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020-03-30 11:44覃玉珠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策略

覃玉珠

摘 要:历史作为中小学基础教学课程,传统教育模式下历史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枯燥的学习进程。新课改要求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达到此项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历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对未来产生一定的思考。本文就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切实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策略;初中历史

引言:

历史教学中的真实性内容反映了人类社会变迁的客观真理,但历史教材在内容的趣味性上有所缺失,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无法运用灵活的思维去理解历史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另外,历史课堂的内容繁复,然而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很难让每一个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为了帮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认识,提高学生效率就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历史教学经验,笔者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題

(一)教育模式的落后

新课改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突出学生学习的本质影响因素。即通过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这与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主导者,存在心理上的上位性,学生则处于一种负面的学习环境中[1]。无论学生自己是否对所教学的内容感兴趣,都应当将其学习并加以记忆。在历史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死记历史事件,无法深入其对后人的启示中,这与历史教育的初初衷背道而驰。长期的发展中,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渐变差,教学效果自然也达不到标准。

(二)文化内涵的忽视

历史课程应当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上,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科学人文素养,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奠定基础。但教师、学生、家长对于历史之类的课程的态度仅仅停留在基础课程的完成方面,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深度内涵通常都是一笔带过甚至忽略不讲。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考试准备上,也无暇顾及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有必要加强历史教学的深度,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开辟道路。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的实践方法

(一)问题探究促进深入思考

对于需要深入学习的知识章节,教师可以选择运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遵循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的步骤进行。其中过对于问题的提出属于基础,在问题解决中的自学与讨论是重点内容。而最终对于问题的归纳及总结是课堂的升华。教师在进行此方法时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主题进行,一切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展开。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设置类似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思路的探索:第一,洋务派机进行洋务运动的目的何在?第二,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第三,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教师在问题提出后适当给予学生引导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展为历史课堂的教学带来了便利,并且现代中学的教室大多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打好了基础。如微课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微课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改变,即通过网络媒介,教师能够将微课相关课件发送给学生,进而辅导学生历史课堂的预习。譬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鸦片战争》一节内容的讲解前,可以课下制作简短的微课视频,内容大致为鸦片战争相关的典故、人物等,内容尽量生动有趣,适当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其中内容的好奇心[2]。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问题收集,这样能够更好地让教师知悉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在课堂中进行疑问的解答,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三)情境创设优化学习体验

教师为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事实的深度,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史实的记忆,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专题《中华民国的创建》的教学中,其内容繁多[1]。关于民国创建的细节事件以及创建原因、创建意义等内容较为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大段地向其讲述这些内容,学生会对其产生厌倦感。利用历史故事的编造,教师可以以孙中山的经历作为编造故事的原型进行合理创造,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孙中山如何成为临时大总统,继而创立“中华民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即提出必要的历史问题,或向学生询问其疑问之处。运用设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上措施的正面积极作用是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未来的初中历史较教育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开拓类似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聪.新课改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J].高考,2018(27).

[2] 曹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9(5):77-77.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