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良好家风培育

2020-03-28 15:34段永升董梦娇贺卉萱
文教资料 2020年35期
关键词:乡风家风乡村振兴

段永升 董梦娇 贺卉萱

摘   要: 良好乡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良好乡风,必须从培育良好家风做起。创建良好家风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严正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   家风   培育

良好家风乡风的形成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可见,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乡风文明”不仅是“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总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文明乡风的根本和基础是良好的家风,关键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正如汉荀悦《申鉴·政体》所云:“万物之本在身,天下之本在家。”[2](35)要培育良好家风,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严正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培育良好家风,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所谓家风,即家庭的风气、氛围和精神环境,反映出一个家庭、家族的精神面貌、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良好的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家族的精神财富,还是家庭、家族教育的资源和载体。

当代社会,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家风呢?我们认为,首先,良好家风培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意见》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教導、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家风、乡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规定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要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公民,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就包含在家庭生活之中。

一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必然要在家庭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他做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够认认真真,坚持做好,那么,长大后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敬业的人。朱熹《大学章句序》云:“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1)意谓古代社会,人从八岁起,无论王侯公子,还是普通百姓子弟,都入小学,开始学习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能力,诸如应对宾客、洒扫庭院等,进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这些都是人品格性情养成的重要基础。老子《道德经》亦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5](257)没有人是生而知之者,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从身边的小事、易事做起,不断增强能力、砥砺品格,积小成大,成就一番大事业。因此,要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格,就必须从家庭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在家庭生活不断磨砺,学会亲其亲、爱其家、敬其事、诚其行,长大后才能爱其国。

培育良好家风,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家庭成为家风培育的小阵地。唯有良好的家风,才能培养出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有用人才。

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建良好家风

良好家风的创建,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还要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首先,建立严正家风,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2507)父母的为人处世、一言一行,对孩子和家庭成员有重要影响。《颜氏家训·兄弟篇》中将父子、夫妇、兄弟“三亲”称为人伦的根本,其他一切人伦关系皆由此而生。他指出:“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7](37)《教子》篇云:“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7](25)这些都揭示了父母行为对子女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颜之推还非常重视父亲、兄长、丈夫的榜样作用。《治家》篇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7](53)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由父亲、兄长和丈夫的所作所为决定的,唯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建立严正的家风。

其次,建立严正家风,必须崇俭戒奢。《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8](136)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唯有节俭才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要说戒子节俭,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最著名的是诸葛亮,其《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8](98)教育孩子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他指出做人最重要的是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涵养品德,这也说明崇俭戒奢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节俭能涵养人的优秀品格,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来说,至关重要。《墨子·辞过》云:“俭节则昌,淫佚则亡。”[9](48)唐代诗人李商隐据此吟诵出了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10](283)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1](397)这些著名人物都在强调戒奢崇俭的重要性,反复申述勤俭持家则家兴,勤俭治国则国富的道理。反之,如果一味奢靡,那么即使再多的财富也会被挥霍掉,即使再富强的国家也会被毁掉。

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家庭,要培育出良好家风,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躬身厉行。唯有如此,才能兴家富国。

三、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物质上丰富,还要求农民精神上富有,促进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家风在个人成长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人。良好家风对优秀品格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才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呢?怎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呢?

首先,基于孝悌伦理,营造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目前,大多数农村家庭更重视家庭经济的发展,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则留给老人代管或者托管到学校,忽略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一些问题孩子的出现。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在接受家庭成员关爱的同时也会把爱心传递给他人,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家庭氛围应该是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勤俭节约,家庭成员和谐相处、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家是最小国,要实现国家的乡村战略规划,振兴乡村,就要把家风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培育良好家风,就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是关键。一个家庭中家长是家庭的标杆。如果家长有担当、尊进守法、作风严谨、为人友善、爱国敬业,具有优良品质,注意在家庭、家族中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家庭、家族成员在友爱、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那么家族成员一定能够成长为积极向上、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论语·学而》有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2457)《论语》认为孝悌是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何为“孝悌”?《朱子集注》解释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4](48)即能用一颗仁爱之心很好地侍奉父母就是孝,侍奉兄长就是悌。“孝”和“悌”的实现,仁愛之心是关键。这颗仁爱之心,对父母曰孝,对儿女曰慈,所谓父慈子孝;对兄长曰恭敬,对弟弟曰友爱,所谓兄友弟恭;对国家是忠心,对社会是勇义。在夫妇来讲,夫义妇听,义就是讲道义、恩义、情义,听是温顺和谐。一个人能做到孝悌,就不会冒犯上级,不冒犯上级的人,就不会为非作乱,危害国家。所以说,孝悌是为人之本,是家庭氛围和谐友爱的源泉。《颜氏家训·慕贤》篇云:“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4](128-129)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人性格的养成、品德的培育、性情的陶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兰芝之室”与“鲍鱼之肆”的比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以孝悌为根本,从生活点滴做起,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关键。

其次,建立家规,崇尚礼仪,尊卑长幼有序。《孟子·离娄上》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6](2717)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要和谐,除了营造良好氛围之外,还应用规矩约束家庭成员,“礼”就是很好的工具。《礼记·礼运》云:“……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6](1427)大到国家治理,礼可以正君臣,保社稷;小到家庭家族的管理,可以使父子、兄弟、夫妇和睦相处,家庭关系和谐,充满温暖和情义。如果破坏了规矩,违反了礼仪,那么对于国家来说,就会出现反叛、祸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则会出现尊卑乖张,家长没有了尊严和权威,子女没有了规矩和大小,家庭环境恶劣。正如《隋书·音乐志上》所云:“礼逾其制,则尊卑乖。”[12](285)对于现代家庭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礼记·乐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颖达疏:“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6](1537)要使家庭长幼有序、恭敬互爱,就一定要创建家规,用规矩约束家庭成员,让家庭成员在规矩的范围之内自由和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乡村振兴的基础在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育和农民道德素养的提升。新时代要培育良好乡风,除了结合农民、农村的现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之外,还必须从培育良好家风做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严正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1-02)[2020-10-15].http://www.moa.gov.cn/ztzl/yhwj2018/zxgz/201802/t20180205_ 6136444.

[2]荀悦,撰.黄省曾,注.孙启治,校补.申鉴注校补[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EB/OL].(2014-02-12)[2020-10-15].http://data.people.com.cn/rmrb/20140212/1.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诸葛义,诸葛倬,辑.诸葛孔明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9]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0]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欧阳修,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基金项目: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良好家风乡风培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1072200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乡风家风乡村振兴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乡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文明乡风聚人心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