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
小学语文课堂浸润汉字文化,绝不是让教师照搬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基于汉字本体文化的特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多样的形式,营造汉字文化浸润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初步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
一、境中引趣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借助形象性较强的古文字,或充分利用汉字的特征提出有趣的问题,创设富有汉字文化意味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如,有位教师执教系统识字
课《走近象形字》,他是这样导入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好玩的地方——“象形部落”。(出示:)能看出这是什么字吗?
(生看不出,师旋转古文字成为“”。)
生:大象的“象”。
师: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它有长长的鼻子和宽厚的身躯。
(师引导学生指出象鼻、象腿,然后演示“象”字的演变过程,教学“象”字。)
师:在“象形”这个词里,“象”的意思不是它的本义“大象”,而是“模拟”。我们在“象形国”还
能认识很多这样的新朋友。出发
吧……
古文字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的观察与发现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教师创设的“象形部落”的情境中,并由此了解到汉字的演变,直观地感知了象形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特点。
笔者的创意习作课《剪之趣》则充分利用汉字一词多义、字形同而词性不同的特点,用“剪刀剪纸剪不破”这一歧义句设置悬念,层层设疑:“剪刀剪纸剪不破,到底是不是真的?”吊足学生的“胃口”,将学生带入心理体验之境。两次课堂练笔,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心理活动,关注同学的反应,留意教师的语言、神态的变化。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情动于中,自然落笔有神,课堂精彩迭出。课的最后,揭示谜底:“剪”字既可以是名词“剪刀”,也可以是动词“剪”的意思,因而一句话就有两种理解:“用剪刀剪纸张,纸张剪不破”以及“剪刀剪纸张,剪刀不会破”。这个富有趣味的歧义句构成了本课的趣味点。
二、境中识记
教学中,借助图画(图片、古文字等)、故事、动作演示等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理解和识记,促进学生形象
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不仅能减少书写错误,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汉字特有的灵性与
价值。
譬如,两人并肩站立,便是
“比”字;手放在眼上方,遮挡阳光向远望之形,不就是“看”字?
——简单直观的动作演示,契合学生的思维,学生轻松把握汉字特点。板画小篆“”,引导学生比照楷体“鼠”字:上部“臼”像老鼠露出的牙齿,下部竖提是老鼠竖起的前爪,斜钩酷似鼠尾。形象逼真的古文字形仿佛“活”起来了,学生在惊叹之余也建立起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印象深刻,避免写错。
教学中,联系鲜活的生活实
际,巧妙地营造富有童趣且契合
汉字学习内容的情境,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悄然接受汉字文化。如,以《动物王国里的汉字奥秘》为题,将“鼠”“牛”“羊”等关于动物的汉字进行重整,以认识十二生肖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有趣的“动物王国”里识记与动物相关的字。以《生活在汉字里的“人”》为题,则可将“子、身、幼、儿、男、女、老、孝”等看似关联不大的汉字串联起来,让学生仿佛“经历人生”,更在情境中掌握汉字的形音义,浸润于汉字文化的魅力之中。
三、境中得法
系统化是汉字的一个主要特点。根据汉字的组合规律,借助汉字的部首系统、意符系统、记号系统、同源系统等,可将纷繁复杂的汉字进行意义化重整,建立起汉字间的知识关联。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系统学习汉字,“学一个带一串”,让学生不仅学习汉字,更了解汉字构形系统,培养自能科学分析汉字的能力。
譬如,利用水滴由小到大逐
渐汇聚成海这一自然现象,教师可以创设《“水”的旅行》情境课,将“泉、溪、江、河、海、洋、泰、冰”等汉字组成系统,并一一解析,让学生仿佛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水”系统的字。同样,也可以设计课《奇妙的“木”》,使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进入“木”的构字系统,轻松学习“木、片、果、本、末、休、林、森”等汉字,了解汉字的本义、引申义。
为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层次组合的构字规律,可以整合设计识字课。教师不用生硬地灌输“汉字的层次结构”这一概念,而是设计课《爱“叠罗汉”的字》,以“叠罗汉”为情境,引导学生动脑摆一摆——“刀、口”组成“召”字,加“日”组成“昭”字,再加“火”组成“照”字;“十、口”组合成“古”字,加“月”组成“胡”字……学生从汉字的层次中惊喜地发现“汉字也会‘叠罗汉”,太神奇了!由此理解了汉字构形的一个规律——层次组合。
四、境中悟情
情境创设追求的不是情境的趣味化、生活化,而是更高的“情”。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后记住的只是文字符号,却不知其文化,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创设情境需要教师的感情投入,以“境”激“情”,以“情”导“情”,使学生从中悟得丰富情感,获得美好体验。下面以两首古诗中“见”字的教学为例。
张籍诗《秋思》中关于“洛阳城里见秋风”句,有老师这样设计:
师: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思
乡情?
生:洛阳城里的秋风。
师:同学们,这个“见”字,我们非常熟悉。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板画)“”上部是“目”,下部是“人”。在人的头上画大大的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那么,诗人看得见洛阳城里的秋风吗?
生:看不见。
师: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了什么?
生:叶子飘落、小草枯黄、百花凋零、大雁南飞……
师:凄凉的秋风拂过,落叶要归根、大雁要南飞,张籍想家了。然而此时此刻,他却看不见什么?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师:在这洛阳城里,诗人只能看见——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他见不到欢声笑语的亲朋,见不到举案齐眉的妻子,见不到追逐嬉笑的孩子,他只能——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出示地图,补充资料)张籍的老家是吳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他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如果你就是诗人,心情如何?这是怎样的一种“见”?
生:孤单、悲凉、寂寞……
生:这是一种悲伤的“见”,愁苦的“见”,凄凉的“见”……
教师由“见”切入,引导学生溯源理解“见”的意思。夸张而形象的甲骨文字形抓住了学生的目光,更加深了印象,“能见”与“不能见”的追问进一步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联想,激发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受诗人当时孤孑一人的凄凉。
同样一个“见”字,在《敕勒歌》中,则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朴素大美。笔者教学《敕勒歌》时,板画展示“见”的甲骨文,并引导学生知道:由于牧草丰茂,牛羊都隐没在绿色的海洋中。只有轻风吹过,牧草低伏时才有牛羊显现。表示“被看见、显露出来”时,“见”应读xiàn。这番基于字义的分析与描述,不仅帮助学生明确“见”的读音,更在学生脑海中具化成迷人的意境——草丰水美,牛羊成群,风吹嫩草,牛羊渐次闪现。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生活在这样的草原上,面对如此的画面,敕勒人会有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然体会到并读出“自豪与热爱”之情。一个“见”字,让字中有画、画中传情,情味与画面交融,意境全出。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前
埔北区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