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世界社与中共旅法组织的创建

2020-04-06 04:06李永春
红广角 2020年6期

【摘 要】工学世界社是以留法新民学会会员为主体成立的工学主义团体,在蔡和森和新民学会的改造下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性质的团体。在此基础上,工学世界社改组成立“少年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法组织。工学世界社也为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少年共产党”成员大多数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为旅欧党和团组织的领导或骨干。可以说工学世界社为中共旅法组织的发起和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共创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工学世界社;少年共产党;中共旅法组织

工学世界社是以新民学会留法会员为主体组成的革命团体,由信仰工读主义逐步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社会革命,对中共旅法组织的发起和创建起了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于工学世界社的建党活动已有所涉及①,但是关于该社宗旨的改变、共产主义的传播、该社改组成立“少年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以及“少年共产党”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等问题尚无深入研究。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管窥工学世界社在中共旅法组织创建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工学世界社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建党的组织基础

工学世界社由“勤工俭学励进会”改造而来。1920年2月27日,李维汉和张昆弟等湖南留法学生在巴黎西郊的华侨协社成立“勤工俭学励进会”(简称工学励进会)。随后入会的罗学瓒在5月25日给国内新民会友信中证实:“原张李诸君,初到此地,即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即以新民学会诸友及新来之同志组合者。”②当时在蒙达尼公学学习的蔡和森从李维汉来信中知道工学励进会成立的消息③,于5月28日致信毛泽东说,该会“为李和生、罗学瓒等所

组”。④可见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任理、李林和贺果等人是工学励进会的创立者或早期会员。⑤他们大多来自新民学会,而且曾在保定留法预备班学习后赴法勤工俭学。

关于工学励进会的性质,1920年1月15日发布的《旅法勤工俭学励进会约章》规定:“本会以励进勤工俭学,谋人生正当之生活,促人类真实改造为宗旨。”其進行方法,“以研究为实行之准备,以调查为研究之材料”。实行方面包括实行勤工俭学生活、提倡勤工俭学主义;研究方面包括勤工俭学实行之方法、勤工俭学与世界、勤工俭学与现在的女子问题、分科研究;调查方面,包括勤工俭学界、劳动界、社会生活、教育、实业等状况。①可见,该会是一个研究和实行工学主义的团体。罗学瓒在给毛泽东的信中也说到:“我们在法组织一工学励进会,……大概来法的同学,略有志气和见解的,或有能力和品学纯正的,都想联络入会。在积极方面,想联络一班人共同做事,如储金,定书报互相勉励,疾病救助,工学交互,及为将来别种建划之预备。在消极方面,可以免除孤独生活之烦苦,及环境诱惑之堕落,及懒惰之预防等事。”②李维汉认定这是该会宗旨的“大概内容”,由此反映他们当时小资产阶级工学主义的幻想,③这也说明工学励进会是勤工俭学主义的产物。

1920年7月,蔡和森和新民学会着手改造工学励进会。蔡和森是新民学会会员乃至留法学生中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没有参加工学励进会,主要原因是他反对“工学”二字,早已认为勤工俭学是不可能的。④作为新民学会在法国的负责人,他立即着手改造会员的工学主义思想。萧三回忆说:“在留法学生中,本来有‘工读互助团的组织,团员都是信仰无政府主义,主张‘新村的。后来,我们以‘新民学会会员为核心,把‘工读互助团改组为‘工学世界社。⑤他所说的“工读互助团”即指工学励进会。可见工学励进会的改组,始于蒙达尼会议。

1920年7月6日至10日留法新民学会会员在蒙达尼召集会议,确立“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的新宗旨,议决在法国暂不组织分会,“如有同志活动之必要时,可新组一会,以新民会员全数加入亦可”,⑥从而为留法会员加入工学励进会并改造其为新民学会的“外围团体”提供了依据。因此,会议专门讨论了工学励进会改造问题,“最后决定成立‘工学世界社,打破小圈子,广泛联络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有觉悟,思想先进的分子,以便扩大组织,团结更多的同志”。⑦萧三还回忆说:“14个(应当是13个——引者注)新民学会的会员还有其他人一起在蒙达尔时的会谈中,就‘工学世界社——这个名字是我想出来的,有点无政府主义的味道,以代替‘工学励进社并将‘改造中国与世界这一条,讨论了一番。”⑧可见,蒙达尼会议议决了工学励进会改名工学世界社和具体改造办法,如后来入会的尹宽所说,工学世界社是蔡和森在法国最初所团结的团体。⑨

