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浅析

2020-03-31 03:09刘轩宇
财会学习 2020年6期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刘轩宇

摘要: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是提升事业单位综合质量的有效手段,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程度以及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质量,保证资金安全性。保证事业单位能在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更好的进行发展。本文将针对于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优化措施展开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一、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多变。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对于自身财务的有效管理是提升事业单位整体质量,保证单位能在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一)优化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而在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对单位各个部门的财务情况以及其对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建议等信息进行收集,保证事业单位管理层在更加充足的数据支持下,分析自身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程度,保证其能够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与安全性

事业单位提升自身财务内部控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性主要是因为两方面原因。第一,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会提升自身的监督质量,保证自身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保证事业单位资金能够落到实处。第二,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会收集事业单位项目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的财务部门情况,保证事业单位管理层根据数据分析出单位各个部门对资金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加合理的对单位资金进行使用,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岗位责权界限不清,单位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责权界限不清最为主要的问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中存在较多的不兼容岗位不分离的情况,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现阶段,国家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与出纳人员负责不同的财务管理工作,单位会计人员负责记账凭证、编报财务报表,保管财务印鉴、财务核算以及财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而单位出纳人员负责现金结算业务、现金使用登记、现金以及支票等的储存任务。并且我国《会计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单位出纳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监管档案保存、收入、支出数据登记等工作。而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因自身方便不遵守法律要求,如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具支票需要有单位会计与出纳同时在场并盖印鉴,但部分单位认为印鉴分开保存过于麻烦,便将单位印鉴进行统一管理,为财物犯罪埋下一定的隐患[2]。

(二)财务数据记录不规范,影响财务数据准确性

高质量的财务数据能够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因此,财务数据的不准确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质量。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时间并不长,各方面的要求也并不完善,加上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财务数据量不断的增多,造成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只对财务数据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而没有对财务数据的具体信息进行收集,影响单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如: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对财务数据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多数是对财务数据的使用时间,财务数据的具体数目等方面信息进行较为详细的记录。而对财务数据产生变化的原因,财务数据的具体用途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不完善,甚至没有记录。

(三)财务管理手段落后

现阶段,事业单位多数仍采取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而在单位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仅仅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模拟简单为人工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财务信息化管理也难以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程度较低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程度是决定财务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与事业单位监督不到位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监督制度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内部监督上的不足,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主要是依靠单位员工的自我监督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组成,由于员工之间熟悉程度较高以及员工自身存在的惰性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单位内部监督具有较强的自由度与非强制性,监督数据存疑。

三、优化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的措施

(一)明确会计责权界限,提升单位风险管理意识

做好不兼容岗位分离工作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法律的要求,将单位的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并采取一定手段增强不相容岗位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质量,提升单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3]。

(二)规范化财务数据记录要求,提升财务数据质量

规范化事业单位财务数据记录要求是保证财务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规范自身财务数据记录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事业单位制定完善的财务数据记录规范,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财务数据记录要求,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准确以及全面的信息记录。第二,建立网上原始数据资料库,并对财务数据的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等方面资料进行全面收集。财务人员在对自身所记录的财务数据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在对数据产生疑问以及发现数据信息记录不全面时,能够通过对于原始数据的查找,对数据进行完善与更改,提升单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三)提升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财务数据的传递质量,优化财务数据的传递流程,提升财务数据的共享程度等。事业单位提升自身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的对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能了解并且使用最新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管理,提升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第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在发展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单位整体出发,对单位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降低单位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对单位其他部门的影响,以及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提升单位其他部门与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质量,保证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在单位得到有效的实施。第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现阶段,事业单位难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升自身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与信息化平台的不完善有着较大的关系,多数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仅仅对单位财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下功夫,難以保证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做到更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单位需要完善自身信息化管理平台,保证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辅助财务管理人员做到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共享、修改等一系列财务数据管理工作[4]。

(四)完善单位监督制度,提升财务内控制度落实程度

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监督质量是提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程度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可优化自身绩效考核,将员工的自我监督质量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员工的自身利益与员工的自我监督质量相互关联,从而提升事业单位员工对于自我监督的重视程度以及员工的自我监督质量。保证员工能够按照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要求,规范自身言行,提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程度。

四、结束语

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提升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安全与使用质量,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程度的重要手段。其的有效使用能够提升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保证单位财务管理能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需要对其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华敏.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J/OL].山西农经[2019-11-26].http://kns. cnki. net/kcms/detail/14.1065.f.20191115. 1748. 002.html.

[2]白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与审计分析[J].中国市场,2019 (32):160+ 162.

[3]郭晓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意义[J].经济师,2019 (11):96-97+100.

[4]周九玥.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J].纳税,2019,13 (30):69-70.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对县级综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分析研究
商贸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