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媛
“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很多中小企业因此迷茫。
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浪潮,在2020年,正把很多中小企业推到发展的风口。
实际上,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政策的推进与落实是有目共睹的。比如:降低增值税率;再比如:普惠金融已慢慢落实为银行考核的硬指标,而且这类的产品不断增多,有一些和税收挂钩,还有一些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挂钩。
另外,从中小企业的外部成本来看,除了人力成本上升较快之外,这几年电商平台的发展、供应链体系、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小企业创业提供了很大便利性。现在,
政府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
一些知名大企业内部开放创业平台和资源平台,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平台上创新创业。很多中小企业搭上大企业的便车。
经济形势下行,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多数还是大企业,中小企业相对好很多。实际上行业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反而是船小好掉头,会有更多的机遇。中小企业面向未来,要对自身能力和资源做清醒的评估,划定自己该做的范围,与能力、资源不匹配的,涉及不到的,要尽量做减法。
当整个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时,原本你死我活的企业之间要有共生发展的理念和更开放的心态。
具体来讲:
首先,从重视企业的所有权转为重视企业的使用权
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的作用和使用效率。尤其,要围绕供应链的资源能力共享做好文章。
其次,要特别重视企业价值链的重构与拓展从价值链向价值网转型
一家企业如果强调的是价值链综合成本和效率,这实际上还是封闭形态,如今,是不合时宜的独立产业思维。要转化到有更多的产业关联、比较开放的戰略思维。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就需要企业在不同环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与不同主体,形成价值创造、价值交换和价值转移的网络。从独立的产业思维中解放出来,把视野放得更远更高。中小企业的发展比较理想的路径就是要主动嵌入到更大的创新链和创新网络中,参与、协同和产品创新迭代,即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020年,您认为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们还会面对哪些变化或者趋势?
中国中小企业,首先应该往“专、精、特、新”模式上聚焦,发展成“小巨人”、行业“隐形冠军”;其次,是和大企业融通发展,与大企业形成资源互补,参与产业链内部的衔接、循环和协同。
责任编辑:轩辕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