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张素萍
摘要 为明确小麦播种的最佳播期与播量,开展了旱地小麦播期与播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处理(平均6 682.5 kg/hm2),不同播期与播量组合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播量150 kg/hm2处理(7 300.5 kg/hm2),说明洛旱12最佳播期是10月5日、播量为150 kg/hm2。
关键词 小麦;播期;播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01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小麦播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播期和播量呈现不确定性。为服务当地小麦生产,设计并开展了播期与播量对比试验,以期探索出渑池县小麦播种最佳的播期与播量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仰韶乡乐村,该试验地东西长175 m、南北宽38 m,面积0.67 hm2,为晒旱地。土壤为褐性土,质地黏重,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土壤有机质含量19.8 g/kg,全氮含量1.1 g/kg,速效磷含量19 mg/kg,速效钾含量185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是由种子管理站提供的洛旱12包衣种子。供试肥料为硫酸钾型大三元优质小麦专用复合肥(总养分含量不低于45%)。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5个播期,分别为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每个播期5个播量,分别为112.5、150.0、187.5、225.0、262.5 kg/hm2,共25个处理组合。
根据试验设计,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2 m×5 m)。小区中间留50 cm过道,试验小区四周设置保护区[1-3],保护区宽度3 m,东西走道宽70 m,南北走道宽50 cm。
1.4 试验实施
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本试验按时播种,采用人工摆播。播种前用天平称量每行的用种量,每行1包,播種时人工开沟,沟宽、深浅一致,行距20 cm(与大田一致)。为了播种均匀,分3遍播入,做到了密度基本一致,覆土厚度均匀(约4 cm),并进行镇压,做到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利于出苗。播前进行整地,并随旋耕施入复合肥750 kg/hm2作底肥。
4月5日用浜农-麦福-10%苯磺隆进行化学除草,结合除草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5月3日针对小麦锈病、穗蚜虫、红蜘蛛进行药剂防治,同时结合叶面追肥,所用药剂为三唑酮、阿维菌素、啶虫脒、磷酸二氢钾。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按照试验方案,分别调查各小区的出苗期、分蘖始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定点调查记载了基本苗数、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群体、单株分蘖数、大分蘖数、株高等。室内考种统计1 m双行穗数、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
5月31日田间整株采收1 m双行小麦,每小区2个点,作室内考种之用。6月3日进行田间实收实打,每小区人工单独收获,单独包装,晒干扬净后用电子克称称取每小区实际产量,记载数据[4-6]。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平均理论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处理,为5 797.22 kg/hm2;平均理论产量最低的是播期10月25日处理,为5 012.38 kg/hm2,最高产量较最低产量高784.84 kg/hm2,高15.66%;不同播期不同播量方面,理论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10日、播量112.5 kg/hm2处理,为7 093.9 kg/hm2。实际平均产量最高的播期10月5日处理。在不同播期不同播量方面,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播量150.0 kg/hm2处理。可以看出,播期越早、精播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期10月5日、10月10日处理除了基本苗外,在次生根、群体、叶片数、株高、产量等方面占据了优势。
在分蘖方面,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播期10月5日处理居第1位;群体方面,越冬期、返青期居第1位的分别是播期10月5日、播量262.5 kg/hm2及播期10月5日、播量150.0 kg/hm2处理,拔节期为播期10月10日、播量225.0 kg/hm2处理。实际平均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处理(6 682.5 kg/hm2),不同播期与播量组合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播量150.0 kg/hm2处理(7 300.5 kg/hm2)。说明洛旱12的最佳播期是10月5日、播量为150 kg/hm2。
4 参考文献
[1] 李雁鸣,梁振兴,梅楠.冬小麦生育期间根系脱氢酶活性的初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56-58.
[2] 郝建军,康宗利.植物生理学[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5:160-196.
[3]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4.
[4] 赵世杰,刘华山,董新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5] 徐梦彬,侯莉莉,王飞,等.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5):1-5.
[6] 李晓航,马华平.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品种‘新麦29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9):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