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攻防意识的小学武术套路教学

2020-04-01 15:18刘培龙沈菁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弓步技击学练

刘培龙 沈菁

武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一项强身健体又训练意志的体育项目。习练武术,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强健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精、气、神,增强意志力、自信心和独立性。然而,武术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并不乐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练兴趣不高,课外参与更是人数寥寥无几。究其缘由,武术等同于套路演练的粗浅认识,以及固化的教与学方法是主要原因。武术不是花拳绣腿的模仿,不是一味的动作规格和套路演练,更重要的是攻防。基于此,在江苏省小学武术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中,水平三(五年级)武术《少年拳》一课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借助长度为0.5m的海绵棒模拟实战,尝试使学生在攻防实战中,在知晓动作攻防含义及方法技巧的前提下学练武术,提升教学效果。

一、基于攻防意识的小学武术套路教学案例设计

《少年拳》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三《体育与健康》教材。其是由震脚架打、蹬踢架打等8个动作,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套路动作。旨在水平二武术基本功和简单组合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连续动作和功防技击、顺达用力的方法,以此体验和表现武术精气神的运动风格。

案例片段1:“弓步架打”的攻防学练

描述:在“弓步架打”的攻防学练中,教师手持海绵棒突然由上而下攻击学生头部,学生本能挥手臂保护头部,这就形成了简单的实战攻防体验。学生多次“实战”后,教师引导从不同方向进行攻击,学生做出相应的防守。了解学生完成快速反应的防守与进攻后,改变攻击力量逼迫学生对应形成有效的防守。届时教师利用身体的感知和攻防有效性体验总结出进攻的突然性和防守的时机、位置和角度,探究适合自身的单个武术攻防动作。

意图:本片段教学着重解决带着“假想敌”进行套路演练。要求学生带着“假想敌”,在攻防情境中进行套路演练,提升演练水平。

案例片段2:“垫步弹踢”的攻防学练

描述:学生熟练掌握单个攻防动作后,为形成有效进攻,进行弹踢腿攻击实战,防守人会本能反应快速撤步后退防守,为达到击中的目的,右脚落地垫步继续弹踢。总结讲解垫步是为了缩小攻击距离,衔接攻击动作,其距离和时机是根据实战情况而定的。个别学生生成连续交叉垫步的方法,尝试各种连续进攻的动作,基于攻防理解武术动作的技击性特点,以及套路的来源。

意图:本片段教学着重解决“架拳”问题和“垫步”问题。主要借助海绵棒的“进攻”,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架在什么位置是合理的“防守”动作,让学生不自觉地就做出了垫步弹踢动作。通过“实战进攻”的演练去理解“架拳”和“垫步”的意义,进而形成“架拳”的动作规范和垫步距离大小调整的方法。

案例片段3:“震脚架打”的攻防教学

描述:教师实战演练,突然震脚发声“哈”,完成弓步架冲拳(海绵棒)的防守攻击,学生反应顿挫,被进攻击中……让学生多次尝试同样进攻,不断加大力度。教师讲解武术震脚作用:声助拳威,强化力量的心理活动变化,还有武术的健身功能,震脚也是无器械训练方式之一,目的是增强腿部爆发力、强度和攻击力。

意圖:本片段教学着重解决“震脚”问题。实战演练中的“声助拳威”,帮助学生明确“震脚”的含义。

案例片段4:少年拳1~4套路完整练习

描述:基于攻防实战的体验,设置假想敌,将单个动作进行有效的衔接,演示少年拳套路攻防含义套路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演示,理解连续攻防形成套路的过程,进入情境后组织学生少年拳1~4套路完整练习,明确动作合理的连接和节奏、理解动作蕴含攻防意义。

