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亚娟
在“60+研究院”在全国发布的首份《中国老年教育行业研究报告》中,对中国老年教育未来市场规模做过预测,预计到2050年,中国中老年教育市场规模超千亿。在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下,老年教育正从以前边缘状态进入一个新阶段,必将激励更多资本进入这个赛道。
但对于多数企业而言,2020年真的是切入老年教育市场的好时机吗?
民营老年教育机构的变现,很多都不在“教育”上,而在“老年”两个字上。
比如:做广场舞的公众号,靠卖老年鞋盈利;老年大学的主营业务不是课程,而是老年旅游。这些商家不急于卖产品,而是先保证老年人心情愉悦,先组织旅游,或先赠送体验课,等老年人开心了,自然愿意消费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50后、60后这代人更多是储蓄心态。人老了之后,自知已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创造财富,也很难预知还能活多久,加上中国医疗体制的问题,看病会快速消耗个人财富,使得今天的老年人在“保命”需求上更愿意储蓄和付费,娱乐需求则相对较低。而且,建国前后出生的这代人,消费观念保守,也会考虑为下一代留下财富,不像年轻人那样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
所以,在2020年,甚至未来更长时间内,都不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成熟期。因为用户远远没有准备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诉求一定是日益壮大的,这个趋势没有问题,只是现在不是切入时机。
既然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老年教育机构,那教育永远是主营业务,该赛道一定要靠老年教育这个主线来赚钱。但一个在线老年教育机构, 靠兜售老年鞋或其他衍生品来获利,和早年母婴论坛、妈妈网又有什么区别?靠卖广告或兜售周边产品来生存的企业,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用户容易迁移,这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使用习惯。如果企业可以提供一个稳定、高质量的产品供应,只要用户有需求,就会长期来你这里消费。
所以,与其靠老年教育衍生品盈利,不如聚焦整个结构型红利。不管未来的70后、80后主力老年群体是否像他们父辈那样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消费观念一定会不断进步,他们很敢消费,也很舍得为晚年精神文化需求一掷千金……只要这些基本面没问题,老年教育就是一个值得不断投入、深耕的赛道。
2019年出现了老年大学一位难求的情况,那么2020年是不是出手老年教育赛道的好时机呢?
如今老年教育主流用户群——50后、60后的消费能力没有上来,加之国家对老年产业的推动,力度最大的不是文化教育,而是健康医疗。比如:老年公寓、老年健康护理。所以精神文化需求在老年人整体需求结构中是排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永远是续命的需求,由此判断2020年尚不是出手老年教育赛道的好时机,但这是值得不断投入和深耕的领域。
责任编辑:轩辕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