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 杨东姗 肖璐茜 段欣瑶
摘 要:本文从西方美学对其价值取向追问的立场,探蠡柏拉图超验美学思想与康德审美无利害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柏拉图美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问题,第一是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第二是文艺的社会价值。而康德则不同,他从四个方面入手来研究美,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有很大的联系。
关键词:西方美学;柏拉图;康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最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则是西方哲学、美学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位“文化”大师。柏拉图的著作很多,有《斐东》、《会饮》、《斐德若》、《理想国》等,内容涉及甚广,涉及领域包括政治、伦理教育和当时所流行的一般哲学的普遍问题,而对于美学的问题柏拉图并没有专门的论述过,只保存在他的言片语地附带地出现的,专门谈美学问题的只有他早年的写作《大希庇阿斯》一篇。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同樣是采用一种辩论的形式,并站在新的历史情况的基点上,来解决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所留下来的几个关于美的看法。总的来说,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是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其次是文艺对于社会的功能。此外,柏拉图所所场涉猎的艺术创作的原动力的问题,即灵感问题。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对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柏拉图的思想存在着极为深刻的矛盾,受此影响,柏拉图对于艺术和美的看法同样存在着两种互相矛盾的看法。最为核心的一种看法就是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柏拉图认为“人们无法从文艺中发现真理”(指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理式)。主要原因是因为对于文艺的观点柏拉图采取的是流行于希腊时期的文艺的模仿说,即把客观现实世界作为文艺的蓝本,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是流行于希腊时期的模仿说是建立在朴素唯物主义的内涵上的,柏拉图将其放置在他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立场之上,改变了模仿说原有的唯物主义内涵。柏拉图心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模仿,现实世界是对于理式世界的模仿,只有理式世界是最为真实的世界,理式世界是最高的美的世界,是第一性的世界,艺术是对于理式世界的模仿的再模仿,它是第三性的世界,因此,柏拉图认为文艺中的美是一种零星的、模糊的美,它并非最为真实的美。
而康德则是从质、量、关系、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就质来说,美的特点在于无利害关系,因而不涉及概念、欲念(审美无利害)。就量来说,美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感到愉快(美是普遍可传达的)。就关系来说美没有明确的目的但却符合目的性。就方式来讲,凡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康德认为凡事符合审美判断条件的就是纯粹美,相反就是依存美,理想美也同样是依存美。
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出现了一系列的二律背反现象。它不涉及欲念和利害,不是实践活动,却产生了类似实践活动的快感;它不涉及概念,不是认识活动,却又需要想象力和知解力两种认识功能的自由活动,美是一种不确定的概念或不能明确说出的普遍规律,它没有明确的目的,却又有符合目的性;它虽是主观的,个别的,却又是普遍可传达的。最重要的是它不是单纯的实践活动而却近似实践活动,它不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而却有近似认识活动,所以它是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桥梁。
虽然康德的个别论点在之前就已经被提出了,但是康德对于美学思想的发展仍然有着杰出的贡献。首先康德揭露了审美现象中的诸多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为后人指出了问题的复杂性。其次康德郑重提出了美的本质问题,一方面纠正了经验派美感等于快感片面性,另一方面纠正了理性主义的“完善”说的看法,康德认识到真善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只不过对这一辩证关系说明的不够清楚。第三,美感虽然是一种感性经验却有着理性的基础,这是康德美学的合理内核,被黑格尔所继承。第四从社会角度来分析美的普遍可传达性。康德的弊端也是非常显露的,一方面康德缺少历史发展的观点,另一方面,康德鄙视从感性经验出发,因此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严重的脱离现实,受理性主义的束缚,他的思想中一点有希望的萌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柏拉图的美学是了西方美学的发展的基础,而康德美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补充延展,把这一发展分散延伸了出去。虽然他们都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两者还是有所区别,柏拉图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康德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这一点我们要明确的认识到。
参考文献
[1] 西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朱光潜,2011
[2] 西方文艺理论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章安祺等,2007
[3] 判断力批判[M].商务印书馆,(德)康德,1979
作者简介:李悦,女,1999年10月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大连工业大学17级视觉传达专业。
杨东姗,1999年4月出生,女,河北省邢台市,大连工业大学17级摄影专业。
肖璐茜,女,1999年4月出生,河北省邢台市,大连工业大学17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段欣瑶,女,1999年6月出生,辽宁省营口市,大连工业大学17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