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庆欣
【摘要】核电厂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对应的设备文件由众多厂家分别出版,文件经过出版、审查、移交等环节,最终成为支撑核电厂日常运行的基准文件。本文尝试探讨核电厂在设备文件管理控制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原则与办法。
【关键词】核电厂;设备文件;管理控制
设备类文件是支撑核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石之一。核电厂作为一个涉及设备数量大、技术含量高且对安全业绩有着极高要求的企业,在其设备文件的体系控制、出版质量和移交进度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核电设备文件种类繁多,包括设备运行与维修手册、设备制造完工报告、各类设备图纸等众多类别;本文仅以广东某核电厂众多设备类文件中的一类(设备运行与维修手册)为例,对核电设备类文件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设备文件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设备数量多、文件量大;设备结构功能复杂,文件关联繁多。广东某核电厂各类设备总数约有近80万,设备的类别涉及制造业的方方面面,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特种设备一应俱全。仅以设备运行与维修手册为例,每份设备运行与维修手册都是针对某一大类设备的总体性、共性描述,相应的设备运行与维修手册的数量接近4000份;若某大类下存在多台有差异的子类设备,则通过在设备运行维修手册下有针对性地附加独立说明或图纸对差异性内容进行描述,这些图纸的数量在5万份以上。核电厂绝大多数设备集成了多个专业领域的技术应用,相应的结构与功能都比较复杂,导致了即便是描述单台设备的文件数量也比较多;此外,由于系统是由多个相关设备构成、用以实现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决定了不同设备文件间普遍存在相互引用、佐证、参考的情况,而且这些关系并非是一一对应的,普遍存在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情况。上述各种因素导致了核电厂设备文件在管理上面临着总体数量大、关联复杂的难题。
(二)设备供货商众多,文件编制标准各异,信息分布散乱。设备厂家均会提供相应产品使用说明性文件(如常见的产品使用说明、用户手册、备件清单等),但不同厂家编制文件的标准各异,信息的分布散乱并且描述的方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给电厂使用查找相关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影响文件查用效率。
(三)文件审查与移交流程控制存在困难。核电厂设备的供货方、相应采购供货合同数量众多,专业分工精细化程度高,且涉及采购活动的多级分包,导致文件审查工作在统筹管理、总体意见跟踪与响应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往往会出现意见收集不完整或无法推动落实等问题。同时在文件移交后控制上也存在问题:原则上,设备文件移交即标志着文件控制权限由厂家转移至电厂。一旦完成移交,不允许厂家再对文件直接进行修改,所有修改的内容必须通过变更的形式体现并提交给电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备厂家违规升版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会导致文件多头控制(即出现厂家和电厂双方都在修改升版文件的情况),影响文件移交会后的有效性,也对移交后文件的正常维护造成了冲击。
二、解决相关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一)制定完善的文件编码体系。设备文件编码体系由六组特征码“机组号+分活动项+序列号+文件编制者代码+主活动项+文件类别”构成:“机组号”可以明确文件的适用范围;“序列号”等同于流水号、起到编排顺序的作用;“文件编码者代码”依赖于采购包管理模式,将核电厂建设过程中的所需要的全部设备按设备类型分割、归集成若干采购包,针对各个采购包给予相应的采购包编号(后续根据编码规则转译成相应的文件编制者代码,形成专门的对照表);“文件类别”可以指示出当前文件的主要内容的表现形式(如图纸、清单、操作规范、进度报告、说明书等);“主活动项、分活动项”这二者是相互对照度的关系,先根据电厂设备的技术特点将设备分类为“结构部件、常规设备、核岛设备、电气设备、测量及维修设备”等主活动项,然后依据各大类下子类设备的情况,对各大类进一步细分,比如“电气设备”大类下细分为“高压设备、中/低压设备……”,而“高压设备”下再细分为“电气变压器、高压开关柜……”,“电气变压器”再最终细分为“辅助变压器、主变压器、降压变压器、联络母线变压器”等最小设备分活动项。应用这套文件编码体系,可以清晰地将所有设备进行分类定位并为相应文件给出适当的編码,这既保证了设备文件编码的规范性,便于直观地从编码中了解文件的相关要素信息,同时又体现了设备间的系统性关联,可以通过编码本身的编排和文件编码间的引用,有效地建立起相关设备文件间的有机联系。所有供货方在移交设备文件前,都必须根据电厂文档程序的要求,编制符合上述编码规则的文件,并将其计划出版的文件汇总形成索引目录,经电厂审查批准后再按计划提进行提交;不同文件间若要建立关联,必须通过引用相应编码的方法实现,不得建立任何实体联系;当需要查用文件时,均以相应编码对应的当前最新版文件为准,这可以在保证文件间有机联系的基础上,有效对文件进行管理,同时也可防止误用过期文件。
(二)推行文件标准化。制定设备文件编制规范,明确规定各类设备文件在章节划分、内容要求、信息描述颗粒度等各方面的编制要求,以此确保设备供货商提交的材料均按规范统一的标准进行编写、提交,最终使得设备类文件在编制格式、描述内容等方面均实现标准化,这样极大地方便了电厂的利用和后续的信息提取与加工;以设备运行与维修手册设为例:首先,明确了其总体内容应该满足设备管理台账建立、备件采购、维修大纲与程序编写的需要。其次,将手册划分为五个大的章节,各章节均有明确的内容描述导引;例如引入设备功能位置码的概念,以“机组号+所属系统+设备编号+设备类型”的格式对设备进行命名,用以确定唯一的设备标识,将手册的第二章第一小节定义为“设备代码清单”,要求将本手册所涉及的设备功能位置全部穷举,用以表述当前手册所包括的全部设备范围;将第五章定义 为“图纸与文件”,要求将与当前手册相关的全部图纸和文件在本章节中以表格形式列明并提交。
(三)规范流程控制、纳入合同考核、引入信息化管理。规范文件的审查、固化与移交节点要求,实现对移交后文件的有效控制,确保设备供货商对完成移交后的文件无法升版,只能通过变更的形式进行修改。将设备类文件编制的标准、审查意见响应、移交相关要求纳入设备合同考核范围,强化设备供货商对文件质量的重视程度;建立信息化文档管理系统,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解决文件审查与移交过程控制中的难题,设置不同环节,分角色授权,实现全过程电子化控制,防范人因失误,同时也可以满足总体移交进展对各个节点时限的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依靠文档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设备类文件的元数据提取与加工,构建设备信息数据库,为核心关键信息(如设备功能位置码、采购包编号、文件编码等)设置专用的系统字段,有效串连相关设备文件,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文件的查询与利用效率。
三、结语
要做好核电厂设备文件的管理控制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设备文件对核电厂运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保障设备类文件完整性、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了解到核电厂设备文件管理存在的具体困难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需要开放思维,汲取信息技术发展的经验,在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定标准、规范流程、科学管理等前端和上游环节的同时,也要加强文件核心关键信息的识别、提取与管理,最终实现标准清晰、流程严谨、落实有力的目标,达成文件质量有保障、设备信息有机联通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