同年8月19日,工学世界社在蒙达尼召开成立大会。⑩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罗学瓒、张昆弟和李富春等都在会上发了言,蔡和森说的时间最长,次数也最多,他还作了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的演讲,极力驳斥无政府主义者的谬论。k社员郭春涛忆称:“工学社开成立大会的时候,有的主张用无政府主义来改造中国;有的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当时主张走后一路线的就是若飞与和森”,“主张前一路线者,亦不少有力分子。”“当时两条路线的争论,互不相下,几至停会,中间,由蔡和森夫人向警予出来调停,两种主张暂不作决定,保留待下次大会讨论解决,始得圆满成会。”①会上发生以无政府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激烈争论,表明部分会员对工学主义的认识发生变化,但会议没有对学会章程和宗旨进行修改。有留法学生在1920年9月15日通信中介绍工读世界社说:“此社系勤工俭学会学员张昆弟、李林君等所组织,其用意是欲实行勤工俭学之主义,达到振兴实业之目的。”“观其会员之志向,似乎均有坚忍不拔之概,他日结果必定完善。”②可见,工学主义或勤工俭学主义是工学世界社成立时的主流思想。

李维汉、唐铎回忆说,工学世界社在1920年9、10月开大会三天,大多数社员赞成以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社会革命为宗旨。③但是,贺果在留法勤工俭学日记中关于工学世界社活动的记载,从未提及此次大会。李维汉等人所忆与1920年12月年会修改宗旨的情况非常相似,疑是对年会的误忆。因为前述工学励进会约章规定,“每年年终时开大会一次,协议次年会务进行,并改选会务分担之人”,④罗学瓒在同年7月14日给毛泽东信中说到,工学励进会“本定有章程,现在人数日多,章程不够用,拟到年底去修改”,⑤说明章程修改是年会的议题。从贺果接到工学世界社年会通知来看,年会研究事项大纲有四点:“1.关于世界运动——世界观;2.关于中国改造——回国怎样做;3.关于实行工学;4.关于世界社之组织。”⑥这表明年会要讨论如何实行工读主义、改造世界和中国等问题,也说明工学世界社开始接受新民学会“改造世界和中国”宗旨的影响。

1920年12月召开工学世界社年会对宗旨进行修改。据贺果日记记载,27日大会开始,蔡和森“作竟日长篇谈话,发表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社会大革命,否认(以)无政府主义为理想的乌托邦主义”。28日李维汉发表主张无政府主义,主张社会建设在健全分子上面。各社友及非社友都发表意见,最后向警予又作长篇谈话。29日继续谈话,“到晚九时,才表决了个倾向,各个对现社会都不满足,都以为要革命才行”。30日讨论工学世界社组织问题,议定大纲,下午推举起草者六人草拟章程。31日通过章程,并选举执行部职员。⑦经过数天的讨论,工学世界社通过修改章程,确定以实行社会革命为宗旨,因此社员萧三认定工学世界社“实际上是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团体了”。⑧

总之,工学世界社在蔡和森和新民学会的改造下,由一个工学主义组织逐步转变为以信仰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革命为宗旨的革命团体。如研究者所指出,工学世界社实际上成为以新民学会会员为核心、以蔡和森为精神领袖的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⑨

二、工学世界社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建党的思想基础

为了改造工学励进会,蔡和森首先在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成员中热心传播马克思主义。李维汉回忆说:“约在(1920年)八月至九月的时间内,我有机会集中阅读了和森以‘霸蛮精神从法文翻译过来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与叛徒考茨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若干关于宣传十月革命的小册子。同时,和蔡和森进行了多次长谈,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欧洲革命斗争形势、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的区别、共产国际的性质与任务、第三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决裂等等内容。通过阅读革命导师的著作和与和森的多次谈话,使我深知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①工学世界社领导人李维汉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但如前述,他在1920年12月年会上还是信仰无政府主义,好友萧子升回忆说:“李维汉、蔡和森和向警予是三位最热心的共产主义的传播者。”②这至少说明蔡和森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对李维汉产生了重要影响,李维汉在思想转变后也成为工学世界社内的共产主义传播者。

