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没有思想的人生,就像没有舵的船。简言之,没有思想,不知来处,不思去向,人会迷失。而保有思想的习惯,于做人处事大有裨益。在文章中,点燃思想的烟火,会绚烂文字的天空,引人注目。
每个人的文章,都是思想的结晶。但文章又有高下之别,盖因为思想的深浅不一。
深度思想,另辟蹊径,文章的格调会不同。崔梦缘同学,正是深度思考的践行者,或者说是深度思想的拥有者。“文人的精神世界”“湘巷”,崔梦缘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循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思想路径,循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发掘、展现着人物思想、世态转折。
有思想之人,方可做“大”文章。试问:有多少人敢写、能写“文人的精神世界”?更何况,还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情。
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崔梦缘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打过的“怪兽”……相信她会继续在写作之路上行走,走得更远、更久。
(肖 尧)
崔梦缘,女,2002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现就读于江苏省淮北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淮北中学雨凝文学社社员,江苏省淮北中学报专栏作者。文章多次发表于报刊。性格沉稳之余不乏热情活泼。爱好阅读、文学创作和传统文化,喜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人、事、物,对生活及人生抱着阳光心态。
读书心得:
如实说,我读过的书并不多。但对于所阅读的每一本书,我都倾注了很多的情感,耗费了许多的心力,希冀着能与其成为知音。我总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带入到书的情境之中,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我经常阅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林清玄散文精选》汇编了林清玄先生众多风格简朴清新,内容灵动且真切自然的美文。即便是其中所包含的日常记事,也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中人事最恳切的关怀。
至于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读书是增大阅读量,增长见识的最有效途径。且这一过程能够不断深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产生同感,萌发写作思绪。平日里读的书会形成一种精神情趣和格调,写作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这种意趣,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应当注重体会,抓住读书时的随想与联想,为自己的写作增添灵感。对一些具有文脉的书,反复阅读有助于把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刺激写作欲望。另一方面,通过读好书可以对自己的人格进行有意识的塑造,提升个人审美水平与道德修养。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便会油然而生“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感。要懂得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我时常在阅读之后向自己发问:我是否通过读书将自己浮躁的心归于平静?能否给自己一个定位并有所追求?我一直认为,读书最大的益处在于对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我想,这一点对写作来说,应当会是一个整体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