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两山思想”提出的背景,阐述了思政课教学中“两山思想”的研习内容与融合方式,总结了思政课教学中“两山思想”教育实践经验与思路。指出,“两山思想”教育可与思政教学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等内容实现深度融合。浙江安吉的实践教学经验是:校地合作共创“两山思想”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培育“两山精神”传播者;社会实践中加强“两山思想”实践调研。
【关键词】 “两山思想”;思政课教学;研习路径;安吉经验
一、“两山思想”提出的背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吉的工业化起步,很快在安吉西苕溪上游聚集了33家排污企业,每年直接向太湖排放大量工业污水,成为太湖污染重要源头,为此国务院曾一度对安吉发出“黄牌警告”。而在农村的天荒坪镇大溪村、原昆铜乡的石门村等地,村民烧炭、采石经济活动,虽然勉强解决了生计,却导致山林资源的无序开采,更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自此,安吉县成为全国唯一的“两山”理论实践试点县和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两山思想”的研习内容与融合方式
基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本文尝试结合“两山思想”核心要义,归纳总结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内容与实现路径。“两山思想”与“概论”课堂教学中有诸多相契合之处,主要可通过以下三个内容融合实现:
1、“两山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两山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要义存在天然密不可分的关联。“两山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试验指导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富有现实意义的理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则为“两山思想”进一步理论深化与实践深入提供了更牢固的政策支撑。
“两山”重要思想提出十几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2018年新版“概论”教材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内容加入,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将相关知识点与浙江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实践的典型案例与故事、人物等有效结合,努力寻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使大学生超越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感性认识,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内容更具有启发性,从而加深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认知。
2、“兩山思想”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最强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绿色、共享、创新、开放、协调”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从21世纪初开始,以安吉余村为代表的浙江先进农村走出了一条从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型发展之路、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了从依靠不可再生的资源经济到生态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展现出“两山”思想的魅力和前景。
研习安吉的绿色发展模式与道路,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可在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余村等典型转型发展案例的剖析与研习,可使学生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意义、路径等产生更深刻理解。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该主题上针对性指导大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社会实践,通过项目调研、志愿者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方式使其亲自体会我国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3、“两山思想”与生态环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生态环保问题提出了明确主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2]
在“两山思想”的指引下,安吉县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从前一副空中飞沙走石,河里泥浆遍布的“穷山恶水”画面,变成了如今山清水秀的“最美乡村”,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向全世界傲然展示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针对这方面知识内容,思政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情景模拟法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对安吉美丽乡村的演变之路进行详细分析与深度对比。如通过深刻揭示安吉余村为代表的新农村生态环保的成功实践,阐释生态环保意识与理念转变对环保事业的重要作用,从而可提升学生的生态环保理念,加深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思政课教学中“两山思想”教育实践经验与思路
为更好地将“两山思想”的学理魅力转化为更为直接的教学生产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学团队展开了不懈的探索,思政教学中的“两山思想”教育呈现愈加丰富多彩的局面,为“两山思想”教育开拓了新思路。
1、校地合作共创“两山思想”教育平台
2018年4月,学院与安吉“两山”讲习所在天荒坪镇余村签约合作共建,通过“校地联姻”,共享学术与实践资源,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互促共进。这为本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两山思想”教育提供了诸多便利,可将“两山思想”实践中丰富的一手材料内容及时输送至思政课堂。
校地合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科研上,“两山”讲习所将就如何保护绿水青山、怎样转化金山银山、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等“两山”实践的重大课题,与学院进行学术研究合作,加深对“两山思想”的理论探索。二是在课程建设上,学院挂职教师将安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和素材整合进思政课堂,或开设相关选修课,不断充实“两山思想”教育的现实内容。
2、实践教学培育“两山精神”传播者
实践教学中,学院在余村、鲁家村、大竹园村、蔓塘里、目莲坞等“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示范村设置“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点,定期组织学生实地走访实践教学点及安吉“两山”项目,带领学生参观中国竹子博物馆、天荒坪水电站等主打生态环保的景点,使其切身体会从“黑色”的工业文明向“绿色”的生态文明的巨大转变,并对环保意识提升、环保制度与变革、环保路径优化的安吉经验形成更形象的认知。学生在基层实践中汲取了“两山思想”的丰富精神给养,成为“两山精神”的宣传员和实践者,为“两山思想”深入实践添砖加瓦。
3、社会实践加强“两山思想”实践调研
针对安吉县的“两山思想”实践的调研是本校大学生寒暑假期社会实践的重点,几年来,学院思政教师带队,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经济模式转型、土地流转等多种多样的主题,在安吉展开了大量实地调研活动,获取了丰富的社会调研成果。这些调研成果通过整理归纳又可被思政教师采用,以丰富课堂中“两山思想”的教学内容,使“两山思想”教育变得有血有肉,言之有物。
综上所述,以“两山思想”发源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安吉县为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对于“两山思想”教育成果的深入培植与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保意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两山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試验的指导思想,在其指引之下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穷山恶水”再次回归青山绿水,走出了生态环保的绿色之路。在“概论”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充分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环保等基本理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吸收“两山思想”的教学实践经验,实现“概论”教学与“两山思想”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高校思政工作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N].光明日报,2019.02.20.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8.10.18.
【作者简介】
王 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