意图:本片段教学着重解决带着“假想敌”进行套路演练。要求学生带着“假想敌”,在攻防情境中进行套路演练,提升演练水平。

二、基于攻防意识的小学武术套路教学案例分析

1.基于攻防,领悟武术真谛。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之所以是武术,而不是“舞术”,最本质的原因还在于武术的技击性。撇开技击性来谈武术的美、套路演练等都是舍本求末的表现。本课教学中,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设置“海绵棒”进行安全的攻防对抗,让学生释放天性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实战中武术套路的紧张,在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体验进攻和防守的实战情境,用对抗和“假想敌”的方法探究动作本身的内涵和攻防的技巧,引导学生追本溯源,领悟武术真谛。

2.基于攻防,激发学练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武术教学中的模仿学练,直接影响学生习练兴趣的持久。尤其表现为武术教学中“教师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学生单个模仿学练—套路反复演练”的固化的教与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本课教学中,一改以往的教与学方法,创设攻防情境,角色扮演,模拟实战,使上课氛围既宽松又紧张。打打闹闹是水平三五年级孩子的天性,孩子们拿到“海绵棒”,本能的反应就是击打同伴,而同伴下意识地自我保护就是用手臂来架挡,继而进行反击。你来我往之间,就是攻与防的不断转换。本课教学,正是抓住了学生的特性,激发学练兴趣,服务于课堂教学。无论是“弓步架打”还是“垫步弹踢”的教学,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攻与防中明确动作要求,掌握动作。

3.基于攻防,提升动作规格。武术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按起势、发展、收势编排成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攻防组合动作。武术套路是由许多单个动作组成的,因此,武术套路教学中,单个动作的反复学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武术套路教学不是为了学习套路而强化模仿练习套路中的单个动作,而应遵循单个动作的攻防到组合动作的攻防再到连续进攻和防守的动作组合这一形成过程,是“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气力功”的完整和统一,更是攻防意识的最好体现。

更重要的是,针对小学生,有些动作规格很难讲清楚。在片段一“弓步架打”环节中,针对架拳,架在什么位置是合理的“防守”动作,很难讲清楚。本课教学中,借助海绵棒的“进攻”,通过“实战进攻”的演练过程去理解“架拳”的含义,在一攻一防中掌握“架拳”的合理位置,形成动作规格。在片段二“垫步弹踢”环节中,一般是教师完整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教师会强调弹踢腿的脚面要绷直,很容易忽视垫步的重要性。本课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借助海绵棒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战,为了有效连续进攻,学生不光明白了垫步的作用和含义,也掌握了对抗中的安全距离。同样的情况,在片段三“震脚架打”环节中同样存在。为什么要震脚,还要配合发声,学生不能理解。通过攻防的体验,学生明白了用脚大力跺地面,根本没有攻防技击性蕴含在其中,而是为了“声助拳威”,从心理上给对手震撼。课堂中,震脚也就越来越大力,发声也越来越响亮。

另外,武术学练中,弓步、马步等下盘动作往往是学生不喜欢练,又做不到位的。学生通过攻防实战,会自然理解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懂得了下盘稳固, 脚下有根的重要性。为了连续进攻,学生会自觉地将下盘动作做得扎实、稳固。

4.基于攻防,“超越”套路。武术运动在小学的开展,大多以套路的形式存在,但套路不是武术的全部,将学生限定在规定套路的反复学练上,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能动性,也不利于武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武术套路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定动作,而是模仿实战中的有效进攻和防守,围绕“进攻与防守”的位置与时机、攻防关系的变化与互换,学生将“思”与“练”有效结合,通过“思”来揣摩动作的精妙之处,形成武术套路的理解,悟出攻防技法的诀窍。此时,学生将能够“超越”套路,创编属于自己的套路。而此时的武术,套路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攻防、技击才是核心。此时的武术教学,才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此时的武术课堂,才有生命 力。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攻防意识的引入,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必不可少,教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习武观,极力避免人为的伤害事故。

参考文献:

[1]黎晗.武术运动美的本质[J].体育博览,2011(7);216.

[2]李远华.论练习武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62-63.

猜你喜欢
弓步技击学练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强迫症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金刚霸王肘
古传潭腿(上)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