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秘妙 训练能力

2020-04-01 07:22陈德兵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监生老汉党员

小说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大人喜欢,孩子们也喜欢。受篇幅限制,小学语文教材里编入的多为短篇小说、微型小说、长篇小说节选,多安排在中、高年段。大家公认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但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仅仅关注这三要素是不够的。比如,小说的主题、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表现手法,我们也不能完全不管。即使是拿“三要素”来说,在教学中,也不能满足于“是什么”“知其然”,我们还需要带领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所以然”。而且,小说所有要素之间是彼此关联,融为一体的。情节也好、环境也罢,还是语言、技法,都是为表现人物和主题服务的。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抓住小说的相关因素,揭示小说的表达秘妙,让学生感受到小说的独特魅力,同时渗透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一、认识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没有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是“立”不起来的。一篇或者一部小说读完,最后留在读者心田的,一定是某个或者几个特点鲜明的人物。比如:《儒林外史》中吝啬鬼的代表严监生、《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红楼梦》中八面玲珑的王熙凤、《刷子李》中那个手艺高超的粉刷匠……

认识人物形象一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人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要盲目追求高效,要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一步步去感知人物、了解人物、认识人物。认识人物,还需要提炼。比如,统编本六上《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形象,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呢?学生初读就会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沉着冷静、大公无私、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老支书。读到这个层面,就可以了吗?我觉得还不够。因为这些词语就像一张张标签,贴在了人物身上,没有一点感染力。我们不妨再来读读文章——

谁最有资格第一个过桥?当然是老汉!但是他为什么不过桥?因为他是党支部书记,他意识到现在的情况有多严重,他要指挥大家安全撤离!这叫什么?这叫有担当!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如此严峻的形势,老汉怎么指挥?“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仅仅15个字就力挽狂澜,让大家有秩序地撤离!“桥窄”,告诉大家面临

的情况;“排成一队,不要挤”,告诉大家怎么做,要注意什么;“党员排在后边”,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多说一个字、浪费一秒钟!这叫什么?这叫有智慧!

个别党员在关键时刻信念动摇了,高喊“党员也是人”。言下之意,凭什么要党员排在后边!面对这样的说辞,假如不理睬,队伍势必重回混乱,全村人性命堪忧!理睬,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思想工作?老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他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一句话,就镇住了“歪风邪气”!这叫什么?这叫有魄力!

可是,自己的儿子插队了?怎么办?这可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啊!怎么办?老汉“冲上前”,“揪出”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因为,既然是党员,就得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谁,这时候都必须让老百姓先过去!即便你是我的儿子也不行!这叫什么?这叫有原则!

最后,只剩下他和儿子的时候,他把儿子“推”上木桥,他希望儿子能尽快过桥!他把生的希望尽量留给儿子,因为他是父亲!这叫什么?这叫有柔情!谁说共产党员就六亲不认了?!

原来,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担当、有智慧、有魄力、有原则、有柔情的党支部书记形象!经过这样的提炼,人物形象不是更饱满、更鲜明了吗?

二、梳理情节

小说的情节,往往需要曲折。许荣哲在《小说课》一书中指出,小说是折磨读者的艺术。好的小说,往往会将读者深深带入进去,让读者的心情随着小说情节起起伏伏、不断变化。这个过程,就是对读者的“折磨”。著名小说家马尔克也说:“每篇好小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谜。”既然是谜,那就不能轻而易举地把谜底揭示出来,得让读者使劲去猜,直到读者怎么也猜不出来的时候,再揭示谜底,读者才会获得最大的阅读审美享受。

