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娟
摘要:智能制造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分析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培养学生“职业、创新、学习”三大能力,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职业能力、师资队伍、协同育人”方面精准发力,创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查与研究
为了客观、准确地了解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法,以湖南省为例,选择省内有代表性的首批8所卓越高职院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分析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有待优化 调查发现,在“贵校制造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精准对接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这个选项中,有15.38%的受访者选择“是”,有71.79%的受访者选择“否”,还有12.82%的受访者选择“有待优化”。数据表明,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制造业人才规划对接不紧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专业课程结构有待调整 调查发现,在“贵校是否形成与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并且开发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的课程和教学资源”这个选项中,有20.51%的受访者选择“是”,有69.23%的受访者选择“否”,还有10.26%的受访者选择“有待调整”。统计分析发现,高职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与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不相适应,专业布局和课程结构需调整优化。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调查发现,在“贵校是否将企业工作经历作为新聘机械制造类教师的基本条件,并推行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与学校专业课教师互兼互聘制度”选项中,有7.69%的受访者选择“是”,有87.18%的受访者选择“否”,还有5.13%的受访者选择“有待强化”。数据表明,高职院校现有制造类专业教师的能力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实习实训条件有待改善 调查发现,在“贵校是否根据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需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现有实习实训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这个选项中,有20.51%的受访者选择“是”,有69.23%的受访者选择“否”,还有10.26%的受访者选择“有待改善”。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制造类相关专业现有实习实训设备老旧落后,无法满足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校企协同育人有待深化 调查发现,在“贵校是否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產教深度融合,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个选项中,有25.64%的受访者选择“是”,有66.67%的受访者选择“否”,还有7.69%的受访者选择“有待深化”。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有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不完善,制造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太高。
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聚焦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为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当前,有些高职院校的制造类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供需“两张皮”现象明显,人才培养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步伐。随着智能制造的稳定发展,单一低端人才已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却呈增加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摸清制造业人才需求标准及数量的底数;要精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建立专业紧跟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制造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如何使人才培养符合现代制造业的需求,这是值得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去深刻思考的问题。创新型人才不足,是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校内校外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和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联动,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形成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教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企业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校企共建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技术设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三同步;推动政企校三方联动,共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共设创新实践相关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聚焦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发展型人才 未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中国制造要实现对前沿性技术从“跟”转向“并”再到“领”的三个突破,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之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批量个性化产品需求更为迫切,关联技术越来越复杂,新材料、新制造工艺、智能传感器、云端应用,并且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设计与服务。现代制造业必须直面这一变化,重新认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才能应对这一挑战。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整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来重构制造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智造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精准定位,优化培养目标 《中国制造2025》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对新型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教育应精准对接《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预测的“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完善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加快构建与制造强国建设相匹配的人才链。智能制造时代,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恪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和学分制改革,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课证融合”,明确学生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着力构建与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精准对接,重构专业课程 提升岗位职业能力,课程是关键。高职院校应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新专业发展思路,以智能制造产业链人才培养为导向,着力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結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专业布局对接产业结构、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布局。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机遇,高职院校应打破现有课程体系架构,按照结构模块化、形式项目化、载体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构。着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构建切合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并对机械制造类专业相关课程进行设计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课程群,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精准发力,补齐师资短板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素质“双师型”的职教师资队伍。技能人才是未来的“大国工匠”,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工匠之师”,而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来源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背景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精准发力,高职院校应按照“内培外引、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的原则,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师资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选聘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来校兼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补齐短板,按照“以人为本、自我发展、研究引领、实践提升”的理念,引导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精准把握,提升职业能力 培养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强化职业技能是关键。高职院校应对标“中国制造2025”,结合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还应紧扣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按照“集约建设、开放共享”理念,建立“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现代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接智能制造岗位需求构建“学做结合、能力本位、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智能制造中心、实践教学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为我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体现责任担当。
精准融合,推进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是推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立足产业需求,凝聚育人合力。高职院校应按照“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多形式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打造校企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紧密对接产业布局,夯实命运共同体基础,搭建战略合作平台,形成利益共同体。校企协同推进改革创新,建立教育与产业共享发展机制,创新符合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协同共建实训基地,以先进的技术及先进的装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才能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还应邀请制造业技能大师定期展示技艺、传授技能、弘扬精神,落实“大国工匠进校园”,实现学生感悟领会和传承工匠精神全覆盖。
【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XSP19YBC27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 2018(12)
[2]王佳欢.河南省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国制造2025”[D].开封:河南大学.2018
[3]李明.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