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超声介入手术室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31 10:11孙莉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组间人性化手术室

孙莉琼

(开远市人民医院,云南 开远)

0 引言

超声介入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性较大,护理人员工作较多,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很多超声介入治疗患者由于心存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易影响超声介入治疗的配合度与护理依从性,因此,加强超声介入患者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集创新性、个体化及整体性为一体的高效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让患者享受到方便、舒适的护理,成为手术治疗的有效护理手段之一,确保了患者手术治疗过的顺利进行,对提升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人性化护理应用在超声介入治疗中,通过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64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主要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超声介入手术室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受的手术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并分别进行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8.6±3.8)岁,按科室分类,妇产科10例,骨科11例,外科4例,胸外科7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39.7±2.4)岁,按科室分,泌尿科8例,骨科12例,外科9例,妇产科3例。从性别、年龄及科室看,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可进行对比。

选入标准:患者年龄18-70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已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健康指导、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术后消炎镇痛及基础护理等常规介入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介入手术室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方法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将手术环境、手术流程、护理工作及相关注意事项介绍给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类型、手术体温、主要步骤及麻醉方式等流程,消除患者术前的焦虑与紧张情绪,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增加患者治疗配合度,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水平,对部分有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相应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沟通与交流,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改善医患关系。

1.2.2 术中护理方法

术前,准备常规器械,将手术室温度调节为22-25℃,湿度设置成55-60%确认先进仪器性能完整性,准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同时执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制度。充分确认手术名称、步骤及方法,将术中所需物品准备齐全,有效应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并将不良因素降至最小。待患者进入手术后,如患者有紧张不安等情绪,给予鼓励性安慰,消除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提升手术效果。指导患者体位,开通静脉通路时,穿刺时动作要轻、准、稳,争取一次性成功。当患者感觉不适时,给予相关语言安慰,增加患者术中配合度。协助患者摆好舒适的麻醉体位,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时,护理人员在患者身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让患者的焦虑与担忧等不良情绪降至最低。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下,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留意保持静脉通畅,准备好氧气、吸引器等抢救药品。给予患者低体温保护,为患者盖好面部,传递手术器械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发错噪音,以便减轻对患者感官的刺激;为防止患者出现压迫伤,防止将手术器具放在患者身上。为转移患者注意力,可播放轻缓的音乐,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从而改善患者应激水平,时刻监测患者书中的各项体征与意识清醒程度,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医生处理。给予持续性心电监护仪器护理,密切观测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憋气及胸闷情况,谨防并发症情况发生,如发生并发症,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2.3 术后护理方法

术后,清理患者切口血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及时为患者穿好衣服,搬动患者时,注意动作力度,对患者引流管与伤口进行有效保护,将手术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24小时,对患者进行回访,全面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伤口渗血情况,如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处理,对患者术后运动与饮食给予相应指导,耐心回答患者与家属的疑问。为增加患者术后抵抗力,加速术后康复,鼓励或建议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SAS评分与抑郁SDS评分评估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分数高低表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高低。患者手术配合程度分为完全配合、基本配合与不配合[2]。采用医院统一的调查问卷对护理效果作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分数超过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计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年龄等指标用计量资料()表示,配合度与满意度等数据用计数资料(n,%)表示,用卡方及t检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对比情况

表1 两组患者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对比情况

分组 例数 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2 (56.6±2.8) (32.5±1.6) (42.4±2.1) (33.2±1.8)对照组 32 (55.3±6.7) (39.6±2.3) (43.2±3.8) (37.3±1.6)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观察组患者完全配合与基本配合的患者31例,配合度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例和84.4%,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比较表(n,%)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满意与一般患者30例,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例和8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对比表(n,%)

3 讨论

超声介入手术室由于具有治疗风险高、护理人员工作多及患者病情较重等特点,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重大挑战。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护理要求也逐渐上升,目前已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护理模式,这一医学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重视的始终是人性化。

人性化护理模式一种强调“人文关怀”的常见护理模式,时刻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使患者无论是在生理、心理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能达到轻松、愉悦的状态。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让患者获得了充足的满足感和安全感,还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既树立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全方位服务意识,还为超声介入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

在护理观念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超声介入手术室中,通过术前访视,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的消除,术中通过积极沟通,指导患者摆放舒适体位、给予低体温保护及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了患者对介入治疗等疾病知识的正确认识程度,增加了患者的术中配合度;术中给予及时安慰与鼓励,有效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既充分尊重了患者,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通过有效观察患者病情,并适当给予康复指导,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3]。

人性化护理既关注了患者的身体状态,又关注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护理后,观察组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帮助患者做好各项身心准备,术中保持患者舒适程度,并给予一定安全感,术后提升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达到良好护理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完全配合与基本配合的患者31例,配合度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例和84.4%,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与一般患者30例,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例和8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超声介入手术室中护理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提高了患者手术治疗的配合度和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组间人性化手术室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