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军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泉有限公司 山西 阳泉045000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因为它侧重与对人的管理,具有独特性,更注重对员工的感情关怀,是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因素。
政工工作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始终紧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扎实推向前进,并及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企业的发展更要与时俱进。
然而,传统人事管理思想根深蒂固,许多管理者总是以事务管理为重;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动性、可开发性和发展性,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没有将人员规划、配置、开发和利用提升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
科技发展迅速,人才始终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要树立人是第一资源理念,建立新型人才观。使企业每名员工通过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都能成为有知识、有专长、有作为的人才。
政工工作的本质是走基层路线,政工的一切工作,都是基于基层。政工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达到激励人、塑造人的目的,这与人力资资源部管理中的培养理念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工作中,我们常见的人才培训方式有:邀请教授专家来企业授课、企业内部业务骨干给员工讲课、组织员工参加资格证取证考试等。通常情况下,培训结束后,企业对培训效果的检验方式趋于形式化,较为简单,有时甚至不做检验。然而培训效果如何呢?可想而知,员工本着应付的态度,效果差强人意。培训没有起到真正地提升和监督作用,反而有了工作之余的消遣之嫌。这样的人才培养和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必然相差甚远。作为企业源动力的人才,没有不断的提升,何来后续的发展?
培训方式很重要,但培训实效是根本。要注重培训效果的检测,并将培训结果纳入员工考核。要建立健全培训评估反馈机制,在每次培训之后,我们应该通过评估快速反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次培训活动中加以改进,这样更有利于培训更加符合员工和企业的需要。要坚持培训与竞争相结合,按照员工的培训效果作为选拔任用及岗位流动的依据,在企业内部形成选拔与淘汰的良性循环。
大量人才流失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人才队伍的衰落和市场竞争力的下降。虽然企业也可以通过不断地招募和吸收新员工,来弥补人才的流失,但不仅无形当中增加了人力资本的损失;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不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损害企业形象。
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薪酬公平包括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一是要保证薪酬水平相对于外部环境有一定的竞争性,将人员流失率控制在适当范围。二是要注重内部公平,因为内部公平极大地影响着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取心甚至员工的去留。但公平并不代表着平均,企业必须不断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体现按劳分配原则,通过公平的薪酬分配制度使员工相信付出与获得的酬劳是对等的,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晋升渠道。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为员工制定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二是针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企业要建立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引导员工走自己合适的道路,实现多渠道晋升。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做到唯才是举、唯贤是用,为有能力、有知识、敢干事、敢担当的人才提供更重要的岗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员工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现在很多企业在对员工的激励时大多采用薪酬激励的方法,从短期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他们越来越多地在思考认可需求、尊重需求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仅仅靠薪酬激励为代表的物质激励已经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职业需求。人力资源工作更要显现其以人为本的工作特点,充分利用部门优势,开启形式多样的高效沟通模式。真正了解到员工们的所想所需,做到有的放失,有针对性的发挥其潜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加其更好工作的动力。
企业应开拓眼界,善于根据不同群体特点选择适宜的激励方式。企业在制定激励制度时,切忌“一刀切”,而宜根据不同职工群体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激励方式。例如:可以用工作激励,尽量把职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培养职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可采用荣誉激励的方式,给员工“评优评先”,这种方式在企业中采用的也比较普遍。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到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许多专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求极高的准确性,还要求具备更深更广的知识储备。一个企业要长久良好的发展,必然要紧跟国家整体的发展思路,以党的政策为指引。企业文化,是所有员工的思想引领和精神归属。
综上所述,政治思想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它既在较高的精神层面进行指导,又在基层深入体察群心。将政工工作的优秀方法应用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必将优化管理体系,促进企业持久良性发展。随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虽然目前在企业发展中存在很多阻力,很多问题的解决措施不完善,但随着工作方法的不断改进,全员素质的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