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明
摘 要:近年来随班就读学生逐渐增加,他们特殊学习需要就需要老师看到,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辅导。普通学校的老师及早识别和辅导这些有需要的特殊儿童成为老师们需要更新的知识。本文就是来谈谈随班就读学生干预的措施。
关键词:随班就读;星闪闪;生涯发展
学生也可星闪闪,指的是及早识别和辅导随班就读中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他们也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适应普通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乃至未来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像星星一样发光发亮。
笔者在识别辅导中坚持Super生涯发展理论取向,理论的核心是发展性的自我概念: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及所处的情景,是个人与社会间动力互动历程的反应;个人在发展的历程中,因接触了周遭他人和环境事物,与个人的想法产生互动,而逐渐衍生出对自己的看法。小学生在生涯发展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包括个人能力、态度、兴趣及需求的发展。为了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学阶段生涯发展的任务,识别与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识别及诊断应该是一段严谨的推论过程,是一种沟通,是了解与认识有特殊需要学生的方式之一。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做一些努力和改变,协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协助学生认识和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平时留意他们感兴趣、喜欢做的事情,鼓励做多一些,肯定他们的努力。如曾经遇到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一个学生提及喜欢跳拉丁舞,笔者则会协助链接资源,搭建平台,让孩子进入学习拉丁舞社团学习。同时开展各类不同主题的课后活动,手工剪纸、折纸、绘画、橡皮泥造型等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学生专注其中,体会其中的快乐。这个曾经的学生虽然最后没有成为一个拉丁舞者,不过她以此为起点开始积极尝试更多的活动,开始尝试跟同学沟通交流互动。
第二要协助学生从自己及他人身上挖掘优势,发挥、发展学生的强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及优点,挖掘他的优势,关注内在力量,提升其效能感,以求解决学生外在或者潜在的问题。如长期和多动症孩子相处,会发现这群孩子其实充满热情、活力与贴心。笔者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协助学生认识这些优势,采用活动的形式,利用优势改善其对于身边人、事、物刺激,在自我控制上失去准头的情况。
又如一读写障碍学生,介入之初,就读三年级语文从未及格,有时候甚至出现个位数。笔者在评估中发现学生右脑比左脑发达,喜欢图像、操作,可利用图像刺激视觉,动手操作等多感官刺激的方式帮助学习。经过介入,学生目前成绩及格,并长期保持稳定。
再如阿斯伯格综合孩子比较优势的是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笔者会联合老师创造更多机会孩子去表达和阅读,利用学校小舞台让其有登台表演的机会,让优势得以发挥,建立自信。
第三要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随班就读的学生和他人比较,看起来不同、行事风格不同、感受不同(而且在某些方面,他们的存在就是与人不同),学生本人常常知道是这样的,而且失去自尊常常是其副产品。面对学龄期的孩子,各种障碍的名称不见得需要强调,但这有时候恰恰是困扰孩子的问题。如介入辅导一弱听的学生,因为其需要佩戴助听器,在外观上就显得与别的同学不一样,因此也带来了低自尊感。笔者会试着用编故事、绘本阅读、自画像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话,他们理解自己尚待改善的特质,接纳自己的不足,认同自己的存在。笔者强调问题并非等同学生的全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种下一个积极的种子,他们也是可以亮闪闪的。
第四随班就读学生要适应普通班的学习与生活除了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还需要学习社交技巧。缺乏社交技巧的儿童在其它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障碍,包括不能与他人好好交往,不为他人所接受,适应新环境有困难,甚至学习受影响,导致误入歧途或后期引发精神病等等。
因此,针对随班就读学生出现的社交问题,笔者通过个案辅导、开设社交情绪小组,课后松一松活动、亲子活动等方式,运用社交训练策略,解释说明某一社交技巧运用的情景、意义;选择情景进行演练;运用技巧卡示范步骤及内在语言;学生之间相互演练;笔者给予演练的反馈,然后继续修正,再演练。在反复演练的过程中,他们学习结交朋友,到慢慢地为拥有了好朋友而感到开心、自尊感增强。可见发展社交能力,能够和别人建立个人关系,并引发双方正面的响应,待人处事宽容,且具弹性能夠关心别人,与人身同感受,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有幽默感是能够增强学生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而健康的人际关系。
笔者在这一方面长期坚持开设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为主题的相关小组,加强随班就读学生在社交层面的技巧,促进学生朋辈关系,也有助于自我形象的建立。因此协助随班就读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学习社交技巧,强化内在生命质素,他们也是可以适应学校普通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也可以像星星一样发光发亮,星闪闪的。
结语:
随班就读是目前推行的让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接纳孩子,及早识别学生的具体需要,制定完善的辅导方案。协助学生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特长,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学习情绪管理,在互动中学习社交技巧等都尤为重要。笔者多年实践,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望更多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都被看到,并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