拿统编本五下《两茎灯草》来说,作者就为我们设了一个“谜”:严监生那伸出来的两根手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了让情节曲折起来,为了更好地“折磨”读者,作者安排了不同的人去“猜”:大侄子猜是两位亲人不曾见面,不对;二侄子猜是两笔银子不曾交代清楚,也不对;奶妈猜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还是不对!大家的猜,都是按照人之常情去猜——人在临终前,最惦记的当然是最重要的人和事!最后,直到赵氏猜出真正原因,严监生才顿时断气。原来,严监生担心的是油灯里的两茎灯草费了油!这样的结局果真叫人大跌眼镜!如此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严监生“不合常理”的小气吝啬。这样的情节设置,杨修宝老师借用相声里的术语“三番四抖”来解释,可谓妙绝。“三番”就是反复强调三遍(不限定为三遍),然后进行“四抖”,就是第四遍时来个巧妙的突变,揭露出矛盾和事物的真相。我们假设一下,小说这样写: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赵氏立即“心有灵犀”,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顿时断气。还有课文那样的表达效果吗?

同样,《桥》这篇小说,如果写老汉一喊话,全村人就顺利过了桥,小说还有吸引力、感染力吗?显然没了。所以,为了让情节变得曲折起伏,作者设置了个别信念动摇的党员抗议、小伙子插队、小伙子和老汉互相推让等情节,极大地丰富了小说内容,让故事更加吸引人,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小说,尤其是微型小说的情节设置,还非常讲究“意外”。就是指小说的结局或者高潮往往让人意想不到,但是仔细回味,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欧·亨利式”结尾。比如《桥》,原来那个小伙子竟然是老汉的儿子;《刷子李》,那个白点原来是黑衣被烟火烧了一个洞,白衬裤透了出来。

三、感受环境

一般而言,小说里的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的环境里(后现代小说不在此列)。环境往往影响着人的性格、品质、行为方式。环境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阅读小说必须进入当时人物所处的环境,否则,我们无法体会人物的某些行为。这是泛泛而言,具体到每一篇小说,环境还有特别的讲究,我们在教学中不应忽视,甚至需要做足文章。

《两茎灯草》发生在什么环境里?大家可曾注意?这个故事需要成立,必须发生在晚上。因为,必须点灯啊!没有灯,哪里会有严监生伸出两根手指头的细节?没有伸出的两根手指头,哪里有众人的猜测?没有众人的猜测,哪里有和赵氏的对比?没有赵氏的一语中的,哪里有那叫人哑然失笑的效果?所以,这个故事必须发生在晚上,这可是作者精心的安排。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布局,塑造了一个经典人物形象!

《桥》的环境描写就更绝妙。一切都是为了把老汉“逼”上绝境!那么凶猛的洪水,瞬息万变;那么脆弱的木桥,摇摇欲坠;那么慌乱的人群,六神无主;那么激烈的矛盾,唯一的逃生之路和危在旦夕的一百多乡亲……你老汉怎么办?为了将这种矛盾激化到顶点,作者把时间安排在黎明。这可是本文的神来之笔。因为,黎明不仅是最黑暗的时候,也是人睡得最熟的时候,而且即便醒来也是最神志不清的时候。如果时间安排在白天,故事还成立吗?根本不可能了。因为大家都清楚应该往哪里逃,不会如此惊慌失措。所有的环境描写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对老汉的极大挑战。这才是作者如此描写环境目的之所在。所有环境描写,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没有这样的“绝境”挑战,就没法突出老汉的担当、智慧、魄力、原则和柔情。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深圳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专栏作者:陈德兵

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岭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华吟诵学会理事,广东省小语会青研中心委员,《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签约作者,深圳小学语文教师,曾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多次被评为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发表文章160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多次获全国、省、市级一、二等奖,参与编写各种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设计等30多册,主持、参与省、市级研究课題近10项。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思维含量,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课、讲座100多场,深受学生和同行欢迎。指导的多名青年教师在参加优质课、素养比赛中获市、省、全国一等奖或特等奖。

猜你喜欢
监生老汉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刘老汉的烦恼-收蜂(连载二)
老汉粘蝉
刘老汉的烦恼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党员标准是什么?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