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写作,常常有三种状态兼在:一是在任务中,习作是一次目标清晰的学习任务,必须攻克它,完成它;二是在训练中,这样的习作任务已经不止一次遭遇过,只不过任务情境不同,侧重点不同;三是在角色中,每次习作是为了实现一个具体角色担当,为了演绎这个新角色,需要责任和智慧,更充满着趣味和挑战。前两种状态,是身体之外的教学附加,常常让学生叫苦不迭,而第三种状态则是内心的渴望,饱含游戏色彩,则让学生欲罢不能。统编本小学习作教材编排,巧妙地借助“语境”系统,将习作的“任务”和“训练”面孔隐藏起来,借助“角色”身份和作为,以此柔软地实现习作教学的“任务”和“训练”,这也是习作教材编写的一次创新。
一、“角色”意味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先生说过,情境教育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角色的转换,使学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由此可见,“角色”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与学习真正融为一体。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写作和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中担当起鲜明的“角色”,在“角色”的推动下,获得具体针对的习作知识,充分感受到习作的情趣,并且始终保持着对下一次习作的期待。
在“交际语境写作”的基础理论中,“作者”是其中的要素之一,即习作由“谁”来写,习作者以怎样的“角色”存在于习作中。“角色”不同,所采用的语气、话语的分寸感、话语的内容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走向交往的习作教学,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在明确的“角色”引领下走向习作,以“角色”的身份活跃于语言文字的世界里,以“角色”的行动推动着故事发展,以“角色”的担当发挥出言语的交往与传播的功能。
二、“角色”类型
在李吉林先生的情境教育理论中,学生担任的角色有三种:一是担当向往的角色,二是扮演童话角色,三是扮演现实中的角色。在统编本习作教材中,让学生走进习作的“角色”主要有五大类:
一是“儿童”角色。统编本习作教材编排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那就是把学生当成“儿童”。一次习作希望书写的是一个儿童的经历,一个儿童的体验,一个儿童的感受。所以“儿童”的角色在教材中成为主旋律。以五年级上册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为例,教材提供的语境充满着“儿童”的情趣:“是你最爱的玩具小熊,还是你亲手制作的陶罐?是你养了三年的绿毛龟,还是你在海滩上拾到的贝壳?是爸爸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冬夜为你赶织的围巾?是好朋友转学时送你的风铃,还是舅舅在你生日时送的瓷虎。”作为心爱之物的“小熊”(玩偶)、“陶罐”(做手工)、“绿毛龟”(饲养)、“贝壳”(收集)、“旱冰鞋”(娱乐)、“围巾”“风铃”“瓷虎”(礼物)……这些物象几乎都是儿童的所爱,几乎囊括了一个儿童所能接触到的生活世界,充满着浓厚的儿童情趣。也正是这些事物,能够唤醒每个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心爱之物”。一件心爱之物,对于儿童而言,就是一片美丽风景(样子),就是一段曲折故事(由来),就是一种心灵寄托(情感)。还原学生的儿童“角色”,成为统编本习作教材的主色调。
二是“画家”角色。习作教学离不开描摹刻画训练,这是学生习作的基本功。统编本习作教材在高年段强化了描摹训练。以五年级上册习作2《“漫画”老师》最为典型:“你喜欢看漫画吗?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漫画”手法迁移到习作中,将“漫画”与写作彼此打通,让学生在习作中不断提醒自己:我是在用文字“绘画”,我的文字要让读者看得见“画面”,听得见“声音”。
三是“朋友”角色。在统编本习作教材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习作者与写作对象之间的“亲密”关系,如三年级下册习作1《我的植物朋友》,四年级下册习作4《我的动物朋友》,一个“朋友”瞬间拉近了习作者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距离,以“朋友”身份走近“植物”和“动物”,角色的推动力不言而喻。当然,“朋友”的身份还不囿于植物和动物,五年级上册习作6《我想对您说》中,“朋友”的角色就很鲜明:“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并不多。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把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出来,与他们真心‘交谈。”所有的交流对象,只有放在自己“朋友”的位置上,才能实现“真心交谈”的目标。
