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王曙燕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战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阵地,是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传统课堂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出现了瓶颈,而传统课堂的简单改良并不能满足新时代国家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7 年9 月8 日《人民日报》的撰文中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通过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整体推进教育革命,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1]。
课堂革命的实质就是变革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作为教,长期以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课外轻课堂的现状,导致高校教师教学荒废化,从而出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固化等问题[2],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如何让教师变轻教为勤教,重新热爱教学、乐于教学、创新施教[3],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关键。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的思维可见,从而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从不同层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获得主动、全面的发展很重要。师生通过彼此交流、分享、合作、探究,形成“学习共同体”[4],教师热爱教学、重构教学、提升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深度学习,师生共同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真正做到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在“双一流”的教育新形势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一流课堂”[5],延伸讲台,超越讲台,见图1。
图1 以学为中心的一流课堂
顺应互联网+教育政策[6],在线教育为课堂革命提供了契机。MOOC 为教师提供了新型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解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深度变革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带来教育革命的同时,其局限性也随之出现:线上评估不具体、问题反馈不及时、讨论交互性差等,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传统课堂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与情感互动,学习者存在学习孤独感。马尔科姆 ·布朗指出,进入“后MOOC 时期”的教学方式正在由完全自主的在线学习向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7]。很快,混合式学习的理念进入中国并迅猛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图2 混合式教学的一般模式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 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8],是一种融合了课堂与在线学习的混合教学形式,它兼顾了平台的“开放性”和学生的“限制性”。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搭,是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9],需要重构教学模式,重分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将必须由教师引导启发的学习环节放在面授环节,将需要师生交流共同完成的内容、学生之间协作完成的内容、学生独立自学完成的内容以及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深度探究的内容分别部署到线上线下不同的学习环节中,并对各环节的完成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的一般模式见图2。
图3 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
本次实践以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为试点专业,课程为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时间为18 周,分别在108 人的大班和67 人的小班进行授课,整体开展过程见图3。
1 )教学组织。
本课程共设置80 学时,其中面授课36 学时,实验24 学时,翻转课20 学时,完成对应环节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教学方式的规划与组织等,在中国大学MOOC 平台自建SPOC 课。
2)教学资源。
(1)录制视频。将全部9 章内容对应知识点的重点与难点,精心设计录制成69 条微视频,每条视频长度约15 分钟,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线上学习。
(2)设计预习任务单。线下的预习任务单是教师为学生搭建的学习支架,是教师有效组织翻转课堂的重要保障[10]。预习任务单主要包括本节课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活动3 个部分。以图的最小生成树为例说明任务单的构成。
(3)设计在线单元测验和作业。单元测验和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自测工具,还可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有效依据。根据测验结果和作业情况分析,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有重点的解答。每章设置一个单元测验和作业,作业分为线上作业和线下的纸质作业两部分。
(4)制作与整理教学辅助资源。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上使用的PPT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源也在课前进行制作与整理工作[11]。
3)翻转课堂。
(1)将学生5 人分为一组,每班分6 组;
(2)提前一周下发预习任务单;
(3)学生根据任务单学习相关微视频;
(4)翻转前一天提交本组讲解ppt;
图4 总评成绩组成
(5)课堂上使用抽号器随机抽取组,并随机抽取组中成员进行讲解;
(6)互评讲解,由代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及其余每小组给本节课讲解小组互评打分,并使用雨课堂完成投票环节。
4)测验与作业。
(1)单元测验:线上题库预存35 道客观题,系统随机抽取15 道(10 道选择题、5 道判断题)生成一套测验题目,给定答题时间(一般设置为75 分钟)和答题机会(一般设置为两次,两次生成的测验题目不一样),规定截止日期(一般设置为一个星期的周期),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2)在线作业:线上的主观算法题,在规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内完成作业提交和批改,其中批改方式可以设置为学生互评和自评以及教师批改3 种方式。
(3)纸质作业:对于部分重点难点的作业,设置纸质作业以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5)评价与考核。
本次实践线上线下多元化的评价与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线上评价与考核包括线上视频学习、单元测验、作业、期末考试、考勤、活跃度、互评作业等;线下则主要由小组ppt、课堂讲解、纸质作业、实验环节、期中以及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最终的总评成绩包括SPOC(40%)、实验成绩(10%)、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35%)。其中SPOC(40%)包括理论9 次、实验1 次以及线上的期末考试组成。具体评价与考核过程见图4。
(1)课堂效率明显改善。传统课堂由于课时紧张,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在课上与学生交流与讨论,对设下的思考题更不能深度展开,学生也是被动地“静听”,教学效率不高。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之后,学生可以在课下提前学习部分知识,从而使课上时间变得充裕,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课,有准备地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2)课堂互动积极主动。学生在翻转课上要担任学习者、讲解者、互评员等多种角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不断高涨。学生除了制作需要讲解课堂内容的ppt 外,还以视频、音乐MV 等形式呈现讲解内容,尽显95 后学生的个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综合能力全面锻炼。多维互动的课堂形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1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小组成员通过多次分工协作,不仅增进了组员间的友谊、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合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
(4)学习成绩稳步提升。针对期中、期末成绩,对试点班和非试点班从平均成绩、80 分以上的优秀率以及不及格率3 个方面汇总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点班期中、期末的成绩都好于非试点班,而且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推进,试点班期末的平均成绩和优秀率上升幅度较大,不及格率下降幅度较大,见图5—图7。
图5 期中成绩对比图
图6 期末成绩对比图
图7 综合数据趋势图
目前选择中国大学MOOC 平台,该平台还存在部分功能不够完善。例如,不能批量导入测验和作业、不能按班级导出相关数据等,希望平台可以继续加强建设。
翻转课堂的内容以及次数的安排上还须调整。本次实践笔者安排了10 次翻转,从实际效果和调查问卷结果看出,6~8 次可能较为合适;另外,内容的选择上,难度较大的内容不太适合进行翻转,例如,本次实践笔者选取了第4 章—串—模式匹配算法进行翻转,发现很多组对KMP 算法的讲解不够准确和深入,虽然一定程度上给了较优秀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整体上看,效果并不好。
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推进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可以很快转换角色,及时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调整自己的学习步伐,但仍存在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旧是被动、不自觉,学习积极性差,没有真正投入小组的各项任务中。因此,还需加强这一部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革命的不断推进,探索与实践新型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施教,构建“一流课堂”,是顺应新的教育时代的发展需要。从传统课堂到MOOC,再到基于SPOC 的混合式教学,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课堂。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并投入知识建设,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3],给予学生更完整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兴趣,挖掘了学生潜能,提高了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升了团队协作与交际表达等综合能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对同构性较强的SPOC学生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平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也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更好地成为学习的设计者、促进者以及评价者[14],并通过MOOC 后台数据进行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进而开展教学型科研工作。
总之,基于SPOC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一流课堂”变革了传统课堂的教与学,提升了教学效率,笔者将继续积极探索与实践构建一流课堂的方法与举措,进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