关于蔡和森在蒙达尼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蔡畅忆述:“和森在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后,立刻与在法的新民学会会友展开讨论(蒙达尼会议),随后又在工学世界社进行多次广泛的辩论,宣传组织共产党的主张”。“通过蔡和森、向警予等的说理斗争,马列主义在新民学会留法会友和工学世界社中获得了普遍的承认,成了他们活动的公开宗旨。李维汉、李富春、罗学瓒、萧三等同志都是在这个时候彻底摆脱无政府主义而转为共产主义战士

的”。③对此,萧三(子暲)1921年5月10日在蒙达尼给胞兄萧子升的信谈到他们的思想变化,指出:“至于社会革命问题,此间同人意见,多趋重于事实方面与必然论之上,都着着实实地想,而不作乌托邦的空想,故大都趨重于马克思主义及俄式革命。”④这证实工学世界社大多数社员从信仰工学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不仅如此,蔡和森和工学世界社还向蒙达尼地区以外的留法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皖籍学生尹宽在蒙达尼派的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他的回忆中,新民学会的欧阳泽受蔡和森等人委派,特地从蒙达尼到墨兰来说服他,向他宣传蔡和森的革命思想,宣传蔡和森如何有能力领导革命。最后拉他去见蔡和森,并加入工学世界社。⑤这样,尹宽就“从复杂的混乱的思想走到马克思主义来”。⑥随后,尹宽又影响了闽籍学生郑超麟。郑超麟回忆说:“一天,他(尹宽)拿一本法文的《共产党宣言》给我……这是蒙达尼派拿给尹宽看的书。……我看了《共产党宣言》,随后又看了尹宽拿来的《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本法文小册子,使我增加了不少的知识,更多知道‘马克思派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不过,……我仅仅把各派社会主义当作学说,但尹宽以及他背后的蒙达尼派显然已经把‘马克思派的社会主义奉为唯一真理了”。⑦蒙达尼派给尹宽并通过他拿给郑超麟看《共产党宣言》等书,就是在留法进步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所谓蒙达尼派,指在蒙达尼工读的以蔡和森、李维汉为核心的湖南学生群体。据郑超麟证实:“原来,蒙达尔派有个领袖叫做蔡和森,他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他有个组织叫做工学世界社,社中人都服从他领导,但他不出面,勤工俭学生开会时他总是派别人出面,其中最有名的是李维汉、汪泽楷、薛世纶三人,他们在群众中说的就是蔡和森的话。”⑧尹宽当时倾向蔡和森等湖南学生,他回忆说:“这些人有个基地在‘蒙达尔。这些学生在蒙达尔大学学习不愿作工,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组织斗争要求政府给款求学,一方面向法华教育会(蔡元培、汪精卫等人负责)作斗争,……另方面向大使馆作斗争”。①这是对蒙达尼派思想和活动的比较准确的描述,蔡和森无疑是蒙达尼派和工学世界社的领袖。他指导工学世界社宣传马克思主义,在留法学生中发展社员。如郑超麟所说,“工学世界社本是湖南人的组织,以后为了扩大影响,也吸收外省人入社。其中有两个安徽人:尹宽和李慰农”。②之后皖籍学生杨士彬、川籍学生陈毅、黔籍学生刘松生和刘方岳,赣籍学生傅烈等先后加入,工学世界社社员发展到40多人。到1921年7月大会时到会会员38人。③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工学世界社“无形中变成了当时留法学生之领导组织,对同学的思想起了决定作用”。④李立三评论蔡和森说:“他发起工学世界社,来团结一般思想进步的青年,并在他们当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当时在工学世界社内有不少人受着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很深,蔡和森同志每与之朝夕辩论,直至使之信服而后已。由于和森同志这样努力的结果,许多工学世界社中的分子都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后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础”。⑤正是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李维汉、李富春、尹宽等社员转向马克思主义,走上共产主义道路。按郑超麟的分析:“经过‘二八运动之后,到了1921年7月下旬开第二次年会时,工学世界社的思想当然得到统一了”。⑥也就是工学世界社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创建中共旅法组织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

