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论坛综述

2020-04-06 04:06叶浩豪
红广角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产国际建党中国共产党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10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历史节点,为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推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史料征集、实证研究和学术创新,由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中共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承办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论坛”,于2020年12月2日至4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

本次论坛共收到应征论文115篇,经过严格遴选, 入选论文39篇。第一场会议邀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蒋建农、任贵祥,中南大学教授曾长秋,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谭献民,湘潭大学教授唐正芒,复旦大学教授高晓林等7位特邀嘉宾发表演讲,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陈金龙主持。第二场会议安排7位入选论文作者作代表发言,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谢迪斌主持。第三场会议安排15位入选论文作者作交流发言,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钟永宁主持。本次论坛围绕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这个主题,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一、关于中共创建的社会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創建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戴安林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贡献》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其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条件、阶级基础和组织骨干。关于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方面,湘潭大学周锦涛在《“五四”知识分子的文化救国意识与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指出五四运动前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从众多外来的文化救国思潮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作为文化战略目标,借鉴苏俄十月革命的模式,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救国战略的坚强保障,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早期结合。安徽师范大学章征科在《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民众大联合思想探析》指出,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提倡民众大联合主张,以期整合社会,增强中国应对危机的力量,并实现“社会根本改造”。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与中共创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南开大学徐行在《“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及其深远影响》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并通过办工人刊物、办工人夜校等方式把这一科学理论传播到工人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张卫波在《少年中国学会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指出,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众多社团中存在历史最久、分布最广、分化最明显的一个社团,本身虽非专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但是通过举办学会内部活动客观上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有效传播。华南师范大学林妙珊在《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形态理论的传播(1919—1927)》指出1919年至1927年间,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主要通过专栏、机关报、著作和论战等形式阐释和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伴有初步的运用,即探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预判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向,形成了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关注;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载体也有相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徐立波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发行史考察及当代启示》通过回顾《向导》办刊历史背景、办刊宗旨、特点,认为虽然只发行五年,但它已经是社会时局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借以宣传革命指导思想工作的舆论平台。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研究一直是中共创建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广东早期党组织创建问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曾庆榴在《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溯源》主要探讨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同盟”,认为“同盟”成员多来自广东,是刘师复的追随者,“同盟”的成立是苏俄推动的结果,与“同盟”有关人物(梁冰弦等)参与了闽南护法区(漳州)的活动;二是关于1920年秋出现的“广东共产党”,这是继1914年“无政府共产党”名称出现之后,较早在广州出现以“共产党”命名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维经斯基派人来穗组建;三是关于1921年春陈独秀在穗的建党活动,指出“安”(安那其主义)“马”(马克思主义)分流是维经斯基到广州操办的,陈独秀1920年12月来广州后对梁冰弦等做过争取工作但没有成功,一大前夕陈独秀在广州发布了中共即将成立的信息。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党史办王钦双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北京渊源——基于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与北京之关系的实证分析》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梳理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五四前后至中共一大召开期间的履历入手,探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北京渊源。认为北京应是中共早期组织干部的培养和输出之地,这与北京当时所处的独特政治地位、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密不可分。

关于中共旅法组织,湘潭大学李永春在《工学世界社与中共旅法组织的创建》指出工学世界社是以留法新民学会会员为主体成立的工学主义团体,在蔡和森和新民学会的改造下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性质,认为中共旅法组织的创建,经历了从改造成立革命团体、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到正式成立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工学世界社在这过程中作出了特别贡献。关于湖南建党问题,中南大学曾长秋在《新民学会和湖南建党的若干史实新证》专门围绕新民学会的若干史实对新民学会的发起及其成员、会员在五四时期的作用与湖南建党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新民学会存在的三年中,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为建立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后来也从中走出了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一批建党建军、治国理政和科教文化方面的栋梁之才。

