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梅
(广东省惠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 惠州 516003)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OIE把布病定位为B类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把布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布病是世界上最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该病在全世界范围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科研院校相关人员感染布病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了解基层动物布病检测安全现状尤为重要。
1.1 资金投入现状 大多数基层动物疫病检测室的资金投入有限,相关的设备专项资金不足,设施简陋,设备维护不及时,必要的物资耗材紧缺,某些常规检测耗材反复回收利用,生物安全难以保障。
1.2 技术人员现状 由于基层工作条件有限,工作辛苦,人才招录困难,招录门槛普遍偏低,致使基层检验员队伍人才参差不齐,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的比例低,不少检验员专业不对口。检验员理论知识欠缺,生物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术不熟练,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经验不足。检验员不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要求,不规范操作的行为时有发生。
1.3 设备现状 由于区域、资金和人才的差异,基层动物疫病检测室设备良莠不齐。有的检测室基本符合要求,但由于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时常不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致使必要的设备耗材闲置,甚至常年无人管理维护。有的基层检测室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或仪器设备陈旧,有些未按规定开展仪器的检定校准,致使仪器无法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
1.4 管理现状 个别基层动物疫病检测室没有建立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机制,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多,生物安全风险高。而部分检测室虽然有管理体系,却仅如纸上谈兵,管理职责不分明,制度运行模糊,没有对照现状落实相关工作。一些基层动物疫病检测室忽略人才培养,或者培养理念滞后、方式落后,有的检测室没有或很少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或培训考核流于形式,致使基层检验员理论知识不足,技能水平欠佳,人才断层严重。
2.1 提高对布病的思想认识 基层动物疫病检测单位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生物安全建设,不断强调落实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监管。
2.2 加大检测室的投入 呼吁政府大力支持基层动物疫病检测室的建设,依照《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2003年农业部公告第302号)》《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标准建设,完善硬件设备,增加人才配备,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有毒有害津贴标准,设立检验员人畜共患病免疫接种和健康检查等专项资金。
2.3 建立并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依照《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NY/T1948-2010)》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体系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检查落实机制,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18年国务院令第698号修订)》规范布病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确保检测操作与生物安全保障条件相符,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人畜共患病、生物安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规范化操作培训,建立并完善培训考核机制,提升检验员的专业素养。加强生物安全监管,严格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规定,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管理情况集中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按计划每年开展应急演练,强化意识,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4 技术策略 检验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按国家标准的检验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必须按规定穿戴个体防护装备,不能随意更改步骤和方法,布病检测要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仪器设备要符合检测要求并按标准操作规程使用,养成良好的规范化操作习惯。开展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采用一次性专业检测纸板,操作时移液器要轻吸轻打避免飞溅和减少气溶胶的产生,检测完成后用封口塑料袋集中收集检测纸板以及吸头等废弃物并用高压灭菌处理,然后移交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并做好相应记录。若采用玻璃平板或开展试管凝集试验时,使用过的玻璃平板或试管应放消毒水里浸泡半小时,清洗干净再高压灭菌处理,待烘干后方可再次使用。检验员要严格规范有毒有害等废弃物的处理,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基层动物疫病检测室作为服务于一线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务必高度重视其生物安全工作,强化对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安全防护意识,发挥体系管理长效作用,提高检验员的职业防护能力,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