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叶
【摘 要】 文章分析阐释三篇文章,叙述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象征性语言特征能体现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象征性语言特征能体现不同文化的差异;象征性语言特征能折射特定的社会背景。
【关键词】 修辞;象征手法;文学作品
象征主义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来表达作者本身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一般而言,象征所借助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且有形的,而象征之物所表达的内容却是抽象不可感且无形的。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而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构成了文学的材料。”[1]可以说,文学体裁的作品与其他体裁文章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其语言的优美性。好的文学作品,除了有其合理的结构和体裁之外,还需要好的语言进行表达,而象征性的语言表达则在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所谓的象征,类似于先秦时“赋、比、兴”的兴,对于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这样解释:“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指作者借用他物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象征手法的运用通常不仅使得一般且常见的具体词汇都有其联想的意义,还让整个文章充满了浪漫而魔幻的色彩。本文以象征手法在三篇小说中的运用为例,来探讨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所起的多重作用。
一、象征性语言特征能体现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
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作者的写作风格是通过其作品体现的。“每一种文体都有超乎寻常的语言特点;每一个作家都在创作过程中使自己的语言显示出超乎寻常的风格,超乎寻常才能引人注目,超乎寻常才能体现风格。”[2]
读者通过感受文本语言的象征性特征,能不由自主地去将此类作品归类到某位作者的队伍中。“更少即是更多的”即“冰川原则”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的标志性写作风格,其代表作《老人与海》则是这一风格精品。文章记叙了一位老渔民在经历八十四天的徒劳等待之后终于在远洋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虽然在回程中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的守护,但仍未能逃得过鲨鱼们的撕咬与袭击,蹬岸时大马林鱼已经只剩下一条又长又粗的脊骨和一条巨大的尾巴。作品除了用鲨鱼和大马林鱼这类庞大的物种象征自然界中不可一世的敌对势力和誓死不屈的人格魅力外,文中的每一个细小情节也都留给读者无数的想象空间和足够的思考余地,让读者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的把握、情节发展的预测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一般而言,象征手法是以生活中常见的事或物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玫瑰象征爱情,狐狸象征狡诈,猴子象征聪慧。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狮子也成了作者用来表达某种情感的借助物。例如,在老人独自出征茫茫大海前,文章这样写到,“He no longer dreamed of storms, nor of women, nor of great occurrence, nor of great fish, nor flights, nor contests of strength, nor of his wife. He only dreamed of places now and of the lions on the beach. They played like young cats in the dusk and he loved them as he loved the boy”,[3]狮子本是残暴的、凶狠的,然而在这里,凶猛强悍的狮子们在老人梦中却成了落日余晖中娇人可爱的在岸上嬉戏玩耍的小猫群。作者之所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宁静和谐的美好画面,其目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更能感受到老人出海前內心的轻松与宁静。面对海浪蜂拥的大海,老人心中并没有恐惧和退缩,而是满心的憧憬和轻松。狮子一物不仅出现在老人出征前的美梦中,还出现在归来后的梦境里,即文章的末尾,这次对狮子的借助,更能体现作者的“冰川原则”的写作手法:“Up the road, in his shack, the old man was sleeping again. He was still sleeping on his face and the boy was sitting by him watching him. The old man was dreaming about the lions.” [3]当老人身心疲惫的回到岸上后,再次进入了梦乡,狮子如约而至来到了老人的梦里。这一次作者并没有对狮子进行任何描述,只是用简洁的八个文字塑造出狮子这一鲜明的形象,梦境中的狮子也许象征着不可征服的大海,也许象征着凶猛顽强的大马林鱼,也许象征着不屈不挠的自己。
通过感知文中大量富含语言的象征性特征,作者海明威写作时所遵从的“冰川原则”便在我们眼前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内容只有八分之一,但是通过这八分之一的内容,我们感受到剩下八分之七力量的存在。
