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炎的Meta分析

2020-03-31 10:10田涛涛李无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骨髓炎西医异质性

田涛涛,李无阴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0 引言

骨髓炎是多原因导致的细菌侵入人体骨组织而引起的感染性化脓性疾病,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好发于四肢长管骨,尤以胫骨为最多[1]。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易致肢体残疾。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刮除局部病灶,切除死骨及炎性反应骨等,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来控制病情[2]。但部分学者发现单纯应用抗生素无法在病灶局部达到有效浓度,这导致疾病反复[3-4]。中医在治疗骨髓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手段丰富,效果明显。运用中药治疗,能够改善全身和局部的情况,降低复发率[5-6]。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已经在相关的西医共识和指南中得到推荐,早中期的疗效优势也得到逐步认可,但结论尚存在争议且缺乏汇总性报告分析来归纳论点。本次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炎的疗效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CT),所有文献均为中文或英文。

1.1.2 研究对象

已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骨髓炎患者。

1.1.3 干预措施

所有纳入患者接受手术及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治疗,中药剂型不加限制。

1.1.4 结局指标

A有效率;B复发率;C生化指标。

1.2 排除标准

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文献检索

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VIP,检索策略为以“中药”“中成药”“饮” “胶囊”“提取物”“丸”“散”“口服液”“颗粒”“骨髓炎”“临床研究”“临床观察”“疗效观察”等为检索词分别在各库进行不同方式检索,均取检索所得条目最多者为最终结果。以上各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2月,检索结果以题录形式导入EndNote X9软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差(SMD);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两者均以 95% 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异质性检验采用Homogeneity test(Q检验)。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时(P>0.10,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而不能合并时,则仅作描述性分析。针对文献数多(≥10篇)的指标做漏斗图分析,以检测是否有发表偏倚的可能。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

按照标准初步检索出文献547篇,按照标准最终纳入文献12篇。具体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本系统评价纳入的12项[7-18]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有686例患者,观察组344例,对照组342例均为骨髓炎患者,具体见表1。

2.3 方法学质量

根据Cochrane手册“对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的评估工具(Version 5. 3)”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得出的结果,如图2所示。

2.4 疗效分析

2.4.1 临床有效率

阅读文献全文,所有文献均报告了临床有效率,提取相关数据后将结果进行二分类转化,即有效(痊愈、好转或有效)和无效(无效、不变)。12项[7-18]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92,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OR=4.09,95%CI (2.60,6.43),P<0.00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中西医组干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干预组,见图3。

2.4.2 复发率

共有 8 篇[7,9,11-13,15-16,18]文献对骨髓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描述。8项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67,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OR=0.17, 95%CI (0.08,0.35),P<0.00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中西医组干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干预组,见图4。

2.4.3 ESR

共有4篇[8,10,17-18]文献对骨髓炎患者治疗前后的ESR指标进行描述。4项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0001,I2=98%,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D=-9.4,95%CI(-13.99,-4.8),P<0.00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中西医组治疗后ESR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见图5。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图2 对所有纳入文献产生偏倚风险的项目所占百分比的判断

图3 中西医组VS西医组的临床有效率分析

图4 中西医组VS西医组的复发率分析

图5 中西医组VS西医组的血沉分析

图6 中西医组VS西医组的白细胞分析

2.4.4 WBC

共有5篇[8]文献对骨髓炎患者治疗前后的WBC指标进行描述。5项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9,I2=5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OR=-0.25,95%CI(-2.51,-0.05),P<0.00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中西医组治疗后白细胞明显低于西药干预组,见图6。

2.5 发表偏倚分析

各项风险指标中,报道治疗有效率的研究个数多于10项,进行发表偏倚评估:图7中漏斗图两侧均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图7 中西医组VS西医组的临床有效率偏倚度分析

3 讨论

据统计,骨髓炎的发病率约为0.2%,近年来随着高能量创伤的增多,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状态[1]。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异性方法,多数患者手术治疗后病情反复。中医认为骨髓炎属于“附骨痈”或“附骨疽”的范畴,一般按照热毒炽盛、湿热内蕴、虚寒肿痛、气血亏虚或肝肾亏虚来辨证施治,均可取得不错效果,但其治疗周期较长[4-5,10]。

本次系统纳入了12篇文献,所有文献均为原始研究,在结局指标中,报道了其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所有指标均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炎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复发率。因此,在临床中应充分发挥二者之长,扬长避短,提高治愈率。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后期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研究来支持。

猜你喜欢
骨髓炎西医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自拟连银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效果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难治之症骨髓炎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