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20-03-30 09:31姚海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姚海霞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素质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师对学生展开施教工作的项目之一,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试想如果学生只认识基础的数学理论,却不知道如何展开习题的计算,那么也会制约学生学习进程的发展。为此,笔者基于自身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经验,提出加强日常练习、发展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等策略,期望为其他数学教师在进行计算方面的教学中提供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日常练习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基本学科,也是学生对其他学科进行探究的基础,而随着近年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教师在关注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认知情况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情况,同时,尝试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出提升计算能力的策略。然而,纵观数学课堂,我们可以看出,仍旧存在学生计算能力普遍不高,学生计算方法不合理等现象,使得学生的计算结果频频失误。因此,如何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计算中不失误,成为数学教师值得思索的关键问题。

一、加强日常练习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中的习题具有显著的学科特色,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后,需要通过习题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认知效果,而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数学习题。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中,在教师为学生介绍了一定的数学概念和基础数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这部分教育的内容为学生安排相关习题,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自身的计算能力。但是,在设定日常练习活动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数量过多的数学习题会让学生产生疲惫的感觉,也会形成课堂中无趣的氛围,从而减弱学生进行练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发展计算能力。所以,在进行日常活动中的练习题设计时,教师应当设计好习题的量和度,并且适当地为学生增添一些趣味元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习题解答中,逐步摸索出解题的规律,提升计算的能力。

例如,在《分数加法和减法》中,教师先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算理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设定对应的计算题,如“ ”“ ”等习题,并将这些习题置于PPT中。之后,在课堂中,当教师对学生讲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后,教师将之前准备的习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计算的过程,检验自身对本节课算理内容的学习成效。在学生开始计算前,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比一比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这样,在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以及学生计算的速度决选出胜利者,为学生机械式的计算增添一股新鲜的血液,提高学生参与本节课计算习题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练习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习题练习中为学生设定游戏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练习的动力,使得学生在反复进行训练中,逐步提升计算的能力。

二、发展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学生提升计算的正确性中具有积极的价值,也对学生提升计算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应当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在习惯的驱使下,每一次都能够认真地找出习题当中的关键字词,找出题目当中的数量关系,也能够在每一次具体展开计算过程时,都可以有序地进行解题,从而在条理清晰的解答流程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同时,为了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习题正确性和计算步骤正确性的检验,避免学生在小失误上造成最终计算成果错误。

例如,在《因数与倍数》中,当教师为学生提出“为了开展联欢会,教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一个小组的学生,正好可以分完,那么这个小组的人数可能是多少呢?”等习题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以下步骤,有序地展开计算活动。第一,仔细审题。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引导学生使用铅笔将题目当中的关键要素标注出来,使得学生明白题目当中所要考查的基本知识点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等。第二,精心答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细致的答题过程,让学生在每一个步骤的解答上都可以做到眼、心并到,从而避免因为失误造成上述习题解答过程错误。第三,细心检验。在上述题目解答完毕后,教师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解答过程,对验算纸上的解答流程进行检验,从而进一步保障解答结果的正确性。

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开展计算活动,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发展计算习惯,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健全评价机制

为学生设定习题,对学生安排考试,是最好的教育成效检验方式,在目前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工作中,考试扮演着“审判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着检验的价值。而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试卷测评等方式,也可以获得教育反馈,从而结合学生在测评中反应出的结果,对之后的教育活动进行安排,以便在查漏补缺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基于试卷测评的方式,健全评价机制,让考试变得更加的合理,让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够稳步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地增添试卷测评的频次,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如,在教师教授了《折线统计图》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及时地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设定试卷测评的活动,检验学生对其中运算内容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围绕学生在试卷中的反馈情况,安排本节课之后的教育活动。其次,教师也可以扩大评价的形式,不单纯地从学生最终成绩的高低,来对学生进行点评,而是从学生每一道习题的计算过程对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切实地结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步骤等,肯定自己的计算过程,找准自身计算中的不足,以便在针对性地改进中逐步提高。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持之以恒的教育内容,也是学生需要增强的数学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未来的数学学科中,教师也应当继续围绕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展开施教工作,指导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和技巧,从而在打造出完整地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体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孫皓蕾,刘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83.

[2]  陈晓岚.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0-241.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