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传粉蜂生物学与授粉应用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单位研究发现,兰州熊蜂蜂王(Bombus lantschouensis)在未交配、交配和产卵3种不同生殖生理状态下肠道微生物类群丰度和构成显著不同,并且各个状态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菌群。该研究首次揭示出除了果蝇之外,熊蜂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生殖行为关系的良好模式昆虫。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系统微生物学(mSystems)》上。
该团队通过选取不同生殖生理状态下的蜂王,利用16S rRNA序列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定量PCR研究发现,不同生理状态下蜂王肠道菌群总的含量及多样性和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在未交配和产卵蜂王中肠道菌群较为相似,主要优势菌为Gilliamella、Snodgrassella和Lactobacillus,但Bifidobacterium则只在产卵蜂王中含量相对较高,而在交配蜂王的肠道中优势菌属则为Bacillus,Lactococcus和Pseudomonas。该研究首次阐明熊蜂蜂王的重要生命阶段的肠道菌群及优势菌群的变化与其生殖健康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蜂王生理、行为及生存环境的变化与其相关微生物类群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蜂王肠道优势菌在不同生殖状态下的功能奠定基础。也提示了肠道菌群可能介导了动物生殖健康,深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全面系统地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在东北玉米产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田间现场会,展示了最新选育品种中单111和中单6323,玉米专家组对品种表现进行了现场鉴定。
中单111和中单6323均表现早熟抗倒,籽粒含水量低(22.4%、22.32%),产量高(969.2千克/亩、824千克/亩),落穗损失率低(1.03%、1.56%),落粒损失率低(0.92%、2.79%)。专家组认为,耐密高产宜粒收品种中单111和中单6323在高密度全程机械化种植下,生理成熟后站秆晾晒30余天不倒伏,实现了高质量籽粒直接收获,适宜在东北土默川平原灌区和周边生态条件类似区作为籽粒直收品种推广。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加速朝全程机械化方向发展,早熟耐密宜机收品种中单111和中单6323将有力支撑我国玉米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促进玉米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
据悉,中单111和中单6323是根据新时期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对重大品种需求,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选育的早熟宜机收玉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