三、工学世界社改组为“少年共产党”,成立中共旅法组织

蔡和森是留法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也是中共旅法组织的创建者,1920年7月在新民学会蒙达尼会议上首先提出组织共产党的主张,然后在工学世界社开展建党活动。

1920年7月6日至10日,新民学会留法会员在蒙达尼聚会,一部分不是新民学会的工学励进会会员也应邀参加。在会上讨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时,“和森主张组织共产党,使无产阶级专政,其主旨与方法多倾向于现在之俄”。萧子升主张以教育为工具的革命,以工会、合社为实行改革之方法。“(陈)赞周谓现在中国组织共产党较难。外和笙,子暲诸人亦多讨论。”⑦新民会友萧子升、李维汉、陈赞周等明确表示反对蔡和森的主张,其中属于工学励进会的李维汉、罗学瓒、萧三等人主张用无政府主义救中国,⑧也在反对蔡和森主张之列。李维汉回忆说,一是“我們一些人因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对和森的主张开始也不赞同”,⑨二是“和森提出的主张,对于多数与会者,特别是临开会前才到达蒙达尼的人们来得比较骤然,缺乏充分考虑的时间”。⑩蔡和森在蒙达尼会议上提出组织共产党的主张未能通过,但是揭开了在留法学生中开展建党活动的第一页。

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致信毛泽东,告知他正在蒙达尼“酝酿组织”共产党,他计划联络新民学会、工学励进会、少年中国学会的进步分子在冬季开一次讨论会,如在“无产阶级专政”和“国际主义”两点上取得一致,则准备成立一个共产党。①鉴于工学励进会会员信仰工学主义,在7月蒙达尼会议上反对组织共产党,蔡和森立即着手改造工学励进会,8月19日在蒙达尼成立工学世界社。在同年12月工学世界社年会上,蔡和森张贴他所译《共产党宣言》于会场,并且发表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社会大革命的长篇讲话,已如前述。会上汪泽楷“对于蔡和森提出《共产党宣言》的节译文章,犹与李维汉同持异议,结果只在社章上规定‘以实行中国社会革命为宗旨而已”。②萧三《自传》说:“是年秋末集会,组织了以‘实行社会革命、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的‘工学世界社,主张马克思、列宁的建党方法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③以上忆述表明,蔡和森在这次工学世界社年会上主张建立共产党,由于李维汉、郭春涛等人反对而未获通过。

1921年2月28日,工学世界社领导留法勤工俭学生向驻法使馆请愿,要求“求学权”和“生存权”(史称“二八运动”),由于勤工俭学互助社和工学世界社的意见不一致而失败。④

这次运动以后,工学世界社与赵世炎、李立三等领导的劳动学会由对抗开始走向联合。李维汉也回忆说:“‘二八运动教育了我们,迫切希望勤工俭学生内部加强团结。我们请劳动学会派代表到蒙达尼出席工学世界社的会议,相互加强联系和了解。世炎、立三都到过蒙达尼交换意见不只一次。……通过交谈,我们双方的观点和认识迅速取得一致,并且共同行动起来。”⑤1940年李立三在《自述》中分析说:“因为我们认为‘工学世界社成员是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精英”,“又考虑到‘工学世界社内部此时也进行着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两种倾向之间的斗争,若是我们两个组织和解,会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倾向战胜无政府主义倾向”。“我们和解成功,为后来联合斗争、共同成立少年共产党和旅法中共支部打下了基础”。⑥

