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
【摘要】近年来,作为立德树人的一门学科,思政课教学被提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优质高效,让学生爱学乐学”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一节魅力四射的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凸显“六性”——针对性:在内容精选中达成目标;逻辑性:在有序环节中清晰推进;通透性:在做足做透中明晰深化;活动性:在活动实施中自主建构;生动性:在情趣活动中彰显魔力;思维性:在深度教学中提升思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逻辑 情趣 活动 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让思政课更加实效化、生动化、有趣化。近年来,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我们围绕“针对性、逻辑性、通透性、生动性、活动性、思维性”,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探索,力求让德法课堂精准、生动、高效,走进学生的心灵,散发德法学科特有的魅力。
一、针对性:在内容精选中达成目标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为“教什么”决定教学的方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精选符合道德发展规律、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符合本地本班实际、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
如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我和老师的故事”板块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分享和老师相处的美好故事,感恩老师;二是提出和老师相处的困惑,换位体验,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三是抛出和老师相处时的矛盾、冲突,学习和老师沟通的方法,化解矛盾。结课时,两位老师都请了任课教师进课堂和学生互动。第一位老师设计了任课教师进课堂,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敬爱之情,把情感推向高潮。学生这样说:老师,疫情期间,谢谢您一直惦记着我;老师,您为了我们辛苦工作,我们永远爱您……第二位老师也设计了任课教师进课堂,学生表白的环节,从感谢、理解、沟通三个层面展开。学生这样表白:老师,还记得幼儿园课间爬网时,我的脚卡在网格里拔不出来,急得快哭了,是您轻轻抱起我;老师,原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不让我们课间追逐奔跑,现在我知道了,您是担心我们的安全,怕我们磕破牙、摔伤腿;老师,那次午休您批评我和后排同学随便说话,是您误会我了,事实是后排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我帮他拾起,他表示感谢,我说不客气……
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第二位老师的设计呼应了前面的三个活动,是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检测,更具针对性,更贴合学习目标“如何和老师相处”。而第一位老师的设计局限于爱师情感,比较泛化,不是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二、逻辑性:在有序环节中清晰推进
统编版教材编写是按板块推进的,板块之间、板块内部都存在一定的逻辑,我们可以顺着教材逻辑展开教学。
1.板块之间的逻辑
教材板块逻辑有总分、承接、递进等,也有几种关系的交叉。如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红军不怕远征难”板块逻辑如下:长征原因——长征路线、长征艰难(遵义会议)——长征精神——长征传承。顺着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设计“圈路线,悟长征艰难——讲故事,寻长征精神——小讨论,传长征精神”这样几个大的板块,由表及里,由感知到传承,让长征精神走进学生内心深处。
2.板块内部的逻辑
一般来说,一个板块由若干内容组成,共同实现板块目标,这些内容也有序可循。如《走近我们的老师》“我和老师的故事”板块教材逻辑如下:教材故事——学生故事,由教材中的故事链接学生生活中的故事;直接的爱——藏着的爱,用美文引导发现不易察觉的爱;讲故事——知感恩,通过真情故事传递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三、通透性:在做足做透中明晰深化
一节课中,我们拒绝“走过场”,而是精选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两三个活动,把每个环节做足、做透,使相关内容深深地刻进学生脑海,拨动学生的心弦,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科素养。比如,在“洗手”环节经历“学生演示洗手——追问明理(使用洗手液、流动水、毛巾)——观看学习(视频分步演示示范)——动手实践——歌曲强化”的流程。史地类家常课一般经历“静静地读、思、画、填——小组讨论(视具体任务确定,也可不用)——全班交流完善——总结明晰、巩固强化——在原有基础上的自我修正完善”流程。再如,在《中国有了共产党》“红军不怕长征难”板块中,感受长征“难”时,从视频、图片、文字、数据中充分感受,理由充分,令人信服。
四、活動性:在活动实施中自主建构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结合“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个个活动推进教学,如阅读思考、认知判断、课堂体验、现场采访、直观演示、实践操练、主题辩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理解、反思,自主建构。在活动中,我们注重“三化”。
1.内容板块化
聚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设计活动,学生能学懂的内容不设计,避免零散细碎、线性推进、平均用力。一般来说,每节课设计两三个大的活动,每个活动用时10分钟左右。如《走近我们的老师》“我和老师的故事”板块,围绕“温馨场面、困惑一刻、矛盾插曲”设计活动:把故事讲乐,困惑解开,矛盾沟通好。
2.过程主体化
每个活动一般含三个主要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每个环节的主体均为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让教于学”的理念。为使主体学习最优化,我们力争做到:自主充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静心学习、思考;合作有效,要求明确可操作,学生专注投入,注意整合提炼,限时完成任务;展示到位,展示有序、全面、多样、互动;适时导学,教师及时纠偏、引导、评价、总结、提升。
3.结果可测化
根据“认知天性”理论,学习中介入检测效果最佳。我们在“实施活动”后,加入“检测反馈”环节。借鉴中考、高考评价要求,主要检测学生新情境下的运用能力。
五、生动性:在趣味活动中彰显魔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创设趣味活动,设置演练活动,播放有冲击力的视频,让课堂充满磁力,紧紧地扣住学生。
1.猜测
如《走近我们的老师》“我和老师的故事”板块,课开始时先让学生猜猜口罩后的老师,勾起对老师的回忆;理解困惑时,猜猜老师的心思,猜后通过现场连线验证。
2.演练
创设一个近似真实的情境,能让学生由“真”感到“亲”,由“亲”产生“爱”,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推动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学习活动,这就是情境教育的魅力。如《大家排好队》在感知为什么排队、哪些地方要排队、如何守规则排队后,设计情境演练:天气真好,咱们一起去春游喽——第一、二组集合,体现“静快齐,有秩序”;接下来第三、四组坐公交,看能否做到先下后上;第五、六组买票,是否做到“有智慧,不插队”;第七、八组等缆车,是否能在1米线外规定区域排队等候。
3.视频
如《彬彬有礼》教学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我们每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形象,更代表一个家庭或是一个学校的形象,甚至是国家的形象。播放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出国访问的相关视频,配以文字介绍,展示彬彬有礼的大国形象,与本课教学内容契合度很高。
六、思维性:在深度教学中提升思维
特级教师冯卫东指出:“怎样的课才中用?思维的水平——心智活动的有无、多少和深浅是最重要的标准。”这就需要告别“在表面滑行、原地打转”的浅层教学,向深度进发,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下面结合事例谈谈策略方法。
1.质疑
如《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板块,导入新课时,教师播放“一家美籍华人回国不能接受新冠免费治疗,官方回应非中国公民”的报道,引导学生质疑:此时你脑中产生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什么是公民?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是中国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
2.填表
在《公民意味著什么》“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板块中,有一个内容介绍“公民的词源”:古希腊、古罗马具有公民资格的人。教师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如下图),这样便于学生抓住关键,搜寻信息,相关内容的对比也一目了然。
3.思辨
针对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困惑之处设置思辩题,激起认知冲突,在辩论中明晰相关观点和做法。如“看电视的利与弊”的辩论。
4.思维工具
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明确关系,直观明朗。如学习“国籍的取得”时,让学生借助关键词、法律条文建构思维导图。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