四是“演员”角色。在习作活动中,学生除了是“儿童”,还得扮演多种角色,需要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自如切换,在六年级上册习作7《我的拿手好戏》中,可以紧紧扣住一个“戏”字,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演戏”,因为当“演员”,因为有“观众”, “角色感”一步步推动着言语细节化。当然,在统编本习作教材中,学生要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此,还有导游、图书销售员、美食家等等,不同的角色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习作教学的活动设计因此而丰富多彩,习作教学的课堂呈现因此而情趣盎然。
五是“超人”角色。在统编本习作教材中,有些训练,就是鼓励学生“放大”自己,走出常人的角色,成为“超人”,从而引发习作话题,催生出奇思妙想的动人文字。以四年级上册习作4《我和 过一天》为例:“我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有的本领高强、爱憎分明……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让学生与“神人”发生故事,让学生自由“操纵”故事情节,这是每个身在童年的学生梦寐以求的。
三、“角色”效应
基于“语境”的统编本习作教材赋予学生“角色感”,使得传统的习作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为“角色”的存在,学生对习作好感度会倍增,习作教学与儿童天性更加贴合。
效应一,让教学过程浑然一体
角色基于语境而存在,离开了语境,角色会成为形单影只的“噱头”,不能一以贯之。以六年级上册习作2《多彩的活动》为例,这篇习作重在指导学生描写场面。在本次习作训练中,笔者赋予儿童的角色是记者。教学主要分四步:第一步,当当小记者——先是呈现活动的整体照片,将图片转化成文字报道;第二步,学当小记者——学习当记者的本领:场面上人比较多,应该选择谁来写?场面上的人都处于活动状态,应该如何捕捉?第三步,现场写报道——运用场面描写的策略,选择一个场面来写;第四步,记者、读者面对面——针对场面描写的知识点,引导“记者”与“读者”面对面,以文字报道展开讨论,评价得失,进行吸纳和修改。“记者”的角色贯串全课,支撑起这堂习作课的整体框架,使得“活动写作”(习作内容)与“写作活动”(教学行为)同构共生。
效应二,让习作训练自然熨帖
习作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习作训练,怎样让学生于无声处浸入训练状态,使得枯燥焦灼的习作训练变得有滋有味,欲罢不能?
“角色”的作用举足轻重。“角色”的存在价值就是“担当”,在习作教学中的“担当”就是用习作方式来“做事”,或者来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或者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六年级上册习作7《我的拿手好戏》,学生担当的角色是“演员”,要履行的职责就是用文字向观众(读者)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文字之“戏”表演得越精彩,围观的观众(读者)就会越多,就会看得越发过瘾。鲜明的角色驱动,让被动的习作训练变成积极主动的文字“展示”和“竞技”,让每个习作者在履行“角色”职责的过程中收获写作的成就感和荣耀感。
效应三,让习作活动情趣盎然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需要扎根于儿童文化之中,用儿童认知方式教习作。在习作中切换“角色”,就是基于儿童文化的教学方式选择,让学生从现实的角色游走到虚拟的角色中,这本身对他们就有足够的吸引力。新的“角色”给认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创造了新的展示空间和时机,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到习作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和享受一个新鲜“角色”所带来的好奇和冲动,因此学生在习作活动中心情是愉悦的,姿态是张扬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郝 帅
专栏作者:吴勇
“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外聘教授,获评“有重要影响的全国小学写作教学名师”,现任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编委。主持的“童化作文”研究课题获江苏省首届教育科学“精品课题奖”。近年来,先后出版《吴勇教故事——小学故事性写作教学探索》《吴勇讲语用——小学功能性写作教学探索》《吴勇话知识——小学精准性写作探索》《吴勇用教材——小学教材类写作教学探索》《吴勇在训练——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训练学》等九部专著,“童化作文实践研究”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