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研讨会基本情况,按照主题总结大会主旨发言交流成果,认为本次翻译史研讨会深化了对翻译史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等的认识。
关键词:功效;法律翻译;译与印;索隐派传教士;《法句经序》;古代译史重写
20世纪初,伴随着晚清西学东渐的浪潮,西方史学研究方法传入中国,在此影响下,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翻译史研究从“札记和目录提要”等形式发展起来(邹振环 19),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后现代主义史学研究高潮迭起,全球史、微观史、海洋史、文化史、思想史、心态史、概念史等史学研究理论和模式轮番登场,数字人文技术方兴未艾,学术界不断刷新对翻译史研究的认知,不断拓展和深化翻译史研究。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浪潮并存,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言说自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以史鉴今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举办翻译史研究研讨会正当其时。
2020年11月14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外国语文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桂子山翻译高层论坛暨翻译史研究研讨会”。本次论坛的主旨发言专家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克非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屈文生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云山杰出学者蓝红军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夏登山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关诗珮副教授(终身教职)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魏伶珈助理教授。此次论坛主旨发言内容涉及影响史、专题史、史学史、外来译者以及概念史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语文研究》主编罗良功教授致开幕词,提出翻译史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翻译史研究可以“展示和剖析人类交流、文明互鉴的历史,以史启今”;其次,翻译史研究可以“揭示译入语文化和社会的历史真相,探寻其中深层而隐秘的因果关系”,对社会文化史研究与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定位于我国历史、文化立场研究翻译史,可以揭示“翻译与政治、权力的互动,批判西方主义和主流权威叙事,建设中国的翻译学术话语和文化话语”,创新翻译史研究方法,助力“中国译史学科”建构。
罗良功教授对翻译史研究意义的阐发,突出了翻译与文化及其交流之间的关系,这正与王克非教授在《翻译文化史论》中所持观点不谋而合:“翻译文化史实际上是翻译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的结合,通过对历史上翻译活动的考察,研究不同文化接触中的种种现象,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社会、语言、文学的变化,并探究它们在思想文化发展上的意义”(王克非 3)。在本次会议中,王克非教授在题为“译史研究 重在功效”的主旨发言中,对此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指出,译本对译入语文化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异的过程是隐性的,将翻译置于“文化史”背景下,注重隐性翻译研究,能够更深刻地揭示翻译在社会交往、文化沟通中所发挥的“互惠互促”作用。例如,日本学者较重视隐性翻译研究,注重研究该国在古代对中国文化、近代对西方文化的“摄取”和“转型”。接着王教授聚焦于翻译的隐性层面,分析了翻译对汉语词汇和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最后,王教授总结道,从翻译的文化史意义可以看到翻译在人类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价值,看到历史上翻译的重要功效。因此,译史研究“重在功效,重在从中发现人类认识的传递、变迁、发展”,但是这类研究还较为欠缺,有待学界做更深入系统的探究。
王教授的发言引用了五四时期的翻译活动为例。这一时期的翻译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屈文生教授在题为“五四时期的中西法律翻译与交流”的发言中详细梳理了从道光朝到五四前后的法律翻译史料,提出五四时期法律翻译的动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最初为解决“国际冲突”服务转向为“反帝反封建”服务。他强调了1902年《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十二款中有关内容对后来收回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和废除不平等条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事件也开启了清末国家层面翻译西方法律文献的浪潮,推动了立法和司法改革。到1912-1918年间,北洋政府三大法律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外译介中国法律,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等场合彰显当时司法改革的成效,敦促各国履行1902年以来订立条约中的承诺,废除治外法权。