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新路径

2020-03-27 12:25陈淑婷
神州·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路径德育

陈淑婷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童年走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这一时期,青少年体内蕴含巨大的能量,伴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一方面会期望生命的精彩,另一方面却又对自我价值心存疑惑。对于他们来说,成长的经历就是一个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加入心理活动的趣味小实验,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开辟了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认识自己;心理游戏;德育;新路径

进入初中后,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青少年关注的目光不仅是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己本身。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就成了学生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认识自己》这一框内容,恰好抓住了青少年开始关注自我本身,关注自己内心发展这一特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层层设问、由浅入深来发现自己,评价自己,最后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本课教学中加入了当前最新颖的心理游戏实验方法,让学生能在游戏中不断反思自我,探寻自我。

一、心理游戏,师生互动

(一)游戏导入,探寻自我

在心理游戏开始之前,先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讲解完成手形图像的方法,每位学生完成手形图像后,小组内要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手形对应手指分别是:外貌皮肤、体型身高、特长能力、学习成绩、谈吐表达,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为满意、不满意和一般。用水彩笔在手形纸的对应手指上画出不同的标志,其中自我感觉满意的就画笑脸,不满意的画哭脸,感觉一般的为平静的脸。学生拿到手形图后,会充满好奇,根据自我评价的感觉,在手指上进行笑脸、平静的脸、哭脸的标注。学生完成自我评价以后,可以先让学生停止游戏,回归书本,解答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二)相互评价,认识自我

学生在刚才自我评价的环节中会存在不少误区,有的学生会过高估计自己,说明本身性格有些盲目的乐观,而有些同学过低评价自己,暗示着本身性格有些自卑,而这些都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所以认识自己的途径光靠自我评价还是不够的。教师在第二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互评,通过组内成员对自己的评价来矫正刚刚游戏中自我评价的结果。小组互评后,教师可以总结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途径。

(三)各抒己见,正视自我

小组互评过程中,学生们要重视他人的评价,用心聆听,但有些评价却是学生不愿意听到但却是非常中肯的,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些比较负面的评价,因为这些评价可以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但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候也会偏颇,如果他人评价过分吹捧或诋毁,那这样的评价不能真实反映我们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可以经过理性分析,然后平静拒绝他人的评价,莫让这样失真的评价耽误了自己。所以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通过前面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游戏后,更加全面认识自己,正视自己。

(四)总结评价,完善自己

通过我手知我心心理学小游戏,学生们对自我有了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认识,那么我们设置这个心理游戏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呢?学生们可以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游戏环节,总结出我們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更好培养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我们是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他人也在为我们的成长助力,所以我们更应该理解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方位认识自己,有助于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自我定位和认识。

二、渗透德育,教学相长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穿插心理学小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心理气氛。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心理学小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互动过程,同龄人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更容易沟通,他们在游戏中可以不加掩饰,坦诚直言进行交流,在心理游戏中,他们既是受益者,也是助人者。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还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心理健康与德育内容,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营造民主自由的和谐气氛,促进良性机制的形成。教师在平时在教学备课时,要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学小游戏的活动方式,开辟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郑洪利,寇平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0.

[2]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杨敏毅,周嘉,张静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

[4]郑洪利.心理辅导与治疗产生疗效的基本条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 (5).

猜你喜欢
新路径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