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柱
上世纪80年代,村里有一个羊倌,常常和我们不期而遇。
他白花花的胡子飘拂在胸前,胡子往下是凹陷的肚子,里面装了不少故事。别看他老,论辈分才是我的哥哥。他爱跟我们这些孩子玩,我们也喜欢听他没完没了地絮叨,《王贵偷锣》《淘气鬼》等等,现在我还能完整地复述出来。如果追溯师承,他该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几年后,老人死于火灾。他老眼昏花,打翻了煤油灯,把自己烧成一堆焦炭。我心里非常难过,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天乐园的故事》纪念他。
十二岁那年,我骑自行车不慎摔断了胳膊,在一家私人骨科医院住了十八天。医院里每天就是输液,百无聊赖。父亲每隔一天就要骑车回家带点吃的,我央求他向邻居打听谁家有书可借。我们村里三代以上都是农民,大多数人只有铁锹锄头传家,印有文字的纸张都用来糊墙。父亲搜罗了一圈,也只有《鸡鸣山下》《万事不求人》等。我囫囵吞枣,狂扫一通,这些东西累我成了近视眼。
可读的书少,我读书的愿望却很强烈。有一次翻山去一位远房亲戚家参加婚礼,他家的衣柜上有一本《百家姓》,顺手拿来诵读。第二天回家前,我大约记住了开头的六十多个姓氏。说来惭愧,《百家姓》《千字文》早已陈列到书架上。直到现在,我熟知的《百家姓》,仍然停驻于二十年前的记忆。
古人有言:“书非借不能读也”,老祖宗几千年前已经洞穿了历史。二十多年前的一幕场景还常在脑海中萦绕不去: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儿,趴在西瓜地里的草棚中,借着昏黄的灯光,津津有味地吞咽着六百多页繁体字的《三侠五义》。西北的雨一阵急一阵缓,节奏感很强,叩着草棚的顶子,这并不能把他从侠义世界里叫醒。
小学初写作文,题目是《故乡的×》,我不会写,遂仿《故乡的杨梅》,写了一篇《故乡的杏》,文中的大多数句子都照抄原文。老师大为光火,在课堂上一边读我的作文,一边嘲讽,教室里不时哄堂大笑。我把头低到桌子下面,默默吞咽着泪水。
阅读把我面对语文时的畏难情绪降到最低。初中的每篇作文,我都写得满满当当。兴致所至,一篇普通的说明文也要写足千把字。在周记本上,我编撰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到了第二周,小说才写完第二章,周记本的四十多页已告罄。
乡村学校,夏收秋播之际都要放农忙假。我常常无视父母的辛苦,带一本书,躲进角落。父亲对我听之任之,母亲却眼里揉不得沙子,不是臭骂一顿,就是把书扔掉,或者塞进灶火里,《儒林外史》的命运便是这般悲催。
初中毕业,本来要考中专,以早日成家立业,减轻一点家庭负担,父亲却被老师改变了主意,支持我上了高中。千呼万唤,那位诗书传家的朋友终于向我走来。他酷爱读书写作,包揽了班上近半数同学的作文,从各个角度抒写着自己对汉语世界的痴迷。这样一个痴人,却不喜欢听讲。有一次,老师讲课中途忽然停住,让他站起来,厉声叱问:“你来说说,我该怎么样讲语文课?愿意听课的语文成绩不高,你不听课,分数还不低。你来给大家讲一讲!”我挤眉弄眼地逗他,他脑袋低垂,噤若寒蝉。我怀疑他是故作深沉,心里肯定正暗自得意。
他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高一,第一次完整地读完《红楼梦》,仅仅一遍,书中的部分诗词已熟记于心。读至“我所居兮,田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我所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兮,归彼大荒”时,一时心绪茫然,忘了身在何处。物理老师已然站在我的身后,他没收了我借来的《红楼梦》。他说,书是好书,他也读过很多遍,但现在不是看书的时候,等高中毕业以后再还我。这个性情中人,一語既出,却又食言,不久就把书还给了我。
二十多年前在草棚中读书的小孩儿,如今长成闲散一隅的中年油腻男。武侠小说载着少年的梦想一路向前,我深陷书籍的梦魇,已然无可救药。坐在城市的楼房中翻动书卷时,我无比清醒地知晓,终其一生,书中不会走来颜如玉,不会丰收千钟粟,更不会筑成黄金屋。它甚至无法给你按揭的房款降低一分钱的利息,也不会成为你举杯消愁之际最解意的那杯啤酒。德雷谢维奇说:“科学工作者通常使用最客观的语言,因此数据是他们习惯的语言。艺术工作者讲述个人经历,意在引起他人的共鸣。人文知识不存在方程式或者定律,它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因此,它无法被证明,无法被量化,也无法被复制。我们只能解读人文知识,无法计算人文知识。”
书籍只是拨动心弦的一根手指,任何时候,它都不急不缓,闲庭信步。它透过文字与你谈天,消解你的寂寞;带你绕过干涸的沙地,奔向下一个绿洲;飞越横亘的河山,让视觉品味遥远的生活。静夜枯灯下,偶尔陪你思索一些白天不敢想象的惊悚命题。我们的思维,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