在两派和解与交往过程中,蔡和森与赵世炎、李立三等人讨论了在法国成立共产主义组织的问题,并且提出“少年共产党”的名称。李立三回忆说:“此后(指4月赵世炎去蒙达尼与蔡和森面谈——引者注)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在华工中进行工作,并加强对勤工俭学生的领导,只靠原来的劳动学会是不够的,而应该成立共产主义同盟会,来统一领导华工和学生的工作。为了这件事,世炎同志给和森同志写信征求他的意见,和森同志表示同意,但主张名字叫‘少年共产党。我们表示名字不计较,只希望有这么一个核心组织,把‘华工会和‘勤工俭学学会统一地领导起来。”⑦蔡和森给赵世炎回信提出“少年共产党”名称的具体时间不得而知,可以肯定是在4月至7月之间。而蔡和森首先在工学世界社发起组织“少年共产党”。根据工学世界社章程关于大会的规定:“遇有重要会务,或应会员三分之一之请求,得由会务干事通告评议会订期集会。”⑧参与会议筹备的贺果在7月20日日记中写到他对大会将要“搞共产党的组织”①的态度,表明至少7月中旬开始筹备会议,蔡和森着手改组工学世界社为“少年共产党”。

7月23日工学世界社大会开始,首先讨论蔡和森、李维汉等人提出的“行动大纲”,在贺果看来,“发言的都是长篇大道,满口惊人”。据贺果7月24日日记记载:“行动大纲提出后,经一日的讨论,上午发言人少,下午将次表决时,发言较多,以至争论,主张也不一,在提出者必欲通过,一部分以便留后待审查,一部分主张通过前五页,自第六页以后,关于建设事项,须待研究审查,卒以此议表决。”25日“上午修改章程,对于宗旨一条,规定较为明晰,以外尚增加多条,由起草委员起草,下午通过。修改名称一项,引起大争论,一方面主张‘名副其实,必须改名,一方面主张应付事实上必要手段,无须改名,人数各半,卒以无法表决,暂时保留仍旧名”。②

会上争论的“修改名称”,指工学世界社改组为“少年共产党”,据李立三回忆:“和森同志在这次会上提出成立‘少年共产党的动议。郭春涛等人坚决反对。我是赞成的,但因为是客人所以只能发表个人意见,但不便争论。这次会没有达成协议,少年共产党没有成立。”③尹宽在1960年回忆说:“本来1920年(应为1921年——引者注)夏天,即在蔡和森同志领导下成立了少年中国共产党。”④他肯定地说是蔡和森提议把“工学世界社”定名为“中国少年共产党”。⑤会上提出“共产党”的具体名称,李立三和尹宽的回忆中出现了“少年共产党”和“中国少年共产党”两种称谓,“中国少年共产党”是尹宽回忆中对“少年共产党”的一贯称谓。

就会议主题和程序而言,从会前发生“搞共产党的组织”倾向,到会上提出、讨论“行动大纲”和修改章程,再到提议成立“少年共产党”,可见蔡和森、李维汉等人提出并经过讨论的“行动纲领”,就是“少年共产党”的政治纲领,通过修改后的章程就是该党的章程。虽然“少年共产党”改名未成,“暂时保留”工学世界社旧名,但工学世界社改组的“少年共产党”成为一个有其实而无其名的共产主义组织。故研究者认定,工学世界社变成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组织和旅法党组织的前身,⑥甚至说已经成立中共旅法组织。⑦前述李立三回忆说“少年共产党没有成立”,意指没有旗帜鲜明地冠名“共产党”。1921年10月正在筹建中共湖南支部的毛泽东称赞“在法同学组织的工学世界社”是“革命团体”,是有主义的,⑧意指其为共产主义的组织。这次工学世界社改组会议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在7月23日开始。毛泽东在1936年与斯诺谈话中指出,在1921年上海成立共产党的同时,法国的勤工俭学生也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几乎是同中国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蔡和森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⑨实际上承认在法国同时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少年共产党”是中共旅法组织形成的标志。

四、“少年共产党”的性质及其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关系

“少年共产党”是蔡和森等人在蒙达尼创立的共产党组织。蔡和森在留法期间探索建立共产党的问题,从1920年7月蒙达尼会议上提出“组织共产党”,到1920年8、9月给毛泽东连续通信讨论组织共产党的重要性并提出组织共产党的计划和步骤来看,他确实是依据列宁建党学说和建党原则,在蒙达尼急切地组织中国共产党。他在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中多次尝试组织共产党,到1921年7月在工学世界社改组成立“少年共产党”,形成中共旅法组织。