二、象征性语言特征能体现不同文化的差异
文化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文化。“文化是社会的遗产,而不是生理遗传;文化是群体共享,而不是个人的行为;文化是一种生活式样,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可以看到的,也有人们看不到的。”[4]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因此,弄懂源文中具有象征性的事物不仅能帮助译语读者理解、获取源文内容和寓意,而且更有助于读者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风筝在中外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记载,只是在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里,其所表达的意蕴不同甚至相反。据历史考证,风筝最早起源于中国,无论是从最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到民族繁荣时期的唐宋元明清朝代,风筝已成全民喜好游乐的时尚运动,清代的《吴友如画宝.纸游鸢遣兴》题记云:闽中风俗,重阳日都人士女,每在鸟石山、于山、屏山上,竟放风筝为乐。”中国人对风筝的喜爱是源于生活的轻松自在,不功利不争斗。从古至今,在我国风筝是快乐的象征。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德勒· 胡塞尼的作品,全文以风筝为线索,记录了主人翁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两人自幼一起成长玩耍,但在种族歧视严重的阿富汗,哈桑与他的“父亲”阿里是受人歧视和践踏的哈扎拉人,这使他失去在校接受教育的资格,卑微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不能去结交更多的朋友。但由于哈桑又是阿米尔富商爸爸不为人知的私生子,所以阿米尔父亲一直默默地给予哈桑父亲般的关怀和宠爱。复杂又现实的身份便注定了哈桑忠诚而又悲惨的一生。一次风筝比赛之后,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情发生在哈桑身上,自此阿米尔陷入了无尽的自责与痛苦中,他逼走了阿里与哈桑,从此也开启了伴随他一生的忏悔与自我救赎之路。
风筝本是游弋于蓝天,随风飞舞,是自由与快乐的象征。此篇文章中,作者赋予了风筝深刻的寓意和内涵,且不同时期的风筝于作者而言象征了不同的含义。阿富汗是一个古老却又饱经沧桑的国家,战争和动荡还有民族歧视一直在这块领土上轮番上演,蹂躏着人们的生活也践踏着人们的自尊。追求自由、尊严成了阿富汗人民的毕生愿望,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者就把阿富汗人民的这种追求与梦想寄托在放风筝这个活动中。
这种梦想与追求首先体现在风筝比赛规则上。在别的民族里,放风筝的时候如果故意缠绕、妨碍、冲撞或阻挡别人的放飞则被取消比赛资格,而作者在这部作品却这样描写规则:“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祝你好运。”[5]简单而又粗暴的风筝比赛规则体现了阿富汗人民独立与勇猛的个性,这也说明了阿富汗民族在历史动荡的长河中不被灭亡的原因。其次,风筝比赛的结果非常重要。对阿富汗人民来说,若能在斗风筝比赛中获胜,则更是一种意义非凡的荣誉,能得到众多人的尊重与认可。在《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由于懦弱的性格使然一直不受父亲待见,直到赢了那次冬日风筝比赛。对于当时的情节,作者这样描述:“回到我原来的生活。然后我看到爸爸在我们的屋顶上,他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拍掌称快。就在那儿,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看见爸爸站在屋顶上,终于以我为荣。”[6] 对胜利的渴望体现了阿富汗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因此,人们将风筝比赛比喻成一场战争,“在喀布尔,斗风筝跟上战场有点相像。”[7]
此外,拾到比赛中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在风筝比赛中,除了重视比赛结果,所有人还会为捡到最后掉落的的风筝厉兵秣马、放手一搏。因为在阿富汗的风俗中,拾到比赛中最后掉落那只风筝并将其悬挂在壁炉架下以供客人欢欣赞叹,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在作者看来,这种做法符合阿富汗民族为了梦想和追求奋斗到底的精神。与此相反,《红楼梦》中关于放风筝却是这样记载:当黛玉与众姐姐们放风筝放的尽兴时,感叹“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心放走了”。李纨道:“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说放风筝就是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的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在中国人看来,剪断风筝引线,让风筝飞走直至消失在远方,是为了让它带走晦气、烦恼、苦闷、忧患与病痛。
三、象征性语言特征能折射特定的社会背景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伟大的作品都是生活的写照。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而耐人寻味。通过具有象征性的语言文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文字本身带来的美好,更能感受到文本之外的故事和社会氛围。正如黑格尔所言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的意义”。[8]
