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雄 袁芝琼
【摘 要】目的:检测大理市部分常见塑料包装食品双酚A含量,分析各类食物受双酚A污染的来源,为科学选购食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理市市售常见食品样品共6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双酚A含量。结果:8类食品均检出双酚A,BPA含量平均值最高的为果脯类,最低的为乳饮料。坚果、蔬菜与饮料,坚果、蔬菜与乳饮料,蔬菜与牛奶之间的双酚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份样品都检出双酚A,不同种类食品中双酚A含量存在差异,说明各类食品受双酚A污染的状况严重。
【关键词】大理市;BPA;食品;迁移量;健康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57-01
双酚A(Bisphenol A, BPA)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也是生产聚碳酸酯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婴儿奶瓶、太空杯、塑料餐具及饮料瓶、饮用水桶等容器[1]。双酚A在环境中主要存在于水体、污泥及沉积物中,人类通过饮食、灰尘吸入和皮肤等方式摄入双酚A后,可引起生殖功能降低、发育异常、代谢紊乱,增加心血管及肾脏等其它疾病的风险[2-4]。随着对环境内分泌物研究的深入和检测水平的提高,双酚A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但对于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双酚A的水平研究较少。本次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食品中的双酚A含量,并分析食品中双酚A含量来源。
1 材料与试剂
1.1材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购买大理市常见饮料、牛奶、蔬菜、水果、果脯、坚果、乳饮料和粮谷类等食品样品,共65个。
1.2主要试剂:二氯甲烷;Plant BPA ELISA KIT。主要仪器:酶标仪(450nm);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37℃恒温箱。
2 方法
2.1实验方法 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往预先包被双酚A(BPA)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为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双酚A(BPA)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2.2 BPA加标回收方法 取10μL,0.2μg/mLBPA标准液加入样品管中,与未加标准物的两支样品管同步实验,得到加标测定值和未加标测定值,计算加标回收率(加标回收率=(测定值-样品值)/加标值*100%)。
2.3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多组之间的均数比较,以α=0.05为检验水准。
3 结果与讨论
3.1标准曲线
图1 BPA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配置BPA标准溶液0、0.5、1.0、2.0、3.0、4.0将一定含量的标准液进行测量, 绘制BPA的标准曲线方程y=0.4098x+0.0417(R?=0.9928)。
3.2加标回收率
由表1可知,BPA加标回收率为108%,符合90%-110%的限定标准,则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的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准确。
3.3检出情况
65个样品均检出BPA,检测最高值食品为芭蕉干(2.767299658μg/μL),检测最低值食品为草莓风味乳饮料(0.002536359μg/μL)。八大类样品中,BPA含量平均值最高的为果脯类,最低的为乳饮料。
本次检测的8类食品样品均检出双酚A,说明当前环境受双酚A污染的状况之重。其中饮料、乳饮料、牛奶、果脯、坚果、粮谷类被检出含有双酚A的原因可能是:六类食品外表都有塑料包装。食品与塑料包装材料直接接触,并在时间、温度、pH、微波等因素的影响下,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释放出并污染食品[5]。在蔬菜与水果检出双酚A的可能原因为:①在日常生活中包装食品的材料未能合理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增加水、空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双酚A含量,从而污染蔬菜和水果;②种植蔬菜大面积应用塑料地膜,可能会使蔬菜生长过程中该类化合物的污染[6];③水果和蔬菜灌溉水源中BPA含量较高,从而引起水果和蔬菜的污染。④双酚A被用作农药中间体,在农药施用过后可残留土壤,进而污染蔬菜[7]。
3.4不同种类食品中双酚A的含量
由表2可见,八大类样品中,BPA含量平均值最高的为果脯类,最低的为乳饮料。
经方差分析坚果类食品中双酚A含量最高,其原因可能是:①本次所采坚果样品为塑料包装食品,相对于饮料和乳饮料,其接触塑料内包装和存放时间相对较长。双酚 A 的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增长而增大。[8-9]②坚果相对于饮料和乳饮料脂肪含量较高。双酚A是脂溶性物质[10],当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接触塑料容器后,可能会令塑料内双酚A释出增加。另蔬菜中双酚A含量高于饮料、乳饮料和牛奶,其原因可能是:蔬菜受雙酚A污染的途径较多,可受水源、空气、土壤、农药残留等途径的污染,而后三者则相对较少。
3.6相关现状及建议
随着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深入研究,欧盟和我国于2011年宣布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11],随后各国家和地区不断出台关于双酚A的各种限量标准及法律法规。但是还未具体到每一种食品的限量,加之缺乏先进的风险评估理论,我国的居民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影响的风险还很大。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应该:①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完善我国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加大力度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充分了解人群暴露的风险,制订相关的卫生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居民的健康添砖加瓦;②消费者要合理消费,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③要加强技术革新,加大绿色、无污染的包装材料的开发力度,尽可能减少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尽最大可能去预防和控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带来的污染和危害。
参考文献
[1] 金岭,董文丽,孙智慧.聚碳酸酯中双酚A的毒性及迁移规律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13,34(9):122-126.
[2] 杜艳,代汉慧,伍飚.双酚A毒理学特性及各国对其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评估意见[J].食品科技,2007,32(10):1-3.
[3] 徐朋飞,王光辉,李鹏,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吸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8,38(4):17-20.
[4] 江倩,邹运韬,陈慧梅.双酚A与人类健康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97- 100.
[5] 孙汉文,李挥,高文惠,等.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J].食品科学,2012,33(2):235 -239.
[6] 任杰,江苏娟.海口市部分市售蔬菜4-壬基酚、双酚A污染情况初步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451-452,455.
[7] 申元媛,赵娜娜,龙甲,等.广州市食品中双酚A污染现状及人群暴露风险评估[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3):12-14.
[8] 李月明,张磊,周丽华,等.酶联免疫法检测食品中的双酚A残留[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6):139-141+158.
[9] 李碧芳,曾泳艇,郑彦婕,等.双酚A环氧衍生物在罐头食品中的迁移规律与污染情况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1):246-249.
[10] 鲁博,张佐光,顾轶卓.一种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流变特性及其改性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V207(4):63-66.
[11] 曹雪慧.聚碳酸酯包裝材料中双酚A迁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通讯作者:
袁芝琼,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营养与疾病。
项目来源: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ZZX189大理市城乡儿童性早熟状况调查及相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