四、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创建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关系长期是中共创建史研究的热点。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王超在《浅论共产国际与东北早期党组织的建立》指出,东北地区在地缘上与苏俄接壤,又有中东铁路可以直达莫斯科,成为连接共产国际与中国的重要通道。这种地理位置使共产国际建立后即重视在东北开展活动。在共产国际的关注和中共中央的指导下,中共北京地委在东北各地陆续建立了党组织,为东北的革命斗争掀开了新篇章。华南师范大学杨泰龙在《1920年前后莫斯科有关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性质的分歧述论》从国际共运史视角着眼,以莫斯科制定中国革命第一个土地纲领的基本过程为主线,系统地揭示了1920年前后莫斯科有关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性质存在的认知渠道和结论各异的三种观点。一是苏俄学者延续了西方对中国的既往看法,以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征描绘中国,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观点接近此论;二是罗易以其对印度的“经验之谈”,将中国与印度同视为“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一度得到共产国际认可;三是列宁以“封建”定性中国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性质,中国代表张太雷等人对中国农村实际状况的描述虽撇开了性质之争,但内容上更接近列宁,为共产国际制定在中国进行土地革命的指示提供了依据。

五、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人物和群体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人物研究是本次研讨会学者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研究成果颇丰。学者對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张太雷等建党时期的重要人物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了若干真知灼见。关于李大钊的研究,厦门大学王明前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重点阐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兴起前,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两方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在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安庆师范大学郭祥在《从单维度到双维度:五四纪念文本对李大钊的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为中心》指出改革开放前,五四纪念文本对李大钊的形象建构,集中在“政治维度”单方面,改革开放后,则集中在“政治维度”和“文化维度”两方面,认为这一转变说明改革开放后对李大钊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受到时代主题、话语体系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关于陈独秀的研究,武汉大学吴向伟在《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把陈独秀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贡献总结为:一是发起和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创造了基本前提;二是积极传播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三是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大量筹备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沈阳在《合作的“预演”:陈独秀1920年离沪赴粤之行探析》指出,陈独秀此行是国共合作的首度“预演”,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组织时期积极介入中国现实政治的一种尝试,此过程中的种种牵涉与纠葛也对后续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湘潭大学唐正芒在《陈独秀的工人阶级政党主要创立者资格再析》指出中共二大前后,陈独秀重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调查研究工人状况,筹办工人刊物,撰写大量关于工人及工人运动的文章,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和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参与和指导工人活动,领导工人实际斗争,认为陈独秀具备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创始人最重要的资格和条件。

关于毛泽东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蒋建农在《毛泽东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指出,毛泽东的相关回忆和论述,既是研究中共创建史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也是对中共创建的时代背景、阶级基础、具体过程和历史意义的最权威最准确的阐释。目前看到的资料中,毛泽东本人最早论及党的创建和他参加中共一大的过程,是1936年夏秋在陕北保安对斯诺的谈话;在最正式场合的相关回忆,是他1945年4月21日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关于中共创建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的理论论述,则散见于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及其理论问题的相关论著。此外,关于中共是如何创建的问题,也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会见外宾等外事活动中经常被问及的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洪汛在《现代化视野下毛泽东早年对改造中国社会的思考与探索》指出,在近代中国融入现代化世界进程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早年对改造中国社会的思考涉及到了“经济权利”“现代政治”“文化主权”等诸多现代性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颇具现代性色彩的改造主张。

此外,常州三杰纪念馆黄明彦在《常州三杰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对三位常州籍人物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对中共创建的贡献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五个共同点:1.中共最早一批党员,直接参与推动各地党团组织成立;2.翻译马列主义经典文献,为中共建党作了理论准备;3.代表中共首次亮相共产国际舞台,为促进中共建党准备了国际共运方面的物质和精神力量;4.积极培养先进青年,为党的创建做了组织准备;5.为中共寻找可靠的同盟军、合作伙伴,扩大中国国民革命的社会政治基础。复旦大学高晓林在《陈望道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把陈望道的作用总结为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参与创建党团组织、参与组织开展工人运动、授课传播马克思主义四个方面。华南师范大学任贵祥还对学界研究不多的旅俄华侨刘泽荣、杨明斋进行了研究,在《旅俄华侨刘泽荣、杨明斋对传播马列主义推动建党的贡献》指出,刘泽荣作为中国工人界的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活动,帮助共产国际了解中国工人阶级状况,负责沟通共产国际与中国的联系,杨明斋负责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主义者联系,成为共产国际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直接联系人,两人为向国内传播马列主义推动中国共产党创建作出了特殊贡献,认为旅俄华侨在中国的建党活动是华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缘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海外华侨有着密切联系。还有学者从邓中夏的农民认知状况、夏明翰革命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等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人物进行了多选题的研究。

