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士伟
语文教学中的“贴”就是靠近学生、把握他们的生命与情感脉搏,诱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激发起对生活和生命的激情。没有“贴”,语文教学就如同那个提着头发想把自己拉离地面的巨人一样,因为失去着力点而被一点点削弱教育效果,无法形成对学生文化道德的熏染,更无从谈起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生命教育。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因其枯燥单调的模式深受诟病,学生厌学语文、教师怕教语文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学会“贴”这个秘诀,应该可以改变语文教学的“万马齐喑”局面,有望实现课堂的“百花齐放”。
一、“贴”着学生去备课
语文教师的备课需要研究三方面,一是编者和作者的意图,二是教师本身的素养,三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一直以来教师大多重视前两方面,而对最后一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其结果往往就是教师满堂灌,或不顾学生实情的高谈阔论,下面的学生则时而哈欠连连,时而带着猎奇的心态听得如痴如醉,不知所往。教学效果不佳,自在情理之中。只有研究学生,契合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才能真正使语文课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并向心灵“最深处漫溯”,渐渐优化他们的心灵之源。
研究学生就是研究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特定时空中可能出现的心理波动,比如有一次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窗外忽然雷声大作,狂风刮起来,雨跟着呼啸而来,这时同学们听课的心理有所波动。我就索性不讲课,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风雨来临前的“风”“雨”“树”“鸟”等景物的变化和形状,再展示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描写暴雨片段,让他们仿写一段风雨来临的情景,效果就极其良好。再比如教学《小圣施威降大圣》一课时,我紧扣七年级孩子顽皮好动、喜欢玩闹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结合小说的语言,说说小圣和大圣谁更厉害。学生抓住课文语言的特点,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出现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可喜场面。
二、“贴”着生活找情感文章
文章不是无情物,春风化雨更怡人。教师要巧引生活之“水”,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努力使语文课堂上出现暗情汹涌之局面。这种生活可以是学生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生活积淀,或是教师复原作者写作的真实场景……正是生活使语文和学生的生命情感搭起线来,使他们在一次次感动中被感染融化。
袁卫星老师在《一碗阳春面》的教学中,最后设计了“请大家揣摩文中哪些语句最感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的教学环节,很多学生谈到了自己的生活,一位学生说:“我要把这篇文章读给爸爸听,因为他下岗了。我感到爸爸眼里充满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子的精神会崩溃。我要告诉他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我和妈妈总在他身边,他一定能够找到新工作”,这时全场寂静,有的同学在哽咽,有的老师在流泪……这次课堂教学正因为走到了学生心灵深处,才会带来一种情感冲击的愉悦之美。还有些老师上课中尽量还原出课文的生活语言状态,在读《最后的一次演讲》时情绪激动,声震屋瓦;课堂上范读《秋日的怀念》,读得泪流满面……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学生与作者心灵相通,真正做到“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样的课堂自会深深烙印于学生心灵深处,滋润他们的一生。
三、“贴”着生活去审美
美是一种感觉,如果用抽象的理论阐释出来,用精确严密的推理得出结论就脱离了感觉范畴,而体会不到美了。多少年来教师带领学生赏析文中的美句,总是走入抽象推理的逻辑范畴,如该句运用拟人修辞方法增加了文章的情趣,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试问这种方式赏析后的美还是美吗?缪斯走下神坛,已属可悲,又走入了这一个个修辞的圈套,更让人悲愤。美的本质是什么?在读者想象的过程中,在想象中体会,在想象中言说,在想象中进入意境,这才能渐渐走进美的王国。
陶渊明《饮酒》中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品味时,不应紧紧抓住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论来讲,对“悠然”进行学理性审视,而应该让学生想一想:陶渊明采菊为何?泡药酒、喝酒后的陶渊明是怎样的醉态和心态,采菊时他所想的已经是饮酒醉酒的画面了,这也是以《饮酒》为题目的深意。此时所见的南山其实就是饮酒甚至醉酒之人眼中的南山。酒醉之人,他的心思是恍惚的,这时见到山也许就像见到了一起饮酒的老友一般亲切,这样带领学生层层想象下来,方可悟得出作者的那颗与自然亲近与人情疏远的心。想起一次公开课听一位教师教学《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开始紧扣诗的意象意境含义辨析了半节课,再让学生找出本诗的意象有何特点。文理不可谓不深,奈何缺少想象之牵引,文本之美又何以实现,由此出现学生厌烦,教师愤怒的局面。我想教学此文可以从《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歌曲学唱开始,让学生描绘喜欢的歌词中的场景,再结合初生婴孩的哭、笑、说、走等细节,想象林徽因每句诗所蕴含的内容,这样以想象为抓手组织起来的教学,课堂上也许会热闹欢乐些,多些会意的笑声和美的丝丝涟漪吧。
四、“贴”着阶段去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但语文学科又具有其特殊性,即训练的语言材料都是鲜活、生动的,而不是僵死和陈旧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一定要“贴”着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进行训练,不可随便自行超越,更不能违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语言训练。
比如,我在教学《散步》一课后,在梳理基本情节之后让学生再读“我”在抉择时的两难心理第6段后,学生站在作者的视角上,以第一人称描述这种矛盾纠缠的心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适当进行虚构。虽然有了再读重要段落的铺垫,却因为缺少对矛盾心理技巧的指导和作文中虚构想象的价值分析,除了几个程度较好的学生能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讲出来之外,多数同学都不知如何说起,学生没有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训练行为归于失败。后来我看到程翔老师在教授本课时设計环节: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谁,他们的性格是什么。学生讲得都很有劲,课堂气氛活跃。我突然明白自己的设计已经超出刚升上初中的孩子的能力发展,犯了“拔苗助长”的错误。
再如,清华大学附中王君老师教学《敬业与乐业》时,在共鸣与争鸣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找一段进行演讲,在程度较好的学生代表演讲完毕后,让每一个同学自己演讲给自己听。这个活动针对抽象思维已经获得一定发展的九年级学生,加上平时此类训练打下的基础,又有同学的示范引导,每位同学的演讲训练都能做到流畅自如,态度自信就更不足为奇了。
“贴”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维实际,“贴”就是教师要蹲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灵感受,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或激发、或悦情、或引导、或教育,此时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本与教师引导中的美的魅力,教师也才能把住学生的心灵之脉,“贴”着他们的脉搏,一起哭笑、品味人生。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八中学(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