这一点可以从当事人的回忆中得到证明。尹宽在1960年回忆说,1921年7月在蔡和森领导下成立“少年中国共产党”。①他在1983年的回忆文章进一步指出,在他參加之后,“工学世界社”就开大会改组。会上蔡和森首先提议,把“工学世界社”定名为“中国少年共产党”。他还解释道,因为有“少年”二字,这就不是在中国共产党之外,另立一个党。当在蒙达尼根据蔡和森的提议,把“工学世界社”定名为“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他们还没有和陈独秀通信,还未听到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消息。这时周恩来还在德国,赵世炎还处在反对的阵营里。尹宽特别提到“中国少年共产党”“还是在一年多以前由蒙达芯的‘工学世界社创立的”。②作为工学世界社负责人之一,尹宽习惯把1921年成立的“少年共产党”称为“中国少年共产党”或者“少年中国共产党”,并强调这是蔡和森提议创立的共产党组织,显然是为“少年共产党”争取中共旅法组织的正统地位。

曾参加中共早期旅法组织的刘清扬回忆说:他们到法国巴黎后,在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支部。“蔡大姐和向警予在法国时是在乡下(指蒙达尼——引者注),也成立了革命进步组织,但与我们的组织没有发生关

系”。③所谓在蒙达尼成立“革命进步组织”,无疑指工学世界社及改组成立的“少年共产党”,实际上也承认蔡和森、向警予等人独立发起中共旅法组织。张申府回忆说蔡和森、李维汉都是“少年共产团(CY)”,后来都在北京入党。④“少年共产团”是他对1922年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称呼,承认了此前蔡和森成立的“少年共产党”。至于他说蔡和森1921年回国后在北京入党,说明他确实不清楚蔡和森在蒙达尼的建党活动,就是前述刘清扬所说他们与蔡和森没有联系。蔡和森在1930年填写的《共产国际干部履历表》中说“1920年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⑤如此说来,他是留法学生中第一个中共党员,他在工学世界社改组成立的“少年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组织。

关于中共旅法组织的成立时间,前述刘清扬提到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海外支部,张申府则回忆说他和赵世炎、陈公培、刘清扬、周恩来等五人在1921年二三月成立中共旅法党小组⑥。郑超麟在回忆中指出:1921年7月以前在法国不存在“共产主义小组”,张申府所忆中共旅欧组织的成立时间和人数是不可全信的。郑超麟认定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至少赵世炎同该“小组”发生联系是在1921年9月大运动失败后。如果1921年8月以前赵世炎和陈公培参加的共产党小组已经存在,那么赵世炎为什么还要同蒙达尼派一起组织“共产主义同盟会”呢?蔡和森为什么在1921年7月提议组织“少年共产党”?①他分析张申府、赵世炎等不可能在1921年初成立中共旅法组织,是有道理的。前述1921年4月赵世炎写信与蔡和森讨论建立共产主义组织时,他和李立三对蔡和森回信提出“少年共产党”的主张没有表示反对,而且李立三在同年7月工学世界社会议上对改组成立“少年共产党”也是赞成的。这说明蔡和森创立“少年共产党”是留法学生中最早的共产党组织。李璜回忆说:“蒙达尼在法国人中并不出名,而在留法学生界中则甚为有名,因系中共法国组发祥地之一,而中共法国组的领导人物,多在蒙达尼住过;而首先树立根基者,则为蔡和森。”②也肯定蔡和森在蒙达尼首先建立中共旅法组织。