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人物,除了个体研究外,群体人物研究也受到很大关注,群体范围涵盖了中共党员、工人、学生等,涉及思想和实践等领域。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黄亦君在《论战、坚守与突围: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社会表达》指出,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论战、坚守与突围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社会表达的三种范式。赣南师范大学谢建平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监察制度的认识与实践(1921—1927)》指出,无论是从革命政权的廉洁建设还是工人罢工运动的纠察监督,抑或是中共自身的组织建设来说,防止权力的异化与公职人员的官僚化构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监察思想及监察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条件。关于工人群体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张仰亮在《建党初期中共对上海工人的动员机制及其成效(1921—1923)》指出,在实践过程中虽然中共在建党初期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动员能力,使得上海的工人运动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工人政治觉悟整体不高、劳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党自身也存在工会经验欠缺、人力财力紧张等情况,加之帮口、帮会、同乡等传统势力从中阻挠和破坏,认为建党初期中共领导的工会并不被上海工人所广泛关注和接受,中共对上海工人的动员成效尚不显著。

关于学生群体的研究,中山大学沈志刚的《在地化的“五四”——护法军政府治下的广州“五四”时期学生运动新探》以五四时期广州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广州学生群体内部的歧见与多元性,指出广州的五四运动与京津沪等地并非仅是步调的不同,而是有其独特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在地化特征。

六、关于中共创建时期重要会议、相关文献资料、制度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吴海勇在《关于中共一大为党的成立大会的历史解析》从召开成立大会是共产国际对诸国共产党的要求、创党群体关键人物深知必须召开党的成立大会、中共一大是成立大会又不仅限于党的创立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的主张者的持论依据进行辨析,认为中共一大是党的成立大会。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王建军在《大同党、社会主义者同盟与中国共产党“胚胎”——对《密勒氏评论报》一则新闻报道的解读》对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密勒氏评论报》(周报)1920年5月15日报道的一个月前(4月11日)发生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则新闻进行考证性分析,探讨了报道内容与大同党、社会主义者同盟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关系,推断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胚胎”或于1920年4月11日诞生于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与大同党和社会主义者同盟的这次“东亚四国”的会议活动。江西省社科院易凤林在《“开创之源”:中共早期支部会议制度》指出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中共已开始探索支部会议制度,使其成为锻造党员、提升党员组织观念、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工作的重要方式。认为从其实践来看,虽然支部会议制度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政策的不完善性、革命的复杂性、党员组织观念薄弱等影响,运行实效并没有达到中共的理想预期。

除上述问题外,与会学者还对群众运动与中共党内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思想建党”、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于“反革命”的认知与诠释、中国共产党与1923年铁路共管、中共建党前后妇女解放思想演变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若干新的思考。

习近平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研究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已经在学界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成果,这次论坛也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的新动向,但仍然存在可探讨的问题、可深化研究的领域。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在点评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拓展,一是以地缘、地理因素、空间布局为研究视角,探讨国内中共早期组织为什么在国内六个地方成立;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可以延伸到辛亥革命以前,西学东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做了重要准备,以及中国知识分子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担当精神、忧患意识、爱国情怀等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挥了作用;三是深化中共和北洋政府关系研究,北洋政府作为当时的合法政府,中共方面是如何与之协调关系的;四是关于中共历史的百年记忆研究,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建构历史记忆的过程,在中共百年历史记忆的过程中,记忆了怎样的历史,记忆的方式是什么,是否准确、客观、真实,不同时代的记忆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些都非常值得深化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谢迪斌在点评中提出关于中国共产党创立、建立、成立三个概念的运用和辨析,現阶段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还基本没有提及“创立史”,指出创立就是指中共一大之前的初创过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深化“创立史”研究有助于彰显中共创立的原发性,避免产生移植性的误解,从而考察中共百年历史过程的原始记忆以及逻辑起点。广东人民出版社钟永宁在研讨小结时指出,需要继续加强中共创建时期难点、热点问题研究,深化关于中共创建的思想理论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史料挖掘工作,在深化研究基础上开阔研究思路,推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叶浩豪,法学博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

猜你喜欢
共产国际建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建党九秩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