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光
在北京人的记忆中,曾有一所育英学校,就是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首创的育英学堂,后改名“育英学校”。那是北京第一所教会学校,校址在东城区灯市口路北。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北平和平解放档案中,对这所育英学校的情况有详细记载。“育英”的校名,取自《孟子·尽心章》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传道、育人所获得的快乐,即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这所老育英学校,跨越三个世纪,从办学初衷、育人理念、育人环境都折射出中国教育的新旧对照,也昭示着中华文化的浴火重生。
“美国基督教会公理会于1864年同时创建了育英学堂和贝满女塾,后来改名育英男中和贝满女中,是在北京较早引入渗透的西方教育学校,是美国教育侵略我国的一个毛细血管,也是基督教麻痹青年的武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学校的实际管理者是美国人邵作德(副校长),校内设有查经班和静室(念经祈祷的屋子),学校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学费礼,招收的学生大多是纨绔子弟,是个十足的买办学校。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学校的训育主任、教育主任、事务主任和会计等全换成日本人;学生被要求剪光头、穿制服,日本人实际控制的校方肆意开除、欺压学生。据档案记载:1943年夏在校职员81人,学生1480名,其中住校学生较多,住宿拥挤,每屋4人以上。当时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算学、国文、英文、物理、化学、生物、中外史观,还有日文和体育。时任校长的李如松持有“美国友邦人寿保险公司”的股份,并利用学费、学生伙食费等方式囤积国债,当时的学校就如同一个杂乱市场,成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华的一部分。
在20世纪初的北京,有“男育英、女贝满”的说法,也就是男生上育英男中,女生就读贝满女中,男女不同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北平解放前夕,育英学校在胥伯勤、年景和等同志带头的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党员,逐渐形成一支有领导、有组织的革命学生队伍。1949年2月,育英学校被军管会接管,1952年学校收归国有,从此,受帝国主义列强渗透和控制的老育英学校不复存在,那个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的学校获得新生。如今,育英学校已被灯市口小学、第一六六中学、第二十五中学取代:灯市口小学最初是育英男校的小学部,贝满女中现为第一六六中学,尚存的原学校建筑楼房中的貝氏楼和贝满中斋则遗存于第二十五中校园内。三校同根同源,就是在原育英学校校址上建设与发展起来的。
档案中记载的育英学校已经一去不返,但她仍是旧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是旧中国从受人宰割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见证。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