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置入对闭合性掌骨骨折术后手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2020-04-03 13:10李根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掌骨克氏手部

李根杰

(登封市民生医院 骨外科,河南 登封 452470)

掌骨骨折是手部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多由暴力、挤轧损伤所致[1]。掌骨骨折部位特殊,由于手部功能较多,且对稳定性及灵活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故采取何种方法治疗以实现精准复位、提升内固定牢固程度显得尤为重要[2]。克氏针内固定作为掌骨骨折既往常用的固定方法,稳定性一般且术后并发症较多[3]。近年来,微型钢板在掌骨骨折等微小骨折治疗中逐渐推广,其组织相容性良好且不易被腐蚀,临床固定效果良好[4-5]。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微型钢板置入对闭合性掌骨骨折术后手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闭合性掌骨骨折患者11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观察组:女21例,男38例;年龄21~66岁,平均(34.52±4.16)岁;AO分型:A型、B型各25例、34例;单一掌骨、三掌骨、双掌骨骨折各49例、3例、7例。对照组:女23例,男36例;年龄20~64岁,平均(34.56±4.13)岁;AO分型:A型、B型各 28例、31例;单一掌骨、三掌骨、双掌骨骨折各50例、3例、6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⑴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⑵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⑶无精神疾病,可积极参与临床诊治;⑷可耐受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排除标准:⑴伴有严重手部外伤史;⑵骨折块较小;⑶严重肝、肾、心功能损伤;⑷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1.3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将上肢固定,并保持于外展位,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手法牵引,于C型臂X线机下对牵引方向、力度进行调整,待复位满意后,取2枚克氏针实施交叉固定,针尾置于皮外,以防止跨关节对骨折端进行固定。观察组:行微型钢板置入治疗。体位选取、麻醉方法同上。纵行切开手背,骨折端暴露后,将嵌入骨折端凝血块、软组织清除,骨折端临床固定通过巾钳完成。解剖复位后,将微型钢板置入掌骨侧方、背外侧或背内侧,将其拧紧后实施固定处理。针对基底处、关节内掌骨骨折者,可采用T型或L型钢板内固定,同时需修复关节囊、韧带,术中需注意对关节囊及肌腱的保护。对照组术后实施石膏固定,1个月后开始腕关节、掌指、指间关节活动。观察组术后不实施外固定,术后2 d开始进行手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腕关节、掌指、指间关节活动(图1-4)。

1.4评价指标

图1 术前外观

图2 术前X线

图3 微型钢板内固定

图4 术后随访

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手功能恢复: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手指总主动屈曲度量表(total active flexion scale,TAFS)标准将手功能恢复效果评估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分别对应总主动屈曲度>220°、总主动屈曲度180°~220°、总主动屈曲度<180°。并发症:记录随访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感染等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手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 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 3)。

3 讨论

手作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多由关节、骨构成[6]。掌骨骨折作为手部常见损伤,骨折后将对周围关节囊、韧带及肌腱造成损伤,导致组织挛缩、粘连,诱发各种畸形愈合,进而影响患者掌骨恢复[7]。目前防止畸形愈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掌骨骨折治疗的重点,故及时修复掌骨骨折,促使骨折端解剖结构的快速恢复,并通过实施牢固内固定加快患者的早期功能训练,恢复患者手掌掌骨功能[8]。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n=59) 47.36±5.18 7.48±3.64观察组(n=59) 45.79±5.03 5.25±2.41 t值 1.670 3.924 骨折愈合时间(d) 81.97±10.26 68.57± 8.13 7.863 P值 0.098 0.000 0.000

表2 两组手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目前保守治疗、克氏针内固定及微型钢板内固定为掌骨骨折治疗的常用方法,其中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固定手部,并发症多且治疗效果不确切,极易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临床应用局限性较大[9]。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施行,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同时二次取针费用较低,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经临床实践发现,克氏针内固定的固定稳定性较差且并发症多,极易出现克氏针脱落或移位现象,导致骨折畸形愈合,降低骨折愈合效果[10-11]。近年来,微型钢板内固定已被用于微小骨折的治疗中,微型钢板具有软组织相容性好、不易被腐蚀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依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类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针对掌骨基底部、头部骨折者可选取T、L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而针对掌骨骨干横行、短斜行骨折则采用直型钢板内固定治疗[12-13]。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由此可见,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微型钢板置入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利于加快骨折愈合,提升手功能恢复质量。周小祥等[14]研究证实,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提升内固定的稳定性,用于掌骨骨折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快关节功能恢复,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分析原因可能为微型钢板内固定具有抗压、抗旋转及抗弯曲等优点,且可于直视下完成,应用范围广泛,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其操作精准度更高,对关节内、远近端掌骨骨折发挥更为理想的固定效果。同时微型钢板可塑性良好,可依据患者骨折情况对钢板塑形,利于紧贴骨折端,达到良好的加压固定支撑作用[15]。同时微型钢板厚度较小(1 mm),固定后对肌肉、肌腱活动影响较小,且通过实施有限切开,利于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进而促进术后骨折端愈合[16]。

猜你喜欢
掌骨克氏手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单纯第4掌骨短小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