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宁 赵文吉
【摘 要】目的:研究尿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8年36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送检尿标本,通过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361例尿液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55例(42.94%);培养主要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20.65%)、大肠埃希菌(18.71%)、白假丝酵母菌(10.97%)、肺炎克雷伯菌(10.32%)、粪肠球菌(7.74%);分别对应的敏感性最高的药物:妥布霉素(敏感率93.7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96.55%)、伏立康唑(敏感率88.24%)、厄他培南(敏感率93.75%)、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100.00%)。结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分析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于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尿液标本;阳性;细菌分布;药物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82-02
尿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与相对应的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以我院尿培养阳性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情况。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018年36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送检尿标本,培养阳性的155例患者中,男性93例,女性62例,年龄在45-90岁。
1.2研究方法
1.2.1尿培养 嘱患者留取清晨中段尿样装入无菌管中,每份标本均采用定量接种环垂直划线于血琼脂平皿及麦康凯平皿上,置37℃培养箱培养18-24 h,观察菌落形态,进行革兰染色和菌落计数。
1.2.2细菌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 细菌经革兰染色后,挑取无污染且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4CFU/mL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2]。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及配套的鉴定板条进行菌种鉴定和分析。质控用的标准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细菌分布 在检出阳性标本155例中,革兰阴性杆菌102株,占65.81%,革兰阳性球菌27株,占17.42%,真菌26株,占16.78%。革兰阴性杆菌中
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中以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
2.2药物敏感性 对尿液阳性标本检出的前5位细菌真菌进行了相应药物敏感型检测,①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最高为妥布霉素(93.75%),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啉<10%。②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最高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96.55%),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的敏感率<15%。③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性最高为伏立康唑(88.24%),最低为5-氟胞嘧啶C(11.76%)。④肺炎克雷伯菌:藥物敏感性最高为厄他培南(93.75%),氨苄西林、呋喃妥因敏感率<10%。⑤粪肠球菌:药物敏感性最高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红霉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敏感率<20%。
3 讨论
泌尿系感染主要是细菌引起的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本研究中我院155例阳性标本中男性93例占60%,女性62例占40%,与丁厚文等[4]报道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我院收住的患者性别比例有关。另我院数据显示,尿培养阳性率42.94%高于一些文献报道。我院2016-2018尿培养阳性的细菌分布(前5位细菌):铜绿假单胞菌(20.65%)、大肠埃希菌(18.71%)、白假丝酵母菌(10.97%)、肺炎克雷伯菌(10.32%)、粪肠球菌(7.74%)病原菌构成比与文献报道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抗菌药物使用差异、院感控制等不同有关。
我院155例尿培养阳性标本,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药物敏感率均>90%;肺炎克雷伯菌对于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敏感率也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此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率<45%,这与临床治疗长期习惯选用喹诺酮类有关,导致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啉高耐药,但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敏感率较高,但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耳、肾毒性,一般不推荐用于经验用药[8]。革兰阳性肠球菌对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都达到了100%,是治疗由肠球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的最有效药物。我院念珠菌分离比例高达16.78%,此结果高于文献[3],与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菌群失调、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引起念珠菌感染,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对于临床常用的伊曲康唑_C、伏立康唑敏感率较高。泌尿系感染抗生素治疗是最好的办法,但由于细菌种类多,很难确定是哪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经验用药固然有一定的治疗性,但存在不足。尿培养与药敏试验可以提高治疗精准性,更方便于临床医师诊疗。
综上所述,尿培养检测以及相对应的药敏试验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结合尿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衡量利弊,谨慎使用抗菌药物,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泽雨,杨永长.尿液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05): 167-170.
[2] 吕宁宁,刘军,权明吉.786株尿液标本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监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 19(09):1555-1556.
[3] 和培章.尿液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05): 652-654.
作者简介:
朱加宁(1980-),女,汉族,吉林蛟河,主管检验技师,本科,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检验。
通讯作者:
赵文吉(1978-),男,汉族,吉林公主岭,主管技师,硕士,研究方向:临床生化免疫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