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涛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江西 贵溪 335424)
贵溪冶炼厂始建于1985年,至今已经30余年。贵溪冶炼厂为满足市场需求,在这30年期间对原有设备进行的大规模的升级和扩容改造,将原有产量提高好几倍。原有的转炉静电除尘器设备为国外厂家生产制造,至今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扩容改造,原设计时未考虑到市场飞速发展,没有留有足够的裕量,无法满足冶炼厂之后大规模的生产。
为解决转炉电除尘收尘效率低的难题,经了解发现,电除尘用高频电源装置[1]在冶金行业电除尘器上使用较为广泛,效果良好。经过和高频电源生产厂家现场技术交流,在转炉电收尘老系统二区试用两台高频电源,以期达到减排的最终目标。
原静电除尘器为国外厂家,备品备件的采购均是从国内采购,且采购的规格和批次不同。不同规格的备品备件安装在电除尘器内部,严重偏离了原有设备的设计要求。例如:部分阳极板的变形和腐蚀导致需要更换,经过多年的检修更换,多种规格的阳极板安装在同一个电场区,导致极板的同级距严重偏离设计值,极板极线不匹配等等,最后导致的是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2]。另外电除尘器入口的均布板损坏没有机会检修,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电厂内部的气流不均,导致内部环境更加恶劣。
该区域包括东一区和西一区共用1台高压发生器;东二区和西二区共用1台高压发生器;三、四区各1台高压发生器。
所有高压设备二次电压可以到50 kV,二次电流基本没有。电收尘器除尘效率不高,目前仅为60%~70%。排放在1 000 mg/Nm3左右。贵冶一系统转炉老系统静电除尘器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贵冶一系统转炉老系统静电除尘器技术参数
1.静电除尘器本体情况不理想,阳极板,同极距,异极距,振打装置,清灰系统严重偏离设计值要求。导致电压无法提升,在低电压情况下就会发生严重的闪络现象。
2.电气设备老化,工频电源效率低,无法提供更大的电流密度,克制反电晕能力弱,御制不了电晕封闭。
3.入口烟气的浓度和烟气量远远超出了设计值,入口浓度为40 g/Nm3就已经是高浓范围,本次浓度远远超过该值,导致有严重的电晕封闭现象。
4.烟气介质主要为 Cu、S、Pb、SiO、As、Bi、Zn等元素,存在大量高比电阻颗粒。大量高比电阻介质御制了颗粒的核电,最严重的是加强了反电晕现象的发生。
5.烟气含有大量的金属介质可能造成阴极线鼓灰,御制电流的释放,导致电流为0实际情况中,阴极线的针尖已经不同程度的裹上了黄豆粒大小的灰,无法去除。
6.低压振打系统振打力不够、振打位置不合理等导致极板极线集灰,降低收尘效率。
7.电除尘器入口的烟气均布板损坏,再加上该台电除尘器的进口烟道水平距离达不到最初的设计要求,导致电厂内部的气流严重不均。
高频电源[3]是将三相交流电经整流和滤波后得到约530 V左右的直流电压,经全桥逆变,形成20 kHz左右的交变电流,再经高频变压器升压整流后形成高频高压脉动直流送电除尘器[4]。高频电源系统原理框图[5]如图1所示。
图1 高频电源系统原理框图
1.将第二区一台高压发生器和隔离开关移除,并根据现场位置大小设计布置安装两台隔离开关和两台0.4 A/80 kV的高频电源。
2.另外一台的高频配电柜,安装于电除尘器控制室。
3.优化振打机构和控制程序,根据电除尘器整体情况优化振打模式。
熔炼车间转炉一系列电收尘二区高压发生器高频期间运行总体良好,但西二区因电场本身情况不理想,阳极板、同极距、异极距,振打装置严重偏离设计值要求导致二次电压波动,二次电流无法持续提高,较东二区略有差距,具体运行状况如下所述。
转炉一系列电收尘各区运行状况见表2。
表2 转炉一系列电收尘各区运行状况
从各区运行数据看:二区使用高频电源后一定程度提高了运行电流和电压,增大了设备运行电功效率,从收尘理论上可以说提升了收尘效率。
改造前电收尘检测表保证效果见表3。
表3 电收尘改造前及改造后效果对比
改造前电收尘历史检测数据S期[6]4次,B期3次。S期出口浓度加权平均值为2 052.03 mg/m3,收尘效率加权平均值为60.35%;B期出口浓度加权平均值为 730.1 mg/m3,收尘效率加权平均值[7]为68.08%。
改造后电收尘共检测S期4次,B期3次,数据如下表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改造后老电收尘B期出口含尘浓度较改造前下降了316.74 mg/m3,收尘效率提高了8.96%;S期出口含尘浓度较改造前下降了1 013.67 mg/m3,收尘效率提高了29.39%。见表4。
表4 电收尘改造后效果对比
1.高频电源采用采用IGBT逆变技术,变压器采用特殊非晶体材料,相对于工频可控硅电源,功率因数更高,损耗更低,有着明显的节能效果。
2.高频电源可增大电晕功率,增加电场粉尘的荷电效果,较好的荷电效果使极板吸附能力增强,除尘效率提高,不需要更高的功耗就达到效果,因而耗电更少。
高频改造总体效果得到体现,尤其是S期收尘效率检测最高达到91.09%提高显著,但要达到S+B期加权平均85%以上收尘效率稳定运行还有待于进一步持续改进,这既要有对陈旧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改进,也要考虑实际烟气处理量65 000~80 000 nm3/h远超设计处理烟气59 000 nm3/h能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