关于“少年共产党”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关系,郑超麟回忆说:“蔡和森要组织的显然是《人道报》上常见的 Jeunesse Communiste 而不是 Parti Communiste,即是团而不是党”,“赵世炎、李隆郅等人要组织的是党而不是团”,“以后,赵世炎同张崧年接了头,建立少年共产党的工作便由旅欧支部担负起来了”。所谓蔡和森当初成立青年团而非共产党,显然与事实相违。这种认知是基于1922年成立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是青年团,他说:“‘少年共产党虽成立于一九二二年,但名称已提出于一九二一年了,是蔡和森提出的。”③即蔡和森1921年提出“少年共产党”名称,1922年正式成立“少年共产党”。他在回忆中提供了以下依据:“旅欧少年共产党”成立会上就名称问题发生争论,一致主张“少年共产党”,争论的是“党”字和“团”字。周恩来的理由是:一国不能有两个共产党,中国已经有了共产党,不能再成立一个共产党;反对者认为“少年”二字足够区别了。最后投票表决,结果是大多数赞成用“少年共产党”之名。④在郑超麟的回忆和分析中,蔡和森1921年提出的“少年共产党”与1922年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是一个名与实的整体关系。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立与工学世界社改组成立的“少年共产党”有着密切联系。先后参加这两个组织成立会的尹宽回忆说:“在里昂斗争失败后,在蒙达尼的‘工学世界社确实是一时瓦解了。许多积极分子都在百多人中被遣送回国了。特别是它的创始人,蔡和森也在这次被强力遣回了。然而,原来那些反对‘工学世界社为‘不务正业的泛劳动主义者,却想乘此机会来接收它的基础。在里昂斗争失败后不久,贵州人熊季南就在巴黎近郊圣克曾(即克鲁梭——引者注)召集各方面的人来开一个会议,商量成立新组织的问题。应邀赴会的有赵世炎、王若飞、吴明、汪颂鲁、郑超麟、李慰农、尹宽等十多人。在这次聚会后不久,就有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这大概就是传闻的在1922年他(指赵世炎——引者注)和周恩来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事迹。”“据郑超麟近日对我说,当时到会十多人中,只我一个站起来申明自己有组织,不愿意参加新组织。”⑤尹宽公开“申明自己有组织”,无疑指1921年成立的“少年共产党”,他不愿意参加的新组织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新旧组织的区别,表明尹宽坚持“少年共产党”的初衷。

在“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发起成立过程中,工学世界社及“少年共产党”成员也一度坚持保留原来的组织。1921年底,赵世炎、周恩来等联合工学世界社、劳动学会等革命团体,发起全欧共产主义组织。他们去信蒙达尼约定工学世界社的李维汉到巴黎商组全欧组织。⑥

李维汉、薛世纶等人在与赵世炎商议过程中坚决要求工学世界社集体加入,甚至以去就力争。赵世炎则坚持“取极端严格手续”和“勿要遗漏”、个人加入的原则,在他1922年4月26日给吴明的信中说:“我们已认定青年团之内幕即‘少年共产党”;“现在人数因系严格,大约法国二十人,比国七、八人,德国六、七人。但现在工学世界社维汉、世纶诸人务要强迫全社加入,在该社以去就力争。我本只请求他们出以个人行动,但他们务要如此,因此人数殊不可予定。”①他在4月30日的信中说到:“因工学世界社世纶、硕夫等欲等该社开会要求全社加入且以去就力争,我不赞成——我意即在初步严格取人之意,要求他们取个人行动,现在他们亦承认了。”②李维汉、薛世纶、尹宽等人坚持“全社加入”即将成立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就是要保留“少年共产党”组织,充分表明“少年共产党”在新成立组织中的重要地位。赵世炎所谓“青年团之内幕即‘少年共产党”,就是蔡和森提出并得到他和李立三赞成的共产主义组织名称。

在1922年6月3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会上,与会代表18人中李维汉、王若飞、萧朴生、萧子暲、汪泽楷、尹宽、李慰农都是工学世界社及“少年共产党”成员。会议选举赵世炎为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周恩来、李维汉为执行委员。当时党员51人③,前述赵世炎估计的法国方面大约20人,主要来自工学世界社及“少年共产党”。因此,无论是从组织名称,还是参加成员来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确实以“少年共产党”为基础。对此,尹宽在1956年与郑超麟谈起“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郑超麟强调,这次成立大会是多方面联系起来的,并不是继取了蒙达芯的传统。他说,在里昂斗争失败后,蒙达芯人初为群众所厌弃,不敢到底下去和群众见面,后来还是他自己和原来未参加过工学世界社的人到底下去收拾残局。尹宽指出:“姑且不说郑超麟所说的是否合乎事实,但是,也应该想想蒙达芯的真精神是什么。我以为,蒙达芯的精神还不在于它首先打起了共产主义的旗帜,而最主要的、最根本的,还在于它的斗争精神。而最后还不是这种精神取得了胜利!”④在他看来,工学世界社及“少年共产党”首先举起共产主义的旗帜,“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则“继取了蒙达尼的传统”。

