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2000)
为了达到控制标准,中国的高速铁路通常采用的是非冻胀A、B 组砾石和碎石进行填筑,同时一些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考虑细颗粒填料和细颗粒土的凝结特性时,细颗粒含量将根据长期的检验结果检查其他填料的冻胀性能。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的结果,必须着重研究填料的冻胀特性,为高寒地区铁路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许多粗颗粒冻胀特性测试已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试验,试验规则清楚地表明,该方法只能用于细土和砂土的裂缝试验[1]。因为目前标准的样品容器很小且土壤厚度(>10mm)和颗粒尺寸大,导致在测试中现场技术的平滑度、压实效果和实际状态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因此,当使用填料把道路填充后,需要使用改进后的试验方法来检测防冻的性能,从而保证试验结果更加准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步入式的低温恒温测试设备(温度控制精度为±1℃),制冷和低温加热(ThermoFisher AC200,温度控制精度±0.1℃),热敏电阻传感器测试管模型的数据采集和旋转指示器分别为直径1 000mm和650mm。在TB 1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对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的要求以及本次实验碎石的粒径级配见表1。
由于粗颗粒土壤的灰尘和水分含量对冻结敏感性有很大影响,因此,进行该试验首先要测试土壤对颗粒水分和其他样品的敏感性,避免每个水分含量的变化,土壤在吸收水分饱和之后,会有保持储存不饱和水分的能力。该试验的所有土壤样品均在中国东北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现场处采集。
表1 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
在特定湿度下,如果将密度为0.96 且冷冻72h 之后,图1显示了不同颗粒量的样品的温度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其中试样高度90cm 处为冷端,0cm 处为暖端。
图1 不同细颗粒含量条件下试样的温度变化过程
如图1 所示,样品中的温度曲线可分为未冻土段和已冻土段,每个样品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样品温度会在冷冻大约6h 后变化非常缓慢,样品温度从尖端到约为15℃处几乎没有变化。另外,如图1 所示,样品的温度会随着<15℃的速率变化而增加,样品的温度变化更快,表示样品的总温度变化将会减小,直到高温梯度趋于稳定。另外,随着样品中细颗粒含量不断增加,温度会缓慢降低。
在各种细颗粒条件下将粗糙土壤冷冻72h 后发生冰故障。如图2 所示是样品颗粒含量与冷冻波动百分比之间的关系。从图2 可以看出,随着细颗粒体积的逐渐增加,冻胀率逐渐增大。根据设计要求,在不溶性土壤上确定冷冻速率η<1%。根据TB 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A 组和B 组的细颗粒物含量出现在冷区和冷区的冷深处。当冷冻层厚度大于基床表层时,填充量应<5%,如图2 所示。当细颗粒含量为5%时,利用率约为0.3%。
图2 试样冻胀率与颗粒含量的关系曲线
在其他严重负荷试验中,选择了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试验区,并比较了其他填料的冻胀特性,试验区底部出土,用砂砾代替,用4 种不同配比的填料进行填充。使用不同的填充材料和结构,选择12 个检查部分。在测试部分和部件上,采用自动检测设备检查地面温度和各种位置和表面深度的变形情况。温度检查点位于生产线的中间,垂直地温测量点距离下表面0.2m、0.4m、0.6m、0.8m、1.0m、1.2m、1.4m、1.6m、1.8m、2.0m 和2.5m,总共11 个测量点。去除传感器位于检测部分和肩部的每条线之间,每个检查点的冻结角传感器的深度是0.5m、1.0m 和2.0m[2]。
在级配碎石分级系统的测试中,轴承温度传感器结合不同的深度,2015 年11 月中旬,在外部气温降至0°C 以下后,开始出现地层冻结,主要取决于结构检查的SS2 实体截面的横截面结构,根据配比系统1(部分SS1)、配比系统3(部分SS3)和配比系统4(部分SS4)的结果分析,在2016 年2 月中旬,冷冻深度检查的结果将逐渐增加,随后,相同3 个相关系统的月冻结深度为1.4~1.6m,并缓慢升温至室外温度。在3 月中旬和3 月初,被检查区域的地表两侧出现融化现象,到3 月下旬形状完全改变。
位移传感器以各种输入方法放置在适当的分类检查部分,以检查每个部分的变化情况。
从2015 年11 月底开始,二者都出现了冻结干扰。由于冻结和碎片的影响相同,每个系统的变形从12 月中旬到1 月中旬保持不变,并随着深度逐渐增加,冻胀变化更明显[3]。3 月初,由于冰的形成,导致冰层的分布逐渐减少,并在4 月初保持稳定。如图3 所示,冬季冰峰变形期间土壤表面下降,2015—2016年冬季测试,第1 部分为2.7mm,图1 为1.2mm,图2 为0.8mm。
图3 配比方案4 变形量时程曲线
细颗粒含量是影响冻胀变形和冻结深度的主要因素。通常仅在水量等于路面上发生时才会发生。随着冻结深度增加,冻结道路的移动逐渐增加,表明低层也发生了冷冻[4]。
1)在道路主体中填入粗颗粒填料,细粒含量是防止道路霜冻来自季节性硬土的主要应对方法,可广泛用于季节性冻土区路基规划,可有效调节表面结冰的性能。
2)根据试验检查结果,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冻胀含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如果将细颗粒含量控制在5%,则变形量将不会超过最大3.0mm,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硬化效果。
3)实验的结果可以在寒冷地区高速铁路的抗硬化层使用,能够有效防止路面冻结,保证轨道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