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03-31 09:26冯长征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1期
关键词:劳动职业学校

冯长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阵地。劳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劳动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成才观和职业学校育人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术,获得劳动技能、职业体验、社会经验、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是新时代的需要。

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奋斗精神的必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辛勤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辛勤劳动并以此为荣,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这是教育的重点与方向。鼓励学生从小主动辛勤劳动,践行孝敬父母、尊重老师、乐于助人等德行,通过日积月累的点滴劳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劳动中感悟自身的变化与成长,理解辛勤劳动对于丰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努力奋进、自主追求与实现梦想的勇气。

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必然 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通过提倡“创造性劳动”,重点培养一支专业技能过硬、自主创新能力高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发展。创造性劳动关乎未来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关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的质量与水平,创造性劳动教育势在必行,也任重道远。

劳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劳动教育”就是新时代我们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實践。

劳动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劳动光荣,浪费可耻,不劳动者不得食”深入人心。新时代更加强调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劳动无以为人,无创造无以成事,没奉献难成大器。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的作用愈显重要。学生在参与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从中学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增强同理心,提高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完善人格,造福人民。

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劳动中,学生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能带动手巧,这就是所谓的心灵手巧。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脉相承,更是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劳动教育是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劳动实践中,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体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劳主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爱人民,珍惜劳动的成果的情感,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定意志。

构建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机制策略

完善劳动教育制度 重建劳动教育观要突出主体性与责任性,明确以法律制度形式规定劳动教育主体,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建立评价、督导机制,明确劳动教育成绩的使用范围等一系列的制度。以制度形式规定劳动教育,界定劳动教育的权利,也必将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制度具有的强制性,长期坚持会逐步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文化,使其成为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自觉意识。

一是建立多元化劳动教育实施主体。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权力机构依法治教,是劳动教育管理的主体;学校是劳动教育实施主体,社会各相关部门、单位、团体和社会各界有配合实施劳动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是配合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主体;学生直接参与劳动,是接受劳动教育的主体。

二是明确各主体劳动教育的义务与职责。学校必须在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统筹组织安排,协调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建立劳动教育档案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权力机构依法监督、管理、规范各个劳动教育实施机构的教育活动;社会各相关部门、单位、团体和社会各界配合学校实施劳动教育,不得无理拒绝配合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任务或敷衍应付学生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必须接受相应的劳动教育。

三是建立劳动教育考评结果的使用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权力机构对配合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单位进行质量与数量考评,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利益回报。国家规定对个人劳动教育考评的结果要在升学、就业与职务晋升以及各种人才选拔等过程中广泛使用,作为德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职业学校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在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过程中必须创新课程设置,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开设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积极劳动,克服“少劳多得”的投机心理,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认识到劳动不仅是谋生的必要手段,更是通往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职业学校在做好劳动教育培养标准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劳动素养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中等值融通的各种可能。

二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专业教育与学生联系更紧密,受到学生的重视度更高,因此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中渗入劳动教育,进行劳动教育观念上的引导,对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教育进行补充,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要加强专业实践中的真实劳动锻炼,以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实效。

三是提高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根据校情、学情开设符合学校建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劳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劳动知识的兴趣和实践劳动的热情。不同年级设置不同课程,从低年级向高年级传授的劳动教育理论不断深化,社会实践的次数逐步增多、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具体劳动的锻炼中,可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确立劳动教育的标准 一是确立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培养标准。劳动教育在人才质量标准上存在着目标层级,按低阶培养标准,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要初步形成职业发展的意向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够解决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按中阶培养标准,要熟悉常用劳动法律和劳动关系的基本知识,能设计和优化职业劳动的流程,能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于劳动过程,感受劳动创造所带来的挑战。按高阶培养标准,要能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职业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劳动中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技术革新和技能创新的意识。

二是在劳动中培养职校生“关键劳动技能”。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将从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转向更精细、更复杂,需要更多思考、分析和创造性的劳动。为此,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应特别关注学生“关键劳动技能”的培养。“关键劳动技能”涉及劳动专业能力、劳动方法能力和勞动社会能力三个范畴,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跨专业、不断变化的职业劳动任务,能够在新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职业能力。

构筑职校生劳动素养培育平台 一是搭建校内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平台。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融入劳动素养教育,强化劳动价值观的引领。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促进知行合一。要在实习实训中强化劳动流程、劳动标准、劳动检查等制度的学习,在渗透性课程中,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了解劳动与经济、与社会、与职业、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二是搭建校外劳动教育的平台。学生可以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提升劳动素养。要建立顶岗实习劳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顶岗实习劳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劳动质量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一方面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另一方面体会劳动的快乐,增强为社会为人类创造财富的责任感。

三是依托实训基地,建立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场所。劳动教育是实践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为企业工作,能够加深对责任关系和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所以,职业学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建立较为固定的劳动实习实训基地,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开展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将职业技能融入劳动实践活动中提高职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本领。

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建构全方位、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以劳动课程体系为主线,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使德育劳动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强化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工学结合、毕业实习、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劳动体验等途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促进学生积极就业,通过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双重责任。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劳动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要积极通过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习实训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建构德智体美劳横向有机融入、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贯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劳动课程体系为主线的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劳动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职业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我爱的职业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