关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青年团的问题,前引尹宽1960年回忆说:“本来一九二〇年夏天,即在蔡和森同志领导下成立了‘少年中国共产党,国内成立党后陈独秀去信说一国不能有两个党,以后才把‘少年共产党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⑤他在1983年发表的回忆文章中说:“取消‘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名称,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法支部和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实际上并不存在),都是根据张申府通过周恩来传来陈独秀信决定的。”⑥其实,“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是中共中央和团中央的决定。1922年8月2日团中央议决“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如愿为本团之一部时,除承认本团纲领、章程及决议案外,并须依照本中央所决定的国外组之办法”。9月16日再次讨论旅欧青年团问题,决议去信“承认他为本团海外组”。⑦因此,“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于同年10月举行全体成员总投票,一致同意加入国内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20日致信团中央执行委员会,“诚恳地声明我们愿附属于国内青年团为其旅欧支部”,同时委派李维汉回国与团中央接洽。12月又致信中共出席共产国际和少年共产国际会议代表,切实声明加入国内青年团。陈独秀在莫斯科答复其加入国内青年团的事宜,希望“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等人得信后,决定实行“少年共产党”改组,立即归属国内本团。①团中央1923年1月2日来信,希望“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依团中央第十次会议决议国外组的办法加入青年团,改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27日团中央讨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正式加入青年团问题,听取从欧洲回国的李维汉的报告。会议批准了他们正式入团的请求。②于是,2月17日至20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其旅欧支部,定名“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尹宽1960年回忆说:“此(指1921年9月‘里大事件——引者注)后‘蒙达尼这一派只有我和李富春、蔡畅等人,小组织搞不起来了,以后我们四部分人(‘蒙达尔派、赵派、无政府主义的陈延年、陈乔年和德国的周恩来)统一起来了,时间是在1922年。在巴黎郊区开了一个会,……成立‘旅法共产主义青年团”。③

就是说,在蔡和森等一批骨干被遣回国后,蒙达尔派或者工学世界社及“少年共产党”难以为继,不得不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及其改组的“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在1983年发表的回忆文章说:参加这次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会的人,我不全记得,共有四十人。只忆起有周恩来、赵世炎、李慰农、李富春、陈延年、陈乔年、汪泽楷、任卓宣及我。“这是以原来‘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成员为基礎,加上散处在各地的无政府主义者,半无政府主义者,及无所谓的分子,联合组织起来的。这也是合金银铜铁锡于一炉的‘统一战线”。④在他看来,“少年共产党”仍是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的组织基础。关于旅法华人的政党组织,1924年9月27日廖焕星以“旅欧通信员”名义写的《旅法华人界写真》描述说: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未组织以前,没有所谓其他具体政党的组织。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于1922年6月3日,起始的名字叫做“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正式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得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之特许,故有今名。⑤证实中共旅法组织从“中国少年共产党”发展起来的。

总之,中共旅法组织的创建经历了从改造成立革命团体、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到正式成立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1921年7月工学世界社改组成立“少年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法组织,也奠定了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基础。“里大”事件之后仍在法国的工学世界社及“少年共产党”成员大多数参加旅欧党团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1年底被迫回国的工学世界社及“少年共产党”成员欧阳泰、汪泽楷、唐铎、陈毅、张昆弟、黄建中、颜昌颐、刘明俨、罗学瓒、萧拔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蔡和森、向警予成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可以说,工学世界社不仅为中共旅法组织的创建作出了特别贡献,也为国内党团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共创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李永春,历史学博士,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