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支针法治疗感染后咳嗽20例

2020-03-31 02:34王文礼邓宏勇沈卫东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子午流针法证候

经 蕾,王文礼*,邓宏勇,沈卫东

(1.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针灸推拿科,上海 200023;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1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针灸科,上海 200021)

咳嗽是基层医院门诊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有研究表明,在国内医院专科门诊中,慢性咳嗽患者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 %~10 %为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 PIC)。PIC好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患者,发病率约为11 %~25 %,流行季节可以高达25 %~50 %[1]。PIC患者病程大多为3周~8周,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顽固,迁延难愈。很多患者在临床上常被要求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长期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效果并不理想,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PIC治疗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方法,主要是临床对症干预[2]。中医针灸治疗PIC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为提高临床PIC的治疗效果,我科采用子午流注纳支针法结合常规针刺,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针灸科门诊40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8例。采用Excel生成随机序列表,密封不透明信封分配隐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5岁~75岁,平均(63.25±6.12)岁。治疗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岁~73岁,平均(64.82±7.56)岁;平均病程(5.43±1.6)周。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中的诊断标准评定。①因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的持续性咳嗽,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无痰或咳少量白黏痰,病程大于3周;②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③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既往史;④排除其他原发或继发性咳嗽。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发布《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3]中“咳嗽”的诊疗方案评定。①风邪犯肺:咽痒、咳嗽气促,或阵发咳呛,遇冷空气、异味等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阵发性剧咳,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苔薄白,脉浮紧或弦。②风寒恋肺:咳嗽日久,遇风寒加剧,少量白稀痰,有夜咳,口不干,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浮弦。③风热郁肺:咳嗽日久,口燥咽干,日咳较多,进食辛辣燥热则咳,少量白黏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④风燥伤肺:咳嗽少痰,咽痒,口干咽干,鼻燥鼻痒,大便干,夜间咳甚,舌淡红少津,脉细数。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苏黄止咳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组参照《针灸治疗学》中咳嗽治疗的穴位配伍,主穴依照子午流注纳支法确定所开穴位,配穴:合谷、列缺、内关、尺泽、天突、肺俞等随症配穴,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起针,隔日1次。2周为1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咳嗽症状积分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发布的《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中“咳嗽”症状评分标准,采用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评分(见表1),症状积分为日间及夜间症状得分总和。

表1 咳嗽症状积分表

3.1.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证候积分方法:咳嗽主证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计分;次证咽痒、咯痰、气急分别按照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计分;并合计总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照证候积分前后对比的改善率,将临床疗效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3.1.3 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疲倦、嗜睡、失眠、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和子午流注纳支针法(治疗组)均可降低患者咳嗽症状总积分,且治疗组积分改善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总积分比较

3.3.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子午流注纳支针法(治疗组)优于苏黄止咳胶囊(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3.3.3 不良反应

观察期间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微消化道不适症状,但可以耐受,未做特殊处理,患者完成治疗。

4 讨 论

子午流注针法是按“人与自然相应”理论按时开穴的针灸方法,是“时间治疗学”在针灸疗法中的具体应用,是祖国医学整体观的一部分。它起源于《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疾病发生和病理变化常常形成“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不同表现,所以针灸治疗需要“法天则地,合以天光”。有研究表明[6],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与时间节律密切相关,脾肺气虚多亥时(夜间睡前),痰湿蕴肺多卯时,风热犯肺、风邪恋肺多午时,阴虚风燥多未时,肝火犯肺多酉时。男性脾肺气虚多于女性,女性肝火犯肺多于男性。感染后咳嗽病因病机主要为外邪留恋、正气不足、内外合邪,因患者体质不同,而有不同转变,常见寒饮伏肺、痰热壅肺、脾肺气虚、肝火犯肺等[7],而治疗则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为法。本研究按子午流注理论取某时气血所注经脉,结合“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补泻原则,给予针刺治疗,刺激穴位最佳状态,提高穴位的主治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子午流针法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