径,更是二者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交互性发展内涵。首先,交互性关系是慕课与声乐教学融合发展的基本关系类型,交互性关系的建立与强化是慕课与声乐教学相互融合的重要内容。在声乐慕课的教学中,参与互动关系建构的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传播知识、汲取营养,实现个体学习和发展的目的。其次,慕课与声乐教学交互关系的建立基于互联网之上,是双方唯一的建构平台,同时也强化了关系的持续性。最后,这种交互关系是多方参与构建的结果。如声乐慕课的构建和运行同互联网、高校、慕课开发公司及相关的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交互性的发展内涵充分体现了慕课与声乐教学模式的强大整合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种交互性的发展趋势将变得越来越紧密。
(二)浓缩性发展内涵。浓缩性发展是慕课与声乐教学融合发展的主体特征之一,声乐慕课不同于网络精品课程,它的内容精、时间短,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课程经过了精心的提炼,是浓缩了的知识的精华部分。在声乐慕课教学中,它要求教师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如整堂课只讲解气息的运动原理、喉位的稳定技巧、音色的调整方法、歌曲的艺术处理等,因为要在短短的15分钟左右时间内对问题进行清晰的解读,甚至只讲解某个问题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样,教师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去完成整个课程的讲解,也可以保证学生拥有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都将大大提高。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要坚持去“繁”就“精”、“精”而不“简”的教学原则,因为声乐慕课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繁多的讲解,也不是对知识点简单的梳理,而是力图聚集核心问题,直指内容要点。
(三)人本主义发展内涵。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信息技术渗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声乐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主导授课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变即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内涵体现。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潜能,主张教育应培养自我实现的、整体和创造性的人。在声乐慕课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具有主体性地位,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都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我实现”的课程,从而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讲解方法和技巧、传授知识等,学生大都是被动学习,很多问题一知半解,但又不敢或不愿意跟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得教学效果很难提高。而运用声乐慕课平台,师生之间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在互动中对问题进行探析,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民主和平等,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尊互爱人格的形成,充分地体现出人本主义的发展内涵。
三、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发展模式
(一)补充型教学发展模式。声乐慕课作为传统声乐教学的补充,是高等教育与科技不断发展的產物。慕课的技术更新向教育不断渗透,改变了声乐教学发展结构的过程,使声乐教学更加完善、有效。补充型教学发展模式既较好地继承了传统声乐教学的优势,又使新的发展理念、新的设备、新的技术在声乐教学中持续发挥作用,形成双方良好的互补结构。传统的声乐教学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地进行一个长期的发声方法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对形成科学而稳定的发声习惯有益,但受到空间和场地的限制,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作为声乐教学的补充,声乐慕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声乐教学的空间限制,使声乐教学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产生重大变革,有效改善场地的局限,实现师生良性互通。同时,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慕课教育的载体不断更新换代、优化升级,为声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知识资源与共享新模式,弥补了声乐教学中资源欠缺的问题,对传统声乐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发展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型发展模式是指通过慕课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声乐教学方式相结合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者有机结合,以网络交互为主要形式,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引导和监督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实现两者优势互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中,应充分发挥混合教学的优势,在课程设计策略、课程内容分析和课程实施等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因材施教等特点,重视对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策略和课堂结尾提问等环节的掌控。尤其是课堂结尾环节抛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为线下学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将为线上线下教学的连贯性起到积极的衔接和促进作用。
四、慕课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慕课平台及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慕课平台及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慕课平台的搭建需要高校进行硬件设施、知识技术等建设方面的准备。慕课制作过程中的在线开放平台、视频录制系统、剪辑制作系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终端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单凭高校的力量很难建造高水平的慕课平台。应引进社会资源,如网络开发公司等共同完成对慕课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这样可以将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引入的先进多媒体技术设备等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化和慕课价值最大化。同时,各大高校之间还可以建立高校联盟平台,加强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联合建立和打造慕课平台,既有利于高校优质资源实现共享,又能加强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不断丰富声乐慕课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声乐慕课课程质量保障机制。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慕课资源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态势,但网络教学资源的良莠不齐给声乐慕课的发展带来困扰,声乐慕课要健康有序发展、教育资源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就必须建立统一的课程质量保障机制。首先,建立统一的声乐慕课课程质量标准。各高校应与开发单位联合商讨质量标准的可行性方案,进一步规范课程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制度,让声乐慕课的参与者能够有据可循,避免低质量的课程进入声乐慕课课程体系中。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声乐慕课教学质量的监督。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准确性、课程内容的导向性、技术流程的规范性等开展监督。所有监督内容上传管理平台,对于不符合课程要求的内容,督导部门可要求教师进行整改,直至合格后即可继续上传慕课平台,保障声乐慕课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再次,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高校应加强参与声乐慕课教学的声乐教师、监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技术标准与操作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声乐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声乐慕课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慕课的使用技术,从而更好地开展声乐慕课教学。
(三)健全声乐慕课教学管理机制。慕课的教学管理是高校实现声乐慕课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和保证课程质量的有效方式,慕课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声乐慕课的教学质量。从目前慕课的教学管理现状来看,首先,应确立声乐慕课的管理組织。建立起学校、学院、建设团队和学生的教学管理体系,如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根据收集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信息,综合评价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其次,建立声乐慕课的教师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培训、激励等方面的制度。通过明确考核的职责,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增强教学及管理人员的教学质量意识。通过完善教师的分类培训制度,提高教学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参与声乐慕课各方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管理机制方面注入更多的活力。再次,制定和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可以提高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教师,既提升师生的积极性,又让学校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后,教师之间开展声乐慕课教学制作、教学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增进对声乐慕课的认识与互动,让教学水平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提高。
(四)完善声乐慕课教学评价体系。遵循有关政策的规定,基于慕课的教学特点,制定声乐慕课教学评价指标,以保证课程建设的导向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高校应根据声乐课堂教学效果和师生的反馈,健全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声乐课堂教学的关注。除学生通过课程网络平台进行评价外,还应当增加专家评价和监督部门的评价,以加强评价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根据反馈开展教学评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声乐慕课的课程内容、价值与意义和教师在线指导等进行客观评价,针对声乐慕课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应结合考察课堂教学和课堂结果,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的思维与意识;还可以建立教学督导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声乐慕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总之,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赋予慕课区别于以往线上课程教育的新特征,也给高校的声乐课堂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模式,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不能否认,声乐慕课教育还存在课程完成情况缺乏真实性、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缺乏优秀的课堂资源和缺少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等缺陷 。但声乐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等优势是传统声乐教学不具有的,它改变了传统声乐教学的观念,打破了传统声乐教学的局限性,对传统声乐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不可估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二者将实现更加融合与协调的发展,对声乐教学产生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宏奎.慕课背景下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6).
[2]党中华,蓝建平,孟莉莉.基于协同理论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J].教育观察,2019(32).
[3]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
[4]匡泓锦.“慕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7(5).
[5]方晓青.基于慕课教学模式的声乐教学改革研究[J].音乐创作,2018(8).
【作者简介】招 霞,女,壮族,硕士研究生,国家一级演员,南宁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