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珍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就要体现“深刻”。“深刻”可以使高考作文进入更高的评分级别,是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一般议论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只要做到立意深远见解独特,议事说理能做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令人心悦诚服,就是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深刻立意;说理见解
“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是国家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自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高考的作文题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由直接给出的固定题目到给出一个话题,给出一段材料再到在材料的基础上指定任务。固定题目的命题作文容易禁锢考生的思维,话题作文范围过于广,没有一定的限制。新材料作文能拓展考生的思想,能使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思索问题,而且较好地避免猜题、押题的迹象,但是,因为新材料作文给出比较多的角度,考生容易选一个自己有所准备的角度进行套作,从而错失了让考生在题目中进行辨解分析的作用。所以,为了避免考生搬硬套,在新材料的基础上增添了一道指令内容。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就要体现“深刻”。“深刻”可以使高考作文进入更高的评分级别,是高考的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一般议论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只要做到立意深远见解独特,议事说理能做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令人心悦诚服,就是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这要求考生对日常生活现象有深刻的细察能力、灵敏的反应力,对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任务指令有深刻的剖析能力,对所确立的中心有生动的表达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深刻”是对文章内容方面的而言的,主要是要求在文章的理论上体现。在高考的写作要求中,要求考生的观点要有启发性,这就需要考生在揭示事物内在关系的时候由表及里,深透本质。
一、立意要深远
1.解读指令,明确任务
以往的材料作文考生抓住某一点就能够写作了,但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必须理解材料、读透材料。理清材料里面人物以及由此产生不同的看法,或者由多个人物产生的相并列或相反的关系。如果考生不能对每一方面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评价,就会遗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内容。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提示一般包括三方面:一是先给出一段材料,二是提出写作任务,三是文体要求。如我校第四次月考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徐怀中的《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这时侯他已经90岁了。采访时,他谈到,他本来在1962年就请长假写了32万余字,但是中间因为其他事情被搁置了,多年后手稿被他烧了,之后他话了5年的时间默背,经过反复的修改,最终完成了《牵风记》。他觉得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就是难以改过来。
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的主体内容是徐怀中先生取得茅盾文学奖的感言。感言的内容包括,创作的缘由,创造的过程及体会,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内容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次是材料的指令部分,“对青年一代”是指令的对象,“感受最深”“谈自己的看法”是指令的内容,“对人生的启示”是写作的要求。第三部分是文体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既然是“感受最深”,基本可以确定文体为议论文,考生从感悟当中抽一点出来作为立意即可。既然是谈自己的看法,那就应该结合材料,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快与慢、好习惯成就人生、人生需要不断突破;做事要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慢功夫出细活);习惯很重要;对人生(梦想)要执着(坚持、耐心),不忘初心……
2.拓展思维,确定选择
拓展思维就是让思维多向发展,对有明确任务指令的材料,多方面进行拓展思维,深处挖掘,选择正确立意。
如,“徐怀中的材料,他早在1962年,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了,虽然中间被搁置下来,但多年后仍然对壁5年。说明了他对“梦想的执着”拓展为“对人生的执着”“不忘初心”再拓展为“人生的快与慢”。
拓展思维亦可从“小、新、深”方面進行思考,“小”即从细微之处,平凡之中挖掘不平凡;“新”即新颖,所拟的标题要新颖,走出千篇一律;“深”即从标题上体现深刻,深刻新颖的标题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令作文增分。如,2019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高分作文的优秀立意,“点滴劳动,共筑盛世”“逐劳动志光杨时代之帆”“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自我做起,永怀劳动之心”。
二、见解要深刻
深刻的见解,不是凭空而来,也不能毫无原则引申,考生必须要依据现有的有任务指令的材料,透过材料的表面现象结合生活实际来挖掘它背后所隐含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人生启示和价值观点。揭示社会根源的之后,还应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探究其社会根源对原有材料进行有目的引申,再结合社会生活提高与升华观点。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见解才能更加具体、真实、可靠。
提高见解,要求考生再发表见解时要找到一个新的角度,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分析事物内在关系。做到见解独特,认识深刻,就要避免人云亦云,生搬硬套。因此考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能只埋头于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多留意身边的人于事,多关心时事与社会的发展,使自己的思想见解与时俱进。
如,“私人定制作业”这篇作文中有学生这样写“首先,‘私人定制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因材施教,减负增效,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进步空间,所以学校所布置的作业并不一定能适应每一学生,难度较大的作业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刚刚好,但是对于差生来说就不适合了。这些不适合自己的作业,就如同‘不合脚的鞋子穿起来将举步难行。所以‘私人定制作业就是让学生穿上‘合脚的鞋子从而在学习中‘健步如飞。这体现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自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至今已经实践了两千多年,证明这一教育理念的正确,现在我们学校提出的“私人定制作业”正是符合这一点的。这一考生用日常生活的“穿鞋子”是否合适来比喻布置的作业是否合适,再谈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说理要深刻
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思辨思维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刻性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就具有思辨性、权衡性和比较性,教师可指导考生对材料进行剖析。在多维度的对照下,通过理性的分析,客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分析、思考、衡量与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由特殊到普通,从表面的感性了解向理性深刻认知发展,引导学生从小的题材谈到国家大事。
如,徐怀中这篇材料作文中有学生这样写“工匠精神点亮国家乃至民族的未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让国家富强繁荣昌盛。前有大国工匠孙家栋花费一生的心血学习科学知识,才能让天空上有了北斗卫星的闪耀,让中国不再受美国的牵制。后有李万君少年勤学,青年担纲,独创了”一枪三焊“的方法,让我国高铁动车拥有完全自主产权,让高铁批量生产成为现实,他这一枪不仅焊出方法,还焊出国家实力的增强。焊出了中国的骄傲。”这学生由孙家栋和李万君两个事例归纳“工匠精神”又从“工匠精神”谈到“国家的骄傲”。
2.大胆创新,巧用批判性思维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设立就是为了防止考生的宿构套作,既是套作就没有创新可言。考生可以对材料分析之后另辟蹊径,大胆创新。走出窠臼,别具一格,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说理,让说理走出肤浅,进入深刻。
运用批判性的思维重在进行思维角度的转换,考生在进行思维角度转换的同时也加深了思维。但是批判性思维并非诡辩,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深刻了解事物的根本特点。做到这些,需要考生留心观察,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地铁上,一男人随地吐痰被众人指责后,竟不断地用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这时一个黑衣壮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前面一脚踢去,吐爽男立刻不敢再说话了。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吐痰男”或黑衣壮汉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在判斷“对”与“错”,“正”与“邪”,“善”与“恶”,是大部分的考生都会选择正面的一方来立意论证,但是可以尽量避免用太绝对的思维,可以转换一下思维角度,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事件。
例如,有考生这样分析上面材料的黑衣男,“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对待?虽然“吐痰男”的行为极为不文明,但却不宜与其对骂,诚然,黑衣男的“一脚”能使人大快人心,也令人拍手称赞,更是可以使“吐痰男”暂时安静下来,但是这样做却是治标不治本,甚至适得其反,使他“破罐子破摔”,报复社会。笔者认为对待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最好是善意地劝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从而使他反省,其次是制定强有力的处罚制度,加上不折不扣的执法,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绽开文明之花。”
[注:此论文为粱军磊工作室课题“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高效备考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1174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