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威
摘 要:环境监测课程对操作要求较高,是一门实践性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以具体项目为标准,引导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加强环境监测管理质量。本文对课程项目的制定进行分析,通过项目实施过程、监测方案制定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项目;教学;实践
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仪器操作与维护、基础化学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1]。同时需要学生强化对环境污染的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于在后期的研究中,采用实践管理的方式,强化对外部环境的监测,提升环境保护监测管理质量和效率。
一、课程项目的制定
环境监测课程对实践性要求较高,若要为社会提供大量可用人才,需要有关公司及当地有关部门相互协调,以实现高质量调研状况,从而明确社会对环境监测的总体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对多个环节的设定,实现对整体项目的把控,以此把握课程的关键环节,并在课堂上详细总结重要内容。
二、课程项目的实施
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国家制定的详细监测标准,为后期的验收流程提供具体的参考数据[3]。学生在实践中,根据工厂的实际排放状况,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全面了解污染物组成,以便于开展详细的监测工作。学生在项目实施中,需明确工作步骤、具体验收状况和相应标准,并通过大量实践,丰富经验,准确掌握环境监测中数据的有效性,了解布点位置的合理性,从而提升后期环境监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对当地环境排放物的高效监督管理。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体地位,降低教师对监测项目的干预。此类课程教学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的总体环境质量监测提供保障[2]。
(一)项目实施过程
教师以项目为具体参考标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较多监测信息和经验,并为今后的实践环节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参考案例。例如,某学校以机械制造厂早期制定的环境干预数据信息进行总结,学生根据信息,对其设备及总体运行状况予以分析,详细研究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监测方案的制定
1.监测项目的确定
学生通过对此类项目的全面调查,明确具体污染物(废水、废气及噪音)产生的来源及流向。在处理废水环节中,学生将污水归为生活污水,其经过系统性的粪池处置后,会流向城市内部的污水处理部门。工厂排放的废气主要有无组织废气,含有大量因焊接所造成的灰尘。噪声主要源于内部的绕线装置、切割设施及压缩设备等。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氨氮、總磷及大量颗粒物。
2.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
监测时间主要是依照日常的工作安排,有根据的开展具体采样监测,由于项目类型以及具体采样时间不同,将导致相应的采样频率存在差异。废水监测区主要在污水的总排放口,学生需到实地采样,共耗时48小时,需要采集四次。废气采集区在所在地的上风向及下风向区域,学生需设置四个监测点,耗时48小时,采集四次。针对噪声的采集,耗时较短,仅耗时24小时,采集两次。
3.监测项目布点
为确保后期总体监测结果的合理性,学生需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样本数据及布点数量予以确定。依照项目运行状况,学生需对相应监测区进行合理布点,具体分析当地所在环境的干扰因素,使学生对外部环境进行更为深入的认知。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学生需事先绘制详细的布点图,一般是在工厂所在区域的卫片中进行标记,对项目进行分类,并用不同的符号标记项目类型,即使是同一项目,不同区域也应强化区分,卫片中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监测管理项目。采用绘制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监测项目的前期认知,具体把握监测区域,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研究,加强对工厂附近环境状况的了解,有利于提升后期环境监测质量和效率[4]。
(三)监测结果及结论
在教师及具体的监测计划引导下,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科学的现场采样,全面分析当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噪音及固体废物排放的监测数据,同时认真核对国家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强化对监测数据的了解与分析。学生只有对监测数据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才能利用所学知识制定监测报表,编制相应的环境监测报告。
综上所述,为保障后期环境监测质量,教师应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利用实践和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应的环境监测课程。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点,同时还会促使学生在实际项目训练中,强化自身专业技术,增长经验,实现专业技能的高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辉,劳旺梅,马其坤,等.项目化教学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11(1):43-44.
[2]朱文菲,吕华.《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9,48(22):181-183.
[3]张广山,王鹏,崔崇威.“环境监测(项目学习)”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36):78-79,85.
[4]李奇,王秀林.项目化教学改革在高职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9(1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