屈文生教授的发言对于建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传播中国法治文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接下来与会专家的发言内容将研究分别前推到19世纪、清初以及古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关诗佩教授在题为“译印中国:19世纪英国汉学知识易转”的发言中介绍了她的同名新作的主要内容。她从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出发,首先讲述“译印”二字的缘起,然后回顾了她已出版的两部著作——《晚清中国小说观念译转》和《译者与学者:香港与大英帝国中文知识建构》——的主要内容,指出翻译史研究应关注各种西學知识、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并本地化的过程,以及这些知识的沿革对中国改革和近代化的影响;最后她从哲学、思想、形而上学、翻译理论层面,简要论述了“译”与“印”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翻译本体论和认知论层面的问题。关诗珮教授提倡回到历史现场,从地域、语言、多模态等视角考察翻译过程及其逻辑。
传教士译者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个重要的外来译者群体,其翻译活动是学界的一个重要关注点。魏伶珈助理教授基于对白晋、傅圣泽、马若瑟等传教士的中文、法文和拉丁文手稿的梳理和分析,论述了清初耶稣会索隐派传教士对《易经》的翻译与天主教化诠释策略。其研究依据的文稿主要有《天学本义》、《古今敬天鉴》、《大易原义内篇》等,着重考察了两个层面的“互动”,一是这批传教士与皇帝、文人的互动;二是相关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这批传教士的“索隐诠释法”策略深受欧洲“赫密士主义”影响,主要通过类比思维,论证《易经》中的文字、数字等内容富含的天主神秘信息,认为该典籍起源于基督教古代神学,其目的是使皇帝信奉基督教,从而实现由上到下的传教目的。
无论从理论高度、翻译规模还是思想、文化价值等方面,中国古代翻译史都是我国翻译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蓝红军教授详细梳理了我国佛经翻译理论的开篇之作——《法句经序》的相关史料,内容包括译者考辩、翻译审美倾向论述、翻译方法研究、版本考证等。蓝教授认为,《法句经序》交代了经文的地位与意义、命名、版本、体裁、经文产生与分布、来源和基本概念、性质和语言形式、翻译历史及功过得失(包括译者基本情况、翻译原则、方法、思想、翻译过程)等内容。据此,蓝教授认为早期翻译批评并不针对具体文本,而是做“整体直觉式”评述,反映出佛教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社会文化和文学审美倾向的影响。
此次论坛与史学史研究相關的另一个报告是夏登山教授的“新史学与重写古代翻译史的尝试”。夏教授首先评述了西方新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得失,认为年鉴学派的问题史学模式和计量史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后现代史学观对书写中国翻译史有可资借鉴之处;并根据国内外学者,如方梦之、刘宓庆和Andre Lefevere等对翻译史类型的划分,提出重写古代翻译实践史的构想。然后,夏教授参考叙述史学和问题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传统翻译史书写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翻译史的贡献不仅仅是汇编史料,还要“发现史料”,在“问题的导向”下选取、架构历史书写,避免将翻译史“平面化”。他指出,古代翻译史研究目前存在四点不足:一是以重要历史人物为本的史学书写方式隔断了翻译史的连续性,掩盖了普通民众的历史作用;二是“主流叙事”偏重主题史、专门史、断代史、国别和区域翻译史,而忽视通史性的翻译实践史研究;三是传统主题分类模式不利于呈现一段特定历史时期内翻译史全貌,史料选取没有特定标准;四是传统的简史和通史研究不提供文献出处,重事实轻议论。最后,夏教授阐述了重写古代翻译实践史的具体设想,即以《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为主要史料,将这些史料按照译事、译者和译作分为三大类,采用检索加阅读的方法,从翻译的显隐理论视角,考察翻译意识形态。夏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从辽至清延续七百余年的民族翻译史,在持续时间、译者与译作数量、翻译史料的地位和影响方面,都远超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翻译,可以视为我国古代翻译史上的第三次大潮。
综上,与会主旨发言专家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从多种理论视角,呈现了中国古代和近代波澜壮阔的翻译史面貌,内容涉及文学翻译、西学翻译、佛经翻译、典籍翻译等,研究选题新颖、立意高远、史料钩沉功力精深、论证详实,极具前沿性、引领性和创新性。专家们的观点有助于深化学界对翻译史概念、研究实质、理论和研究方法等的认识,为与会者提供了精彩纷呈、富有深刻洞见的学术盛宴。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Wang, Kefei. O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al Cul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邹振环:《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上海: 中西书局,2017。
[Zou, Zhenhuan. A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in 20th Century. Shanghai: Zhongxi Publishing Hous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