19世纪的英国,是英國历史上的巅峰时刻。当时英国伟大作家、也是第一位描绘伦敦工业现代化作家狄更斯对英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发出过这样的感叹:“那是最美好的时期;那是最堕落的时期;那是智慧的岁月;那是没有开化的岁月;那是信仰坚定的时代;那是怀疑一切的时代;那是阳光明媚的季节;那是黑夜深重的季节;那是满怀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天;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直入天堂,人们直堕地狱……”。[9]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和诗人,《快乐王子集》是反映其思想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夜莺与玫瑰》是《快乐王子集》中的经典故事,故事主要描写了年轻的男学生痴迷爱恋教授的女儿,非常想与她跳一次舞。而教授的女儿提出与之共舞的条件是一朵红玫瑰,然而男学生窘迫的家境让他无力获得一支象征美满爱情的红玫瑰,“我读过智者们所写的所有文章,也算得上博学多才了,然而就因缺少一朵玫瑰,我的生活将变的不幸。”[10]因为,他每天不得不为生活而到处奔波,以至于当他听到夜莺美妙的歌声时,虽然也不否认“夜莺的模样真好看”, [11]但对他而言,“美妙的歌声没有一点意义,也没有任何实际的用处”。[12]生活的压迫并没有阻碍察觉生对爱情的渴望,所以每当空闲时刻,穷学生会因为没有一朵红玫瑰而伤心欲绝。这一切被善良又单纯的夜莺看在眼里,它为年轻学生的痴情所感动,为了成全年轻学生对教授女儿的爱恋,夜莺努力为学生寻找一朵红玫瑰而四处奔走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但讽刺的却是,当年轻学生拿着那朵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红玫瑰去向女学生求爱时,却因他卑微的社会地位惨遭奚落与嘲笑。“我怕她与我的衣服不相配,再说宫廷大臣的侄儿已经送给我一些上等的珠宝,人人都知道珠宝比花更加昂贵。”[13]在文章的最后,当学生被少女无情拒绝后,他愤慨到“爱情是多么无聊的东西。它不及逻辑一半管用,因为它什么都证明不了,而它总是告诉人们一些不会有的事,并且还教人一些不真实的事。”[14]
整个故事文字平淡,内容简短,似乎缺乏深刻的印象,但细读故事,会发现故事远不止写的这么简单。19世纪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在世界上逐步建立起广泛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这个时期的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英国,资本至上的理想信念盛行,物质财富成了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和成功的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说:“最终,这个时代到来了,在其中,所有人都被视为不可避免地是交换、交易,也许还有转让的对象.在这个时代之前,德性、爱情、观点、科学、是非观念等等,可以被转让,而不是交换;可以被赠与,而不是被出售;可以被占有,而不是被购买,而现在,简单地说,所有东西最后都成为可以交易的了。这是一个普遍败坏、彻底唯利是图的时代,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在这个时代里的任何事物,,道德的或是物质的,都具有某种可以用金钱衡量的价值,而适合它的价值则需要由市场来评定。”[15]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穷学生被拒绝,不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不是教授女儿的原因,而是这个时代的使然。
四、小结
象征手法一直被广泛应用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它活跃在20世纪中期美籍作家海明威的故事中,活跃在19世纪英籍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笔下,活跃在21世纪初期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回忆里,……。如果说语言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那么象征手法的运用则使得这门工具变的更有魔力,为你掀开故事背后的秘密。象征手法往往是运用简单的文字和鲜明的形象,诱导读者透过表面探寻本质,让读者在作者所留下的大量空白之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原文进行咀嚼和消化,让读者在平淡中感受强烈,在简单中体会复杂,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参考文献】
[1] (苏联)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文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3] (美)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老人与海. 樊薇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03.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6][7] (美)卡德勒·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6.
[8]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 (英)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双城记.宋兆霖译[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10][11][12][13][14] (英)奥斯卡·王尔德.快乐王子.蔡荣寿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3.
[15] 转引自林晖.马克思和韦伯的资本主义批判.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五辑,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
【作者简介】
肖 叶(1989.11—)女,土家族,湖南慈利人,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