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拓片(局部)东汉
线质,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书家对现实社会文化的映射。在古人看来,线质才是书法的灵魂。目前有关隶书线质的论文或书籍较少,且多为常识性的介绍。基于这种情况,笔者通过研习隶书,研究隶书线质,以期让人们充分享受书法线条带来的视觉美感。
隶书线质的首个要素是笔力。笔力的表现能够给人以直观的力量感。不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雕塑,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内在力量所表达出的美。这也是最能体现艺术家功力的地方,隶书作品格调的高低也因此变得清晰。
东汉蔡邕云:“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说的即是笔力生成的力量感所带来的美感。“力”是一个物理学概念,但在诸多艺术表现形式(如书法、舞蹈等)中也是生命力的象征。虽然与某些直接展示力量的行为方式(如举重、跑步等)相比,书法力透纸背、笔力千钧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追求更加抽象,但人们潜意识中的力量美感是一致的,是可以引起情感共鸣的。
首先,找到发力点,使隶书线条具有力量感。清康有为曾说:“抽掣既紧,腕自虚悬,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能沉劲,若饥鹰侧攫之势,于是随意临古碑,皆有气力。”在进行隶书创作时,创作者发力并且将力表现出来,需要找到线条运行中的发力点。如《张迁碑》中的线条,用笔方硬朴拙,笔力遒劲,具有雄强的力量感。
清代朱和羹说:“用笔到毫发细处,亦必用全力赴之。然细处用力最难。如度曲遇低调低字,要婉转清彻,任须有棱角,不可含糊过去。如画人物衣折之游丝纹,全见力量,笔笔贯以精神。”《张迁碑》中“五”字最后一笔的横画、“九”字的捺画,都是粗重力量感的表现。书写时以藏锋裹笔斜切入纸,聚集全身之力输于腕中,最后将力送之毫末。行笔的速度不能过快,过快则不宜沉稳有力;速度也不能太慢,太慢则滞涩不灵活。在行笔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发力点(在中段波折起伏的高低点上),到线条尾部注意聚毫拧管发力送出。起笔采用藏锋逆入纸,将腕力注入笔毫,绞转而出,行笔速度较慢,力求积点成线,如屋漏痕、锥画沙。到波磔起伏的高低发力点上则着重用力行笔,最后将力送之毫尾。在力的表达上要凝练、不松懈,写出钢筋铁骨般的感觉。
其次,找到发力的集中方位,将隶书线条的力量感表现出来。每个字都有主笔,而主笔正是力量的集中方位。汉字结构可以概括分为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或者说横势和纵势两种大的体势。创作者在书写时只有从这两类结构中找到隶书笔力的集中位置,才能将隶书线条的力量美感体现出来。
上下结构的力点主要集中在底部某一两个笔画上,左右结构的力点主要集中在左右部分的某一个面上。上下结构的力点一般集中在下半段,往往出现在托底的横画、撇画和捺画上,如《张迁碑》中“震”字下半部、“辰”字底的撇捺和“且”字的最后一横。而左右结构的力往往会出现均等的情况,难以辨识力的集中位置。我们可将左右分成两部分看,找出力量的集中位置。如《张迁碑》中“既”字左半部分的长竖及右半部分的撇、竖折捺,分解出来的部分皆为整个字的核心主笔,也是力量的集中位置,形成左右均衡的横势力量感。
《四壁一枝七言联》清·吴熙载 119.2cm×29.8cm×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当下,部分书法作品只注重形式和墨色上的变化,线条缺乏力量感、古朴感和凝重感,这种现象值得每一位书法创作者深思。作为书法创作者,要善于发现书法艺术中线质